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31

第631章 议和起征程(1)

女帝今日停朝,只在朝廷举行了御前会议,为和使团践行。公孙芸惠将符节亲自交到郭萧逸手中,语重心长说:

“天下安危系于此行,爱卿勿忘朕之嘱托。”

“臣即便肝脑涂地,也不负陛下重托。”

“嗯,朕就在此静候诸位佳音。欧阳。”

“奴婢在。”

“圣旨。”

女帝接过欧阳羽递来的圣旨轴卷,下刻目光看向沈云卿:

“海郡王此行责任重大,行事务必周全,以策万一,朕予你便宜行事之权,接旨。”

“臣领旨。”

女帝将圣旨轴卷教到沈云卿手中,但就是没有当面打开宣读。公孙芸惠事先已经私下交代清楚,一旦郭萧逸这一路出事,立马夺权,全权处置议和事宜,免得郭萧逸等人来个以大局为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续硬着头皮顶风作案。

收起圣旨,沈云卿继续说道:

“北方已经下雪,今年冻灾还请陛下留意。”

“爱卿放心,朕已安排妥当,不会有失。”

“如此臣就放心了。”

此前预判今年可能大雪,沈云卿建议预防今冬的冻害。

当下冬天其实没有太多的经济作物,只在冬天种燕麦或者冬小麦,所以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人影响很大。

不像近现代有体系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即便冬天冻死人,也不可能太多。

眼下棉花都没完全普及,一旦发生冻害雪灾,各地的冻死、冻伤人数都以数千、数万计,整村整村冻死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北方,越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冬天越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

因此朝廷一早已经发布政令,要求各地尽快备足木柴,预防冻害。

此外冬季对后勤是个灾难,岐军二十五万人马在西辽用兵,虽然西辽境内事先囤积了大量军需,但是冬季的运输很麻烦,有鉴于此,工部已经提前打造了大量车雪橇,李义清名义上调往河北,就是去送雪橇去的。

此行出关,使团随行马匹之外,也将携带大量雪橇,以利于随行的吃喝保障。

而且平时南北派遣使团,大都在春夏派遣,这样路上方便,今年冬季冒着大学出行,忽喇多半也不会料到。

离开朝殿,百官勋贵列席殿外砖道两侧,女帝亲送使团出宫前往北门,途中周晟走在身边搭话边走边说:

“此去议和的头功被郭萧逸夺走,着实有些可惜啊。”

“呵呵,先人一步未必是福,你怎就知道此行一定顺利。”

“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成功议和,我朝将复见盛世,日后再找忽喇算账如捏死蝼蚁一般,如此大功岂不白白错过。以郭萧逸的为人,他一定会促成议和。”

“但你可别忘了,郭萧逸要力保朝廷颜面,这颜面说白了就是财货的多少,要是忽喇狮子大开口,郭萧逸不答应,那就是办砸了。他要是答应,那和李义清前去谈有何区别。所以这趟差事不好办,办不好就是砸了,砸了不仅没有朝廷的盛世,郭萧逸还可能人头不保,至少他的御史中丞是做到头了。”

沈云卿琢磨着,郭萧逸此行被赶回来后,肯定得要罢官。一来女帝借此机会清洗文官,二来扶持新的御史系统,为日后打击其他派系做准备,所以郭萧逸这次回来肯定没好果子吃。

不过丢官总比丢了命好,郭萧逸如果真去议和,忽喇肯定不会买他的账,最后只能是更加敲诈勒索,远远超过女帝的心底里底线,那个时候甭说是面子,就是里子也给掏空。最后议和破裂,影响朝廷大战略,郭萧逸可能被下狱待斩。

这就是皇权政治的可悲之处,由于文官体系的强大,往往专业领域用不专业的人,让没有外交能力和经验的官吏,去从事改变帝国命运的外交活动,这简直是他妈的扯淡,这比一场军事失败更加可怕。

一行抵达隆兴门时,段莹玉、周雪琳、独孤玥、欧阳龙菲、楚惠儿、沈严良、高秀珍、高鸿等人一早等在隆兴门。

段莹玉穿的格外显眼,其实不显眼也不行,一身上下的行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皮草,搁现代一定是拉去牢底坐穿。

周照宁在滇北作战数年,大量使用熊猫作战,也死伤不少,皮毛就成了进贡讨好朝廷获取援助的重要皮货,一次就给进贡了两百多张。

大队未做停留继续出宫,沈云卿停下脚步上前来到沈严良、高秀珍跟前:

“儿不在时,父亲母亲请多保重,莫要牵挂。”

“傻孩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为娘怎能不牵挂。”

高秀珍边说边哭,这时段莹玉撇着脸说:

“就是去同州,又不是去腊婆,不是几万里地。”

虽然名义上沈云卿会留在同州,但段莹玉这个当口说些大煞风景的话,实在有些让人吃惊。

这时周雪琳就说:

“娘,此去路上天寒地冻,同州可比神都冷得多。云卿,你别听娘的,此去路上你要多家小心,千万不要冻着了。”

“嗯,岳母的话也不错,同州离神都不远,不必为我担心。”

虽然段莹玉总是喜欢唱反调,但面子还是得给,否则就是你的不对。

“玥儿,我此去同州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爹妈那里你要多孝顺,尤其是我爹,要少吃羊肉,多吃素。”

“爹娘这里放心吧,你也多注意身子,东西我都备好了在车里,要用就取一些。”

“嗯。”

沈家以前在江南以素食为主,然后吃鱼和禽类居多,四个脚的红肉涉入很少。但自从搬来神都之后,沈严良就开始到处吃饭局。

中国人吃红肉,其实主要是从北方兴起来的,南方人虽然也养猪和羊,但并不作为主要肉食来源,主要肉食来源是鱼虾和禽类。

所以古代南方人不怎么吃猪肉,苏东坡说湖北黄州的猪肉便宜,其实不是湖北猪多导致猪肉便宜,而是当时两湖地区和江南一样,是不怎么吃猪肉的。所以猪肉没什么市场,价格自然也就便宜。

沈严良如今越吃越胖,沈云卿看着苗头不对,开始限制他到处吃饭局,还督促他运动减肥。

但南征的期间三个冬天,自己又不在,沈严良没了约束,又开始大吃大喝,而且好上了吃羊肉这口嗜好,吃出了严重的通风。

今年又逢关外人祸,大杀山羊,大量山羊进入神都,等着冬天屠宰,沈云卿担心沈严良趁着自己不在又胡吃海喝吃垮了身体。

中国人是以素食为主的民族,所以对蛋白的涉入量远比白人少得多,生理已经长期适应了低蛋白涉入。沈严良又是南方人,祖上就是长期吃素,所以一下突然大量食用肉类,还是羊肉,肾脏肯定受不了,是要吃垮的。

游牧民族为什么短寿,一是生存环境恶劣,二是医疗条件差,三是就是吃肉喝奶太多,蛋白涉入太多,导致肾脏垮了,还带来严重的三高和痛风。

高秀珍只管钱和看住沈严良的小伙伴,对吃这方面不怎么过问,所以沈云卿很操心。

沈严良的今年才五十三,搁现代还是中年人标准,至少能再活二十五年,照现在这个吃法儿,顶多再吃四五年能发展成肾炎,尿蛋白,然后开始发展成肾衰,最后尿毒症,最多十年就能一命呜呼。

家眷随行一路出宫,出宫后沿着宫墙向东行,前往北门,使团经由北门出城上路。

原定是领军卫、戎武卫新军各一千,龙武卫骑兵三千,五千人护送使团出行。

由于计划生变,郭萧逸、朱梓楠一行只派骁骑卫三千,武威卫两千骑马随行,没有枪杆子。

抵达北门,时积雪已经提前让人清扫,执金吾与千牛卫警戒北门内外两侧一里范围,老百姓都被挡在警戒之外不得走动。

女帝送到北门下不再出城,最后嘱咐了几句后,目送使团出了北门,随后登上了北门城头眺望着使团远去的背影。

“当年南征腊婆,朕也是这般为他们践行,但愿此番仍能旗开得胜,为朝廷打开新的局面。”

“一定会的陛下。”

欧阳羽毫不怀疑女帝的直觉,因为她相信沈云卿能成功。

队伍出城三里,沈云卿停下脚步:

“爹,娘,你们且回吧,天冷别冻坏了。”

“路上多保重,爹和你娘在家等你。”

看着儿子背影渐行渐远,沈严良站在寒风中老泪纵横。

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老百姓,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守着祖业安分守己的渡过这一辈子,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纵横南北开疆拓土,为天下兴亡奔走一生。

沈云卿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茫茫白雪中,午时前后,天空再次飘下大雪,淹没了使团留下的车辙和脚印。

当天夜间,领军、戎武新军个千人从南郊骑马前往南门,与三千龙武卫汇合和,取道东去,绕道前往同州。

于八后抵达同州,先见了同州刺史司马炼。由于要出关远行和补给,司马炼这关瞒不过,必须和他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