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83

第683章 大化革新(3)

二月,为利于日后对外开展海外贸易,朝廷颁布贸易资源保护法。

严禁蚕、茶种、陶瓷烧制工艺、釉色工艺、桑树、柑橘、桔子、提花织机、丝织制作工艺、人参、杜仲、灵芝、石斛等本国独有制造和繁育技术资源外流,并对各地和海关进行严厉盘查,凡发现私自携带走私出国者,最高可判极刑。

凡发现海外养蚕、种茶、烧制陶瓷将消息带回国者,一经查证给予奖励,朝廷将派遣使节出海予以交涉,不排除使用武力进行定点清除。

当年春,经过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两年天气异常,北方干旱增加,朝廷拨款,优先北方新修小水库,全国水泥生产进入最长黄金期。

当年汪晨贵、肖炳光等人陆续致仕。次年礼部尚书陈锦檀,吏部尚书许殷良相继致仕。侍郎陆芎出任礼部尚书,郎中郭赟出任吏部尚书

夏,岐军西征采取先南后北策略,与波兹津南北夹击罗哈诺军,将其南翼主力重创,迫使其北逃。岐军一路势如破竹至达里海东岸,得地数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隆元二十三年秋,岐军连破里海北部重镇叙兰、落日两城,斩获粮草无数,至此岐军进入冬季休整,明年再战。

同年,在沈云卿软硬兼施与女帝连哄带骗之下,达忽哲、赛思马花率兵三万,经由青海入藏作战。

九月,莱州海船陆续下水,朝廷火速抽回马文修水军一部,组建海军。马文修、楚砚杰于同年底回国,钟墨俞任将军军略使,继续主持腊婆防务,郝仁出任腊婆经略使,官置三品,同时实行双轨官政制,官置三品。

腊婆不再实行道府制,实行省份制。最高行政长官为经略使,最高军事长官为军略使。

岐帝国包括岐帝国之前,并没有“经略使”一职,是沈云卿借鉴唐宋“经略使”一职新设官职,其职权主要负责占领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稳定、民心安抚工作,完全不同于唐宋时期的边防军政职能。

“军略使”则是扯淡,是沈云卿的新发明,执掌身份防区的军务、战备工作,相当于军区、战区司令员。

双轨官政制的核心是新占国土州、县两级主官实行新官制、新俸禄制度,道、乡、村、里官制不变,同时也执行新俸禄制度。

马文修回朝后拜上将军,出任海略司郎中,正四品上。楚砚杰未做晋升,但封赏了田宅和金银,负责培养禁军海军。

十一月,前线传来喜讯,鲁古图死于西征途中,辅佐了三位可汗,朝廷的心腹大患鲁古图终于死了,赫努出任忽喇护国师,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隆元二十四年年初,朝廷财政全面好转,交付财商的设备陆续投入生产,厂房建设络绎不绝,仅朝廷国库岁入就达两千五百万贯,金戋寺总资本过亿,公债发行达八百余万,女帝内府收入未知。

国内经济空前繁荣,相较于给予忽喇的贡享,只占朝廷三年的经济物质增长收入一小部分,百官对议和非议就此作罢。

同年隆元二十四年四月,孟津县黄河轧钢厂落成,生铁、钢铁产能达一百五十万石,铁价大幅降低至历史最低值,但户部铁政收入不降反增,民间铁器需求增加迅猛。

而且沈云卿发现,经济好转竟然对贪污腐败有一定遏制作用。经济越差,贪污腐败情况越严重,经济越好,贪污腐败的情况相对减轻。

但不是没有,而是因为经济部门和职权部门自己有财路,官僚能从体系内得到经济资源份额,对于商人和财阀的索贿情况就会减少。

更重要的是经济好转后,地方继续维持苛捐杂税收入,根本抵不上经济产业发展带来的收入,相反还会因为苛捐杂税占比越来越小,给老百姓和商业发展带来越来越大阻碍,反而成为地方官府取消各种苛捐杂税的动力,目的竟然是为了更好的混好处,提高经济效率,他们才能得到更多利益。

此外沈云卿通过金戋寺系统,得到地方反应的情况,会酌情去找户部、吏部讲理,让他们管好自己的下属。如不照办,就会取消和减少对户部、吏部势力范围的投资和项目建设。

在沈云卿和经济发展动力压迫下,这些贪官污吏也会为了更大利益,而舍弃小利益。尽管不是绝对有效,但经济好转,确实一定程度上在影响贪官污吏的行为。

五月,经过前期准备和调查,在沈云卿建议下,朝廷开始治淮,同时对长江、黄河重点地区兴修大堤防治水患。

同期开始对全国主要地区进行首批医疗防治工作,重点对麻风病、血吸虫病、霍乱、疟疾、缺碘、腮腺炎、麻疹、痢疾、腮腺炎、百日咳、小儿黄疸等疾病进行防治,普及土法种牛痘,预防天花。

并由太医院与轩禾书院牵头,大量培养、培训赤脚医生、产婆,逐步分步骤规范常见病和常规医疗措施,提高人口质量,降低疾病与产妇死亡率。

同时推动全国大修道路桥梁,并首次将目光投向西南少数民族闭塞地区。

七月,西征岐军连战连捷,顾通传来罗哈诺求和消息,并且已经遣使抵达顾通大营,女帝未准,让顾通打发罗哈诺使臣去找忽喇讲理,如果忽喇同意议和,岐帝国就议和。

其实女帝心里很清楚,忽喇非但不会议和,而且会宰了罗哈诺使臣。

原因很简单,忽喇虽然兵强马壮武力值高,但他没有岐军的火器和炸药,所以攻城很是惨烈,现在心里正恼火,这个时候停战才见鬼。

岐军攻城先围起来,然后用大炮轰,投石机丢炸药包,挖地道埋炸药,几天就能破城,破城后守军迅速瓦解,城池落入岐军手中。

而罗哈诺与忽喇野战失利之后,就龟缩到了城池内,忽喇只能硬着头皮围起来强攻,虽然也动用了重型武器,但伤亡依然不小。甚至一度遣使岐帝国,要购买炸药。

女帝欣然允诺,但是这种炸药生产很困难,而且现在没货,都给岐军西征带走了,你要就得等,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你要不要。

忽喇连续攻克数城之后发现攻城伤亡太大,这是幸亏没跟岐帝国开战,真开战一定没好果子吃。

于是每破一城,就抓一批炮灰,拉上前线去攻城,攻破一城屠一城,并放出话去,凡忽喇大军所到之处不降者尽屠。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忽喇走上血腥灭国屠城的道路。

就在岐军一路西征顺利的同时,达忽哲、赛思马花抵达云藏,一路向南狂飙突进,杀的阿瓦达提丢盔弃甲闻风丧胆。

达忽哲、赛思马花与都勒阔两支忽喇军团,战斗力之所以形成鲜明对比,不是因为都勒阔这支忽喇军团战力不如达忽哲、赛思马花,而是因为罗哈诺的整体装备比阿瓦达提高得多。

此外云藏地区没什么城池,阿瓦达提侵入云藏以步兵为主,与云藏王朝和周照宁军打了五年精疲力竭,兵力不足四万,达忽哲、赛思马花以骑兵为主,兵力三万,加之加持岐军火炮,装备了岐军一万具重甲,有云藏王朝配合,这仗不赢才见鬼。

还是七月,第二次财商大会如期举行,金戋寺再次扩容,更多财阀得以参与入股。

有鉴于工部交付完第一批民间订购设备,这次朝廷没有开放工业设备销售,以便于腾挪更多工业产能,用于生产和制造工业母机,但承诺第三次财商大会将开放更多销售数量,以满足民间需求。

同年九月,首批腊婆移民三千多人抵达海通,按朝廷与腊婆各部族协议,凡受封爵位者,其部族每代头人择子嗣或近亲子嗣一人,部众千人至三千人,迁往岐国定居。

首批三千多人将被安置在海通,学习畜牧、农业、手工业技术。

陆续抵达移民将继续安置海通、扬州、秀州、兰陵、金陵等地江南富庶地区,各地州县无偿拨付土地用于安置,并实施新田制与宽松民法。

同时所有移民安置州郡重新规范“别驾”职权,由散官与州刺史副职,更变为专司民族政策与思想指导工作,以便于团结全国各民族。

别驾同时兼任安置县令,任期不超过五年,五年后由迁徙部族推举县令,任期还是五年,允许连任一届,迁徙部族头人子嗣无论男女授予六品文散官官衔,以利于治理。

截止年底,陆续有八千六百余人先后抵达海通,疏散往各地安置。

当年十月,高若萱再产一子周椿,寓意圆满长寿,历史证明周椿是很长寿。

至此,高若萱已为周晟生下周赋、周芳婵、周椿二子一女,许茹柔虽然智貌双拳,文采不凡,但可惜命不好,连生两胎都是女儿。

隆元二十五年正月,女帝登基以来首次离开神都,前往长安旧都过年,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是女帝可能要立太子的信号,国家刚刚喘口气,不免让人担心陷入夺位斗争。

女帝在长安一直呆到了五月,五月后开始自登基以来首次出巡。重点巡查了关中农情、民情和正在兴建的水库进度。巡视持续四十二天,于七月返回神都。

当年二月,经过四年经济调整,外贸结构优化,贵金属流入超过五十年前水准,并持续增加,贸易贵金属顺差从这一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