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22

第722章 虚假宣传

二人推杯换盏谈的很是愉快,酒尽时,沈云卿从怀中掏出几块金银铂币与金银珠与孙润谦说:

“想必孙员外应该已经听到了些消息,朝廷正在筹划发行成色更好的金银。”

“这难道就是朝廷新发的金银币?”

孙润谦吃惊道,沈云卿手中的黄金成色让他大为吃惊。

“不错,此番制币,黄金、白银的成色都在九成九分之上,成色极佳,孙员外不妨过目一看。”

“好。”

孙润谦接过钱币与珠子,仔细打量细看,眼中尽是羡慕之色。

待等看到铂金时,脸上的神色顿时诡异起来,他先是拿铂金与白银放在手头做了比较,而后又将铂金与黄金拿在手头比较,震惊的发现铂金与黄金在同等大小的情况下,竟然分量相近。

“海郡王,这枚恐怕不是银子吧。”

“呵呵,孙员外好眼力,这一枚银亮的钱币,确实不是白银,而是铂金。”

“铂金!”孙润谦闻所未闻,遂即又问:“铂金是何金?”

“铂金是朝廷十七年前新发现的一种金子,其比银子重两倍,与黄金相当,而且比黄金、白银更硬。但是银子在市面上用久了之后会发黑,而铂金却不会,依然如此锃亮。

此外每一枚金币、银币、铂币误差只有毫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金珠、银珠重量完全一致,就此统一全国金银的重量与样式。”

“哦……原来如此。那成色为何如此之好。”

“朝廷用了新的冶炼匠术,将黄金、白银、铂金中的杂物尽数排出,故而成色极好。此外还有件事不瞒孙员外,朝廷此番发行金银铂币,也是无奈之举。”

“这是为何?”

“孙员外有所不知,据消息来报,那乌兹曼垂涎我朝富庶,为从我朝购买更多货物,其往黄金里面掺了紫铜,往白银里面加了锡和铅,降低了成色以次充好。”

“什么啊!”

孙润谦大惊,沈云卿趁热打铁继续说:

“孙员外可知道十七年前江南假白银之事。”

“略有耳闻,当时是有一些假银两流入民间,海郡王难道是说,这些假银两就是乌兹曼流入我朝的白银!”

“没错,正是!江南不少钱庄票号都吃了大亏,用的都是广州送来的银两,不曾想那乌兹曼人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炼的时候根本瞧不出来,只有流入民间几经转手之后才会露出破绽。”

当年那八十万两假币通过“水泥授许”,百分之九十得到了回收,剩下的一些不足以影响市场,但仍然被人发现后,引发了一些效应,但并不妨碍沈云卿甩锅给国外势力。

“当年只是少量掺假,现如今是所有乌兹曼金银币都掺了假,而且成色与没掺假的完全一样,朝廷为应对此事,不得不费力铸造成色更好,更易区别的钱币。”

“原来如此,这是幸亏孙某不经营海外贸易,若是派船出海,这是亏大了呀,他们这也忒缺德了!”

见孙润谦已经入戏,沈云卿继续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可不是嘛,朝廷如果不发成色更好的新金银币,就只能坐视被乌兹曼占便宜,这是不得已之举。”

“那这新币的成色比以往更好,正在市面交易流通的元宝该如何?”

“元宝继续流通使用,但是朝廷会逐步收蓄铸造新钱,同时发行新的金银币,不会一步到位,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会优先在广州、腊婆、交趾等地投放使用,各地道府也会通过金戋寺投放兑换。”

“那兑价如何?”

“现在白银兑铜钱的官兑是五贯九百文兑一两白银,十三两白银对一两黄金。新成色的金银发行后,铜钱对新成银币为六贯五百文兑一两银子,十四两白银对一两黄金,仅限于新成色金银。”

“那这铂金呢?”

“目前定价是十五两白银兑一两铂金。”

“这也太贵了!”孙润谦吃惊。

“但铂金比白银更好,产量却比黄金更少,贵有贵的道理。”

“但民间没有铂金,如何交易?”

“所以朝廷会投放一些给民间兑换,总量约两万两左右。”

“那也太少了。这不是黄金,民间有不少,铂金民间从未用过,两万两恐怕太少了。”

“可朝廷也没多少,开放兑换太多,不利于朝廷财政。”

“那铂金与黄金都一样使用?”

“都一样,没有任何不同。另外还有这个。”

说着,沈云卿再从怀中掏出几个塑料壳,把金银铂币装入其中。

“朝廷新制金银铂币由于极为精良,误差极小,为避免流通时的磨损,日后可都装入此种透明壳内交易流通,如若透明克破碎损坏,应该及时去金戋寺分号领取透明壳。”

“这是好东西呀。在此之前金银流通交易越久,损耗越大,有了此物,可将金银包裹起来,而且还看得一清二楚。”

“对,这也是朝廷秘密研制的绝密之物,天下只有我朝有。”

目前白银兑铜钱的官方价格是五贯九百文兑一两白银,是十五年前庄县风波引发江南风波定下的价格,之前因为七王之乱和收复西域,导致财政崩溃,朝廷大量铸币,价格一度超过八贯兑一两。

现在纯度更高的贵金属投入流通,含量的增加势必要改变现在的市场汇率价格,同时还要维持正在流通的元宝汇率价格,双轨制的汇率制度会长期存在,直到市场元宝存量降低到绝对数量,才会恢复正常汇率制度。

同时铂金的出现,需要市场接纳,这就需要让一些财阀先接受,打开一个市场缺口,才能慢慢流行起来。

与孙润谦继续说了片刻,门外的护卫推门进来:

“启禀郡王,段烽来了。”

“让他进来。”

“是。”

少时,段烽来到室内。

“郡王,呼延秦请您过去一趟,另外高大人从金陵回来了。”

“是嘛,他现在何处?”

“刚回高府。”

“你亲自去一趟高大人那里,就说我今晚过去见他。”

“小的立即去办。”

高鸿八月间出差去江南,重点是金陵,考察办新学的地点。

朝廷开办新学至今虽然只有七年,但是势头很好。尤其是轩禾书院最近六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再等五六年神都新学的这一批生员高中和大学毕业,就该在其他地区开办新学。

因此必须现在就去选址建造校舍,两年后开设小学,五年后再开初中,这样一来就能与神都新学的成果衔接起来。

而且以神都新学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生员素质高,教育质量好,百分之九十的初中生都能就读高中,高中毕业后,考虑到人才扩大培养的需求,至少需要招录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

这么算起来,七年后第一届新学大学毕业生得要有三千多人,加上轩禾书院渠道培养的应届生,得四千多人。

完全足够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开办小学、初中和高中部,所以需要现在就把规划做起来。

高鸿的背后是金陵官僚和财阀,他主管新学教育,江南东道自然是他必须考察的地段,其他道府则由礼部其他官吏考察。

打发走了段烽,沈云卿与孙润谦说:

“抱歉孙员外,本王突然有些急事要去办理,耽搁不得,还望孙员外多多包涵。”

“哪里哪里,孙某恭送郡王。”

“有劳了。”

离开蓬莱楼,沈云卿马不停蹄去见呼延秦,他找自己一定是西斯法赫有事。

果不其然,见到呼延秦时,西斯法赫也在。

“找我何事?”

“上个月你让打听与平阳郡府有觉交易的乌兹曼商人我已经查清楚。”

“哦,是什么来历。”

“他叫乌萨马·奥马瓦。”

“是正经商人吗?”

“是正经商人,但他的钱和货太多了,所以确实有问题。”

“也就是说,他的财富已经超出了一个乌兹曼商人该有的财富。”

“不错,甚至超过了一些贵族的财富。而且他与平阳郡府交易最多的虽然是阿芙蓉,但是也弄来了许多藏红花。”

“据我所知,藏红花主要产自波兹津,乌兹曼不是太多。”

“虽然不是太多,但还是有的,但他不应该有这么多。”

“什么意思?难道他拥有的藏红花超过了乌兹曼全国的总量?”

“不是,他提供的藏红花,远远超过一两个贵族所能弄到的藏红花。你应该知道,藏红花对产地要求非常苛刻,乌兹曼能种藏红花的地方并不多,所以一两个贵族无法弄到很多的藏红花,但要我相信多个贵族都把货物给了乌萨马·奥马瓦一个人,我根本不信,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那你想说什么?”

“他的藏红花也许来自波兹津。”

“嗯,是有这种可能,但是他可能也是通过其他贩子在波兹津买进的藏红花,也许他与波兹津的贵族有来往,能弄到很多藏红花。”

“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怀疑伊萨德与波兹津的一些贵族有勾结,长期暗中交易,弄到的藏红花。你应该很清楚,藏红花在天朝是可以媲美丝绸、黄金的草药,所以交易藏红花,只能用黄金和绸缎。”

“你的意思说,波兹津也把藏红花当成黄金一样,与乌兹曼交易货物。”

“不错。一旦某种商品有了黄金、白银等价的价值,就可以作为钱的替代品。”

“嗯,有点明白了。乌萨马·奥马瓦从平阳郡府拿到药品,是用阿芙蓉和藏红花换,同时支付少量的黄金和白银,而平阳郡府再用罂粟和藏红花,去换金银。”

“不错,看起来平阳郡府是赚了,其实是亏的。因为阿芙蓉和藏红花在乌兹曼不值天朝这个价钱。而且天朝需要支出更多的金银购买香料、藏红花和阿芙蓉。”

西斯法赫的逻辑听着有些混乱,但实际上是市场规则残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