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55

第855章 找个宫女唠唠嗑

明确了都护今后大政方针,女帝继续询问了乌兹曼交涉结果。

“全部协议内容这两日就会校对完毕,使团觐见陛下后,还会在神都逗留一段时间,大约会在十月初离开神都,上路前往广州。”

“爱卿的出使工作准备的如何?”

“还在筹备,此番出海,臣将从抽调张翀船队一起随行,另外兵部派遣战船三十艘,两艘七千石船也将一起出海,户部船只五十艘,合计一百零二艘,民间海船尚在组织中,初步估计得有七八十艘,也可能更多一些。”

这次出海规模空前,不止是船只数量,更是吨位上最大,火炮携带数量最多,尤其是两艘七千石船,一艘将满载火炮,一艘半载,另一半装货。

随行携带数以百计商品货物,总量多大达十几万吨,一次出航交易的金额至少三百万两白银。

沿途所有停靠贸易港口多做了详细规划,先去哪儿再去哪儿,每到一处就都会进行贸易,抛开成本和相关支出,最后的收益仍然十分可观。

大舰队有大舰队的好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规模虽然大,但是装货还不及现代一艘三十万吨滚装货船。

一艘滚装货船用人,充其量只有二三十个,少一点的可能只有十几个人,而当下要达到相同的运力,需要投入上千倍的人力。

“爱卿亲自出马,朕还是放心的,只是此去遥远,务必要小心谨慎。”

“臣明白。另外臣想从军中和工部新造兵器中调走部分,用于武装此行随船出海的海陆师,以便于剿灭海盗和自卫。”

“准奏。”

“谢陛下。”

此行出使乌兹曼,路上不会太顺利。首先得要剿灭海盗,海上作战问题还不大,有舰炮和炸天雷,远了用炮轰,近了有炸天雷,登船可以肉搏。

但海盗的根本问题是巢穴和藏身之处,有巢穴就一定要上岸,上岸人生地不熟又是热带,岐军光靠冷兵器,没有太多优势,所以得靠武器弥补。

其次就是去乌兹曼,不光得要展示岐帝国的海军势力和国家财力,也得展示岐帝国的陆军实力,枪就很能说明问题。别以为只有你有枪,我的也不是烧火棍子。

当然,对外展示的装备不能太先进,所以这次带走的武器仍以纸壳弹药供弹的活门步枪为主,少量的定装活门步枪,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随行藏起来不示人,以备不时之需。

其三就是陆路返回途径罗哈诺,路上不一定太平,罗哈诺瓦解的军队可能化身土匪和反抗势力到处流窜作案,难免发生遭遇战。

其四就是顺带陆路返程,给驻扎罗哈诺的岐军番军送去一批武器弹药,强化岐军在当地的武器优势和战斗力,压制乌兹曼的火器优势。反正从陆路送过去是送,顺路送也是送,还方便顺道何乐不为。

“陛下,现如今长孙奉已到神都,长孙诺姌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朕已经考虑许久,都护豪族虽未成气候,但不可不防,朕看这长孙诺姌天性活泼,且是有福之相,想留她在宫中听用。”

“呃,这……”沈云卿有些吃惊意外,您老这是把人家女儿扣留了做人质啊。

但沈云卿却不知道,女帝觉得长孙诺姌眉间有瑞气,突发奇想去找秘书监监正孙任童,也就是前任司天监监正,现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算了一卦。

现在的司天监监正只会观测星象和天文历法,对易学玄术没什么研究,所以“算命”这种事情还是只能找孙任童靠谱。当然,如果黄泫策在,肯定是找黄泫策。

孙任童卸任司天监监正后,转任秘书监监正,负责国家图书馆。

因为沈云卿这些年给秘书监填入了大量藏书,不少都是数学、天文、气象、农业、医学书籍,专门单独辟出了一个地方藏书。

孙任童由于精通初级数学和天文历法、气象,所以调他负责扩建秘书监,研究这些书籍对“迷信”有没有帮助。

女帝找孙任童算上一挂之后,孙任童的结论是大天朝的命数日后在西北,和此女有关。

“此女”也就是长孙诺姌,命中是大富大贵之人,最好留在身边,决不能把福星给放跑了,而这又契合了女帝的心境,然后就打算把长孙诺姌扣在做人质。

美其名曰此女生的古灵精怪,朕颇为喜欢。其实是另有目的。

但女帝要把人家女儿扣在皇宫里,这就让沈云卿很难办了。

这又不是关内,几百里上千里地,这可是洛阳到哈密的距离,往来一趟得要几千里上万里地,几个月时间,探一次亲容易吗。

“陛下,将长孙诺姌留在宫中,这恐怕不妥吧。如此恐将让长孙父女二人天各一方难以长聚,怕是有些不近人情。”

“朕的隆恩难道不足以让长孙奉心存感激吗?”女帝质问,沈云卿哑口无言。

您把人家闺女扣在身边,说是对人家的隆恩,得感激您,您要是连这种逻辑都觉得合理,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爱卿怎么不回话。”

“臣无话可说。”

“哦,你是对朕的决定不满?”

“臣不敢,只如此一来,会让其他豪族心生担忧,若是人人家中都有子女送入京中,只怕会让众人自危。”

“朕也没说要将豪族子女尽数圈来京城,只让长孙诺姌留在身边陪伴,有那么难吗。”

“不难不难……”

皇帝哪儿能有难处,不就是要个宫女唠嗑吗,所以有难处的只能是臣下。

让皇帝为难,说明当臣子的没把事干好,皇帝的主要职责就是甩锅,甩锅的水平好坏很重要,接锅侠手艺的高低也很重要。

甩锅的如果没甩好,就可能砸在接锅侠的头上,砸的头破血流。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臣就告退了,尽快将消息转告长孙奉父女。”

“嗯,也多抽些时间陪陪家里,不要负了大好年华。”

“是。”

女帝年纪渐长,心情也开始多愁善感,许是人老了,会对年轻时候的许多经历感到惋惜和后悔。

待沈云卿离去,一直不曾说话的欧阳羽说:

“海郡王此去海外规模巨大,朝廷也应做好善后与推进安排。”

“何意?”

“海郡王出海后巡访诸国,诸国定会前来朝贡与扩大通商贸易,因此朝廷与民间应该提前应对,尤其是供货。”

“嗯,考虑的很是周全,听说沈云卿要从腊婆调回的郝仁精通外邦事务,朕看将其调回之后,不妨看看他的能耐。”

“陛下圣明。”

女帝不光自己甩锅甩的好,她还喜欢替别人甩锅。

沈云卿下西洋访问各国,一定会引发空前的贸易热潮和朝贡热潮,进而让贸易更加繁荣,但是这么多国家的经济事务沈云卿人不在,一定会增加金戋寺的工作压力。

所以等把郝仁调回朝廷之后,就让郝仁接手这个烂摊子。

估计郝仁做梦也没想到,盼星星盼月亮的高官厚禄光宗耀祖,最后把他活活累死在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