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56

第856章 气氛不错

沈云卿出宫后,再次返回金戋寺总号,赶到时已经是黄昏,没有通信就是不方便,有点事情就只能亲自去汇报,总是进进出出皇宫,时间都给浪费在路上。

七八年前问题还不大,当时事情还没这么多,人际关系也没今天这么庞大。

现在事情增加了好几倍,什么事都要自己过问和汇报工作,没有快速的通信手段,办事的效率都提不上来。

所以历代中国王朝的统治者们其实真不容易,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人口,必然带来工作难度的增加,就得养更多的官僚和维持统治运转的人员。

再次见到长孙父女二人,长孙诺姌多半是觉得万事大吉,马上就能走人,所以很是惬意嘚瑟。

“海郡王您来啦。”长孙奉很是客气,其实是不客气不行,毕竟是郡王级的人物。

“长孙员外打算在神都逗留几日?”

“当然是尽快返回伊州,不知陛下能否赦免小女的罪过。”

“令爱并无大罪,员外可以放心,不过陛下已经下旨,要令爱入宫,因此令爱恐怕是不能离开神都了。”

“这……”

这时长孙诺姌从座上暴窜了起来:

“什么啊,要我入宫!喂,皇帝还讲不讲理啊,不经本姑娘同意,就要我进宫,还有没有王法了!”

“还不住口!”长孙奉怒斥道,脸色黑到了锅底。

“爹,分明是皇帝奶奶不讲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陛下就是王法,一言九鼎岂是你说的算。”

长孙奉气的够呛,这次真是给自己女儿害惨了。

“海郡王,此事就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了吗?”

“沈某已尽全力,是陛下喜爱令爱,执意要将令爱守在身边,沈某也无能为力。不过阁下可以放心,陛下绝不会为难令爱。”

“这让我父女远隔万里,如何能放心的下,回去后又如何向内子交代。”

“阁下今后可以常来探望,陛下也不会为难令爱,进宫后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也比寻常姑娘有个好奔头,长孙员外不必担忧令爱的衣食起居。”

尽管沈云卿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其实他清楚,多数王朝女子进宫,未必就能有什么好结果。

尤其是政治斗争和国家动荡时期,被杀灭口和各种意外死亡的情况多如牛毛,隔三差五就死宫女太监也不少见。

如果碰上荒淫无度的皇帝,那就倒了大霉。碰上好大喜功和对外安抚,甚至纳贡称臣,不仅财富倒霉,宫女也是大把大把的赏赐和送女人,还是女人倒霉。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女子不如男,送进宫还是一个好的生路,总比饿死家里强,甚至还能得到朝廷的好处,日后返乡甚至还能带回些财务。

但对富裕阶层而言,侯门深似海,女儿进宫就是一种折磨,因为富人不指望朝廷的那点好处,只求自己女儿这生平安幸福,攀龙附凤什么的是野心家们的算计。

普通的财主就想着平平安安发财就行,没有父母会希望把女儿送进地狱,去争夺一个永远都无法实现的目标。

这点沈云卿很清楚,长孙奉其实也很清楚。

不过这些年随着朝廷新政和新学推行,其实选秀和宫中招募宫女的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

至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莫名其妙死宫女太监的情况,规矩也没以前那么大,福利待遇也好了,整体环境改善了许多。

而且这些年很少举办选秀女活动,宫中招募宫女也不再是单纯招募宫女,现在都是招募储备人才,筛选过后很多都要送去学习新学,所以宫女的性质已经从单纯的服务权贵和皇帝,正在向知识型宫女转变。

按现在的趋势,日后宫女可能发展成女性工作群体,甚至出任更多地方官吏。

总之,长孙诺姌进宫后呆在女帝身边,只要女帝宠着她,就不会吃苦受累。

当然,就怕这位嘴巴太大,百无禁忌什么都说,万一说到了女帝的痛处和敏感问题,那就会有严重后果。

所以沈云卿还得私下里关照一下王素琴和周芳婵,千万得要盯紧了,最好先送去培训一下,上上规矩,别触了女帝霉头,这就很麻烦了。

纵然长孙诺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这件事上她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为了防止她出逃,女帝已经派遣了牡丹卫看着,暗地里应该还有豹韬卫。

沈云卿同意找个机会安排长孙奉去见女帝“讲理”,但谈的好谈不好那就两说了。

此后两日,沈云卿专门放下手头工作,趁着秋高气爽,抽空带着全家郊游赏秋,顺带拍了很多照片。

九月初八,女帝举行隆重仪式,接见乌兹曼使团塞耶特、侯赛因等人一行二十多人,并递交乌小伊萨德国书,献上国礼。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接见仪式特意让禁军扛枪列队“夹道欢迎”,既作为欢迎仪仗,同时展示岐帝国的军事威慑。

经过数月的交涉和斗争,塞耶特在朝殿上老实的多,没敢口出狂言,否则要是按之前的态度和做派,肯定能让女帝气的下不来台。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历朝历代各国使节朝见皇帝,并非都是带着善意而来。

加之没有成熟的外交机制,往往人家来了都立马安排见皇帝,因为皇帝很多时候也图个新鲜和好奇,也急着见见外国人长的什么狗样子,甚至都没摸清人家的来意就安排见面。

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中原王朝太自以为是感觉良好,根本不知道有些国家的情况。

结果就会发生有些国家使者直见到了皇帝后,开口就武力威胁出言恫吓,这种情况不是没有。

当然,多数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都会被中原王朝吊打一顿,轻则把国王抓来认错,重则就是亡国,但是史书上就概括四个字“发兵平之”这四个背后往往还有很多故事。

塞耶特、侯赛因觐见后,按新的流程,在和外交部门磋商交涉后,确定可以见到皇帝。

见到皇帝后,还需要安排和朝廷首辅大臣,也就是宰相,或者相当于宰相的权臣会面,然后是兵部。

之所以也要拉兵部出来,主要是在军事态度上让对方知道岐帝国不是软柿子,不是你想捏就捏的。

而且乌兹曼和岐帝国已经接壤,还涉及到边境划界问题,兵部肯定是要出面的。

其次还要安排户部、礼部会面磋商,就文化、经济、贸易问题进行深化沟通。

当然,有沈云卿打底,这些工作的预准备工作和文稿方案都有一个框架,报批女帝和各部商量后各自根据框架去谈。

只有多轮谈完之后,才会有一次或者两次单独私下和女帝会谈或者聊天的机会,如果女帝心情好,时间多,可能多聊几次,如果谈的不痛快,那就拜拜,一次就结束。

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要走这个流程,乌兹曼这种大国一定是要的,一来让他知道两国在制度上的差距,二来让他明白什么叫“礼仪”。

这次觐见会谈,女帝还安排了周启与林毅贤一起会面,显然是有意借外交场合,进一步提高周启的地位。

就在外交工作重点转向乌兹曼的同时,与骠国的最终谈判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谈妥了乌兹曼,很大程度上会让骠国服软。

因为乌兹曼现在就是个硬茬子,骠国根本不是对手,现在连乌兹曼都向岐帝国服软,这说明岐帝国比乌兹曼更厉害。

所以地位一定是建立在其他垫脚石之上的,你不打败强者,怎么证明你比被人更强,正因为打败了强者,才有了衡量的标准。

乌兹曼在罗娑单挑阿瓦达提与骠国,取得压倒性胜利,现如今岐帝国连手指头都没动,就轻易让乌兹曼服软了,这说明岐帝国咳嗽一声,骠国就可能得病毒性重感冒,不战自亡。

于是谈妥乌兹曼后,与骠国的交涉进行的还算顺利。几乎不用沈云卿出面,外藩寺下面的官吏都能把事情谈好,而且礼部还有表现嘴上批判功夫的机会。

由此可见,一个部门的主官工作做得好不好,对下边工作人员的外交政治斗争非常重要。

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条件就只能硬着头皮上,很多时候都是外交工作者的无奈。

九月十六,神都下了一场雪,沈云卿在工部机械司工厂选枪打靶。

此行带走五千支旧款活门步枪,一千支新款活门步枪,五百支栓动步枪,五百支半自动步枪,转轮手枪一百五十支,子铳(霰弹枪)三百支。

其中旧款活门步枪进入罗哈诺境内后,要移交给当地岐军,其他枪支继续带回。

所有枪支出厂之前都要进行逐一打靶,发射十发子弹。

一来检验枪支安全性能,不要还没出厂,就发生炸膛事故。

二来确定每支枪的精度,精度太差的返工修正,无法修正的报废。

三来,百分之十的栓动步枪最后会配发给禁军,所以挑出栓动步枪中精度最高的用于装备禁军,其他装备给番军。精度较高的栓动步枪可以用于装备禁军中的精确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