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68

第868章 档案审查

谈妥了军队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女帝话锋一转再提一百万“支票”的事。

“那多出的一百万爱卿打算如何处置?”

“表兄已将单据交予臣,臣又去找过了陆大人,此事瞒是瞒不住的,因此查仍然得查,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明暗两条线一起查,明察雷声大雨点小,不查出个所以然来。暗查长期监视,一经发现暂时采取软措施控制起来,不要打草惊蛇。”

“林相以为如何?”

“臣附议。”

“那就如此吧。”

“是。”

多出的一百万,高鸿已经报到沈云卿这里,沈云卿又去找了陆芎对质,这个过程对手的眼线不可能不知道,李明也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查,明摆着告诉他们朝廷已经掌握了什么信息,正在秘密布控。

如果查,又不能动作太大,演变成内部清洗,发生失控。

这些秘密资本其他不会干,陷害忠良,拉人入水,最得心应手。朝廷越扩大打击,他们拉越多人入水,越多的人人人自危,最后就会站到朝廷的反对面。

资本就像水一样,无孔不入,无缝不钻,对付秘密结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经济上镇压搞垮他们,政治上隔离他们,朝廷拉拢更多的人心站在朝廷一边,将他们的势力范围压缩到最小,直到丧失多数危害,再连根铲除,决不能扩大内部清洗,变成全国性的动荡。

出御书房的路上,范勇不无担心说:

“密党危害甚大,只怕日后难以控制,波及更多文臣武将啊……”

“太尉大人所忧极是,所以此番不能声张,更不能扩大清查,一切以大局为重。陛下那里也还请太尉多多劝谏,不可大动干戈操之过急。”

“密党”是历代王朝都存在的一个现象,统治阶层把权贵、勋贵、财阀、资本势力,错综复杂的成分交织一块的组织称之为“密党”,密党的主要目标以推翻现任皇帝或者当前的朝廷,重新拥戴密党头目称帝,建立新的王朝为目标。

但这次的“密党”,是要完全废除帝制,搞一个四不像的乌托邦,这本身已经超出了密党的性质,而是一次革命。

之后,沈云卿单独与林毅贤去了无人处说话。

“林相,沈某此番离去后,不妨让赋儿过问财务之事,也有益于开拓赋儿眼界,不至于日后被他人欺骗。”

“嗯,也好。如今气象更新,局面更为复杂,是该早作绸缪,此事我会令人安排。那莱王那里,你有何打算?”

“虽然陛下现在无意让莱王摄政,但只怕密党不会安分守己,以我判断,密党定会秘密勾结莱王身边之人,然后安插眼线与收买,慢慢鼓动莱王夺取皇位,以图制造京畿兵变与动荡,重创朝廷,好令密党有可乘之机。”

甭看这些密党打着消灭皇室,重构权力的名义,大肆笼络不明真相的失意者,其实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眼下谁都看得出来,女帝要把皇位传给周启,但同时周晟的能力并不弱,加之有沈云卿和工部加持,周晟不称帝简直天理不容。

因此资本密党一定会借机挑唆朝廷内乱,往周晟身边安插人员和收买周晟身边人员,然后不断在周晟耳边煽风点火,鼓动周晟以武力夺取皇位。

这样一来,直接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是朝廷因为兵变和政变,可能陷入内战,甚至是长期内战。而且按密党的逻辑,既然周晟发动了兵变,沈云卿就只能帮到底,结果一定是兵变扩大化,变成演变成内战。

同时兵部被蚕食异化,地方军队这个时候也站出来瞎参合,而且军队被渗透之后,不会都帮周晟,同样都是被密党控制的军队,一边帮朝廷,一边帮周晟,然后让两拨人自相残杀,来个元气大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第二个后果就是周晟一定必败,因为投入到周晟麾下的军队,会在关键时刻倒戈,或者捉拿周晟向朝廷请罪。这样一来,沈云卿也会跟着倒霉。

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元气大伤,同时还借朝廷的手杀了沈云卿。

但实际上朝廷的兵马和周晟的兵马,背后都是密党在操作,但是密党为了达到目的,根本不在乎这个国家,不在乎老百姓和当兵的死活,可以随便的作践,这就是资本的嘴脸。

等到朝廷平息了周晟叛乱,天下也差不多变成了废墟民不聊生,到时候密党再揭竿而起推翻朝廷,他们好捡一个大便宜。

除此之外,他们非但会渗透周晟身边,还会渗透周启、怀王、薛氏、高家、沈家,一切可以渗透的空间,然后做反向操作。

如挑唆周晟,就让周晟造反。挑唆周启,则把周晟可能造反的信息,变相暗示透露给周周启。

挑唆薛伯充,则说女帝既然可以称帝,长公主为何不能,并且暗示周启要把周玉凝干掉。

挑唆怀王又是另一套说辞,既然女帝姓公孙,皇位理应当是公孙家的。

总而言之,同样都是一个资本在幕后操控,但是资本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推翻和瓦解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在乎采取什么手段和措施。

之后沈云卿马不停蹄出宫去,前往金戋寺总号。这个时候,他都开始怀疑最近十年之内进入自己身边的所有人。

至少在隆元十五年后,陆续任用和培养的人才中,极可能已经被资本密党安插了人手,包括冯世宏也不可能排除这个嫌疑。

因为至少隆元十三年包括之前,沈云卿还没展露出政治和经济天赋,相反他掀起风浪的本事很大,对朝局和政治影响力不大。

同时资本密党是在七王之乱后陆续组建的团体,距离隆元十三年也就几年时间,还在发展初期,也不太可能注意到他沈云卿,因此隆元十三年之前,沈云卿应该还不在资本密党渗透的范围之内。

隆元十三年入赘后的隆元十四、十五年,金戋寺、轩禾书院和朝廷经济改革刚开始,没有出现端倪,同时资本密党们应该也担心,朝廷放什么经济大招伤害到他们,因此可能也没采取较大的行动,对沈云卿身边进行渗透。

因为之前沈云卿的负“能量”,已经掀起了好几次风波,密党不确定沈云卿入住朝堂后,掀起的风波对他们是有利还是有害,所以他们还在观察。

因此隆元十四年、十五年之间,也包括十六年、十七年陆续任用的和培养的一批人可靠性较强,除了个别可能经不住诱惑被收买,多数人应该是可靠地。

而隆元十七年后,尤其是隆元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两年半中,他在腊婆远征,密党一定加大了渗透力度,之后开始的新学发展,也不排除他们控制一些关系人,把孩子送到神都培养,以便于借朝廷的手,为他们培养人才,以便于日后进一步的渗透。

所以现在谁都可能是被资本密党收买和拉拢,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疑心病,一旦扩大清查范围,变成清洗和肃清,就可能中了密党的计,把多更多人才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人不能只靠忠诚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忠诚不是量化的数据指标,有的人明打红旗暗反红旗,明吃你的饭,暗砸你的锅,而且表现出来的外在态度,他比谁都忠诚。

这世上最说不清的就是“忠奸”二字,所以忠诚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和思想建设保障。

来到总号,沈云卿单独将冯世宏越到无人处密探:

“世宏,我不在期间,金戋寺总号凡是一千贯、五十两白银、十两黄金以上全部走账内部会账清算之后,都要报给欧阳大人,由欧阳大人和内司府第二次会账和清算,无论哪个部、哪个衙门提款,有任何异常都直接报给欧阳大人。”

“郡王,如此一来,会增加财务处理的难度,放款速度也会更慢。”

“人不够再要些人,但务必保证账目的安全。”

“是否出了什么事,为何突然要复审。”

“这你别多问。另外,立即让人安排,把隆元十四年后所有入职人员的人事档案,全部调出运往孟津县装运上船。”

冯世宏闻讯吃了一惊:

“这可有好三万多人。”

“我知道,尽快去办别问为什么。档案提取之后,所有人员重新自己填档。尤其是总号人事的档案,不得调阅本人档案查看照抄,限期今日填完,填完后给我,明日再填一份留存。”

“是。”

金戋寺、轩禾书院、外藩寺、也包括工部,沈云卿入住神都后,系统化建立了全新更完整的人事档案记录,使用专用格式化印刷的档案表填写档案,所有入职、入学、留用和分派人员,都建有完整的人事档案。

档案包括他们的从业经历,不同时期在何处州县,进行了生活停留和居住,都要求个人尽可能详细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