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18

第918章 玩阴的

这时哈桑见到沈云卿的桌上还有很多没吃掉的羊腿、牛肉串,再度没按好心说:

“难道是今天准备的佳肴不合王爷的胃口吗。”

“这倒不是,本王远道而来,一路舟船颠簸有些疲惫,所以一路上胃口都有些差。”

沈云卿说胃口差,但是到了哈桑耳朵里,话的味道也就变了。

你吃掉了人家十几伙海盗,这叫胃口差?是你吃饱了撑得慌,这还差不多吧。

其实吧,是沈云卿没那么大的胃,一顿吃下好几斤的肉,楚砚杰这些武官都是大老粗,胃口大,能吃得下,沈云卿就是文人体质,根本吃不下这么多的肉。

而且一顿吃了这么多的肉,蛋白摄入严重超标,暴饮暴食对胰脏、肾脏有严重的负担,短时内大量摄入蛋白,对肾脏的冲击很大。

今天这顿饭,少说得要摄入五六斤的肉类,摄入的蛋白至少一斤开外,肾脏能吃的消吗。

所以如果按现代膳食标准,古代的游牧民族都是不健康饮食,每天摄入的蛋白、胆固醇严重超标,所以短寿的很。

中原人则是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农业劳动,同时动物性蛋白和胆固醇摄入不足,导致肾脏长期得不到足够蛋白,也容易短寿。

酒足饭饱,哈桑让侯赛因安排使团今夜的住宿,随后与塞耶特回了罗娑宫,显然一整天就没痛快过,哈桑已经丧失了继续陪同的兴致。

侯赛因引使团来到罗娑宫以北,今晚住宿的房舍,是一处两层的石质建筑。类似于小的四合院,占地面积一千五六百平米,上下两层。

“有劳侯赛因大使带路,本王在此谢过。”

“王爷客气,这几日就请诸位暂住在此,小住几日,我先告辞了。”

“大使请自便。”

侯赛因此人大体上较为温和,不是狂热的激进分子,不过一代天子一朝臣,他毕竟是老伊萨德的人,小伊萨德用他熟悉郊外之后,应该会很快会将他闲置。

而且侯赛因并不符合乌兹曼现在的对外政策,这种温和派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送走侯赛因,沈云卿让兵士先行检查了住处。

而与此同时,哈桑与塞耶特在罗娑宫二楼的客厅,唧唧歪歪牢骚不断。

“岐国并没看上去的那么软弱,这个王爷不好对付。你们在岐国的耳目眼线都是怎么搞的,难道都是傻子和瞎子吗。”

“消息都来自老陛下的渠道,并不是陛下的情报,而且这个王爷在岐国是最富有的王爷,用他们的话说,他富可敌国,而我们一直认为他们的贵族已经堕落。但现在看来,这个王爷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愚蠢。”

塞耶特为自己辩解道,他口中已经堕落的岐帝国贵族其实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安国公慕容奥翔,忽喇南下的当口上,他把自己的人马拉进关内,自己躲到青海去躲猫猫,拆女帝的台,同时还穷奢极欲生活糜烂。

诸如安国公这等的大小封爵,全国各地一抓一大把。

同时朝廷派系林立,利益矛盾巨大,长期严重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这些消息断断续续被别有用心的人收集和掌握,最后就传到了乌兹曼国内,给乌兹曼统治阶层的印象就是岐帝国国内乌烟瘴气,统治贵族意志堕落,生活糜烂。

然后套用到沈云卿头上,应该也是这副德行。

而且沈云卿很少公开搞大规模的政治活动,都是通过经济这个无形手段解决政治和利益问题。

同时沈云卿这些年主要精力都在培养人才,和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公开的争权夺利从来没有。

因为他争权夺利的手段主要是靠垄断技术、垄断生产力、垄断经济结构,和提供先进认知理念,形成经济上的控制和掣肘其他人。

于是给那些外来,且非专业,不了解中原文化、语言、官场形态的三流特务分子以错觉,觉得沈云卿也是一样的贵族,都是软柿子,而且越有钱,越贪生怕死这个形象。

但话说沈云卿南征腊婆,提议灭了肃汝、罗哈诺、阿瓦达提难道这些消息他们不知道?

那肯定是多少知道一些的,虽然不一定知道内参消息,但是灭国运动和沈云卿有关一定是知道的。

但是整个决策过程其实只有内阁知道,外边并不清楚内幕,而且沈云卿灭国最终是得到了实际好处的,从国外弄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物产。

于是到了外界眼里,沈云卿怂恿朝廷出兵灭国,其实是去掠夺人家财富去的。

同时沈云卿南征腊婆他就出一张嘴,一个脑子,打打杀杀的都是岐军去办,外界其实不知道沈云卿去腊婆的细节。于是给外界了造成皇帝派沈云卿去腊婆,主要是沈云卿善于敛财,让他去督军,防止岐军克扣宝藏。

加之现在信息通信不发达,传回国内的消息,未必就一定是原始形象。

而且乌兹曼人喜欢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到岐帝国的问题,乌兹曼的是个部落构成的松散国家,于是他们也觉得岐帝国封的这些个爵位,也是一种类似于部落形态,然后就用他们的社会、权力、利益思维形态来套岐帝国,最终的结果肯定会差十万八千里。

这就不难理解乌兹曼方面会采取强硬措施,他们觉得岐帝国贵族阶层,都和棉花糖一样的绵软无力,随便吃一口都是蜜糖。

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岐帝国现在是一块棉花,有纤维组织的柔性和韧劲,而沈云卿就是一瓶硝酸,只要和棉花结合,就会变成硝化棉,炸你这个王八蛋。

于是这就给哈桑、塞耶特以措手不及,总觉得恐吓、诈唬、强硬能让岐帝国服软,但没想到才上了沈云卿这个软钉子。

沈云卿处理问题,能迂回解决的,从来不选择正面和你较量,因为正面决斗成本太高,风险大。

趋利避害降低风险是他的天性,所以一定会尽可能选择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降低成本的手段和你较量,简称就是“玩阴的”

乌兹曼国短时内虽然还不能招惹,但是我把你的抓手给一个个连根拔掉,让你感到痛,但是你没辙,从此知道我的厉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次剿灭海盗,就是打蛇打七寸,给了哈桑一巴掌,让他疼,但也只能忍着。

通过拿捏哈桑,展示岐帝国的武装力量,给乌兹曼国内传递岐帝国不是什么软柿子,而是一块冻豆腐,看着软,实则很硬,你真想死,也很容易。

“岐国的战舰剿灭了我的人,这件事你必须向陛下报告。还有损失,也必须有个说法。”

“我会向陛下报告罗娑的情况,但是这些损失都是海盗的损失,你可以很快的扶持其他的人为你办事。”

“但这需要时间和火器,我需要陛下给我更多的火器,而且是最好的,而不是三十年前的火器,那些无法和岐军的火器抗衡。”

“那好吧,我会向陛下汇报您的要求,但最终结果还是由陛下决定,我只能转达您的要求。”

要说哈桑为了扶持东南亚海盗,也是下了血本。

这次光被沈云卿缴获的各种口径大炮,虽然口径多数都很小,但就数量而言就超过了五百门。搁二十年前,岐帝国也拿不出一百五十门大炮。

当然,岐帝国当时铸造的火炮都是弹丸十几斤,二十多斤的大口径火炮,但不论质量论数量,是没有海盗多的。

也就是说,堂堂一个大天朝,论火炮数量还不及十年内被武装出来的海盗。

而且都是铜炮,虽然中东产铜多,价格比岐帝国的便宜,但是几百门也不是小数目。

此外还被沈云卿缴获六千多支卷管火枪,虽然是三十年前的淘汰产品,但好歹在工业能力低下的当前,这些火枪也价值不菲。

加之还有船的损失,经济收入的损失,这次损失不可谓不巨大。

哈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话外都透着要减免这几年的税,以及得到更多的打火火枪和大炮,用来抗衡岐帝国的武装。于是这次的损失,就成了趁机向小伊萨德要价的筹码。

而且小伊萨德刚刚登基,对外海外“总督”的要求,多半是会同意的。

此时沈云卿已经入住“四合院”,满满的异域风情,羊毛地毯和精美的窗饰永远是乌兹曼的主旋律,几乎只要是富裕的人家,都会用羊毛毯装饰家里。

这大概和现代铺地板瓷砖一样,他们不铺羊毛毯,就不能彰显自己的居家环境,弄个水泥地、黄泥地就跌份。

“郡王,那哈桑待人不善,其长期盘踞在此,日后会是个巨大麻烦啊。”楚砚杰都看出来的,沈云卿哪里能不知道。

“要让他自己搬走是不可能的,伊萨德把哈桑放在罗娑做城主,就是指望他捞更多的油水,赶是赶不走的。还是得尽快加强海军,尽早的派船南下巡航,才能遏制他的狂妄。”

“他可不是一般的强盗,惹毛了他,会不会冒险与我朝开战。”

“应该不会,他只是乌兹曼的一个城主,就是一个棋子,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是伊萨德家族的弃子,根本不足为虑。”

“那明天的交易还按原计划继续吗?”

“继续执行,尽量都用易货结算,能不用铜钱和黄金白银,就尽量不用。”

“是。”

“另外,明天开始,找几个懂地形与测绘的武官,在罗宋山山顶,或者山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找几个居高临下能够俯瞰全城的地方,多拍一些照片,以便于日后两国翻脸,我军攻取罗娑城之用。”

“好主意,我尽快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