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口误才是心中所想吗:6个洞察内心真相的心理治疗法
60714600000014

第14章 暴露在恐惧面前

今年31岁的王凯在一家外企担任销售部经理,公司的办公室租用位于市中心的国贸大厦第15层,尽管楼层高,电梯方便,王凯仍坚持每天爬楼梯上下班。一开始,同事好奇王凯为何不坐电梯,给自己找麻烦,纷纷询问他原因,他只说每天工作时都在坐着,难得有时间运动,爬爬楼梯只当锻炼身体了。可是,当同事看见他即使在迟到边缘到达1层大堂,宁愿冒着迟到的危险也要坚持爬楼梯,不禁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

其实,王凯奇怪的举动不止每天爬楼梯这一项。由于工作需要,每个月里,王凯总有几次出差任务,他的同事一般都选择飞机出行,省时省力,又能避免长时间的路途劳顿,可是王凯从来不肯坐飞机。出差到距离近的城市,他自己开车过去;距离太远的城市,开车来不及,他会选择高铁,但绝对不会选择飞机。在公司大会上,行政部经理多次夸奖王凯,说他是多年来坚持为公司着想、带头节省开支的好领导。由于王凯的故事在公司上下广为流传,在下属眼中,王凯渐渐成为一个行事风格独特、极具个人魅力的领导者。只是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系列行为作风是因为他患有幽闭恐怖症。

早些年,王凯每次坐电梯就浑身不舒服,遇到楼层多或者电梯运行时间久的情况,他就开始眼睛冒金星,呼吸困难,坐飞机的话,从舱门关上那一刻开始,他便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严重的话还会双腿发抖,浑身冒冷汗。那时候,王凯不知道自己有幽闭恐怖症,只当是身体敏感,对失重的反应比其他人强烈。直到有一次,他在坐电梯时头晕目眩,难以自控,直接晕倒在电梯里,他才知道自己的情况属于幽闭恐怖症。

医生跟他说,幽闭恐怖症是一种焦虑症,患者一般都是在电梯、车厢、飞机舱等密闭空间发作,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急促、浑身发抖,严重时还可能晕厥。患上幽闭恐怖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性格、成长经历、心理状态等。王凯回想过往,他并没有想到与电梯惊魂、飞机事故有关的恐怖记忆,他只记得自己从第一次坐飞机起就浑身不舒服,坐电梯总是觉得晕晕乎乎的。很长时间里,他以为所有人都有他的情况,只是他比较严重而已。

医生建议他用暴露疗法,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坚持坐电梯,以迎难而上的态度面对恐惧。王凯遵从医嘱,坚持坐了3天电梯,上班一次,下班一次,可是在第3天下班时,他再次晕倒在电梯里。从此之后,他彻底告别电梯,无论走到哪里,他宁愿多爬几层楼梯,也不愿意走进电梯厢里。公司的办公室从国贸大厦的4楼搬到15楼,王凯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依旧爬楼梯上下班。原本他只是想要舒舒服服地上班、下班,不想再次体验濒临死亡的窒息感,没想到他的爬楼成了个人癖好,在公司里传为佳话。

行为主义疗法中的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路数。暴露疗法是让来访者一下子暴露在恐惧的事物面前,比如让幽闭恐怖症患者直接进入电梯或者飞机舱,直面恐惧,而系统脱敏则是循序渐进,按照来访者事先订立的恐怖等级,一点点地接近能引起恐惧的事物,直到来访者的心理承受力能够直面恐惧为止。

暴露疗法,又称满灌疗法、冲击疗法,适合用来治疗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因为这些病症的共同点是患者的恐惧情绪。恐惧是一种习得模式,想要克服恐惧,就要打破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让患者直接面对产生恐惧的事物。

暴露疗法鼓励患者直接面对恐怖的情境,以突然呈现、长时间呈现的方式,让患者暴露在恐惧面前,患者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反应之后,逐渐适应恐惧情境的存在,所以称为满灌。治疗时,咨询师可以让患者想象最恐惧的情境,也可以由咨询师向患者描述最恐怖的场面,或者放录像、使用幻灯片,或者干脆让患者直接进入令他最害怕的情境中。在呈现恐怖刺激时,患者不可以用闭眼睛、塞耳朵、大喊大叫等方式逃避恐惧。

由于暴露疗法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之前需要格外谨慎和注意。咨询师首先要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个性特点、受暗示程度等,看其是否适合暴露疗法,有的人天性胆小,心理承受力较弱,如果被扑面而来的恐惧吓到,出现意想不到的糟糕反应,心理治疗势必弄巧成拙。因此,体质虚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尝试暴露疗法。

即使咨询师经过分析后认定患者适合使用暴露疗法,也要向患者说明治疗原则、可能出现的意外,在治疗之前,需要准备急救药品和器具,以备不时之需。故事中的王凯接受过暴露疗法的治疗,可是因为没有经过细致的评估、考量,医生就让他亲身体验引起恐惧体验的电梯,结果导致他对电梯等幽闭空间更加排斥,幽闭恐怖症越发严重。

此外,在使用暴露疗法之前,咨询师要明确患者的求助动机,确保患者的家庭成员对暴露疗法有一定的了解,且愿意参与治疗过程。因此,一般咨询师在治疗之前都会让患者及其家人对暴露疗法有初步的认识,取得患者和家人的同意后再进行治疗。如此一来,患者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业也能在家人配合下共同完成。

和系统脱敏一样,暴露疗法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恐惧并非来自引起恐惧体验的事物或情境本身,而是来自当事人压抑的潜意识。有的人压抑了对父母的愤怒,外显为幽闭恐怖症;有的人无法从某一个生命阶段走出来,构成了社交恐怖症。对所有恐怖症患者来说,真正引起恐惧的是隐藏在心底的恐怖事实,只有将潜意识里的恐惧根源挖出来,才有可能彻底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