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你有缘
1.哲学就是谈心
公元前5世纪是哲学的世纪,东西方各有圣人出——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奠定了中西两千多年的精神传统。这两位大哲,一生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和年轻人谈心。他们都不设课堂,不留文字,谈心是他们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只是到了身后,弟子把老师的言论整理成书,于是中国有《论语》,西方有柏拉图对话录,成为中西哲学之元典。
一个人要和别人谈心,必须先和自己谈心。孔子和苏格拉底想必亦如此,是把和自己谈心的所得告诉了学生。和自己谈心,这正是基本的哲学活动,而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
你也许会说:谈心还不容易?且慢,请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是在和自己谈心?我们平时忙于事务,和自己谈的——也就是脑中想的——多半也是事,怎么做某件事、怎么与人打交道之类。陷在事之中,这个状态是最不哲学的。不过,只要愿意,你又是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和自己谈心的,而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进入了一种哲学的生活状态。
2.哲学开始于惊疑
谈心谈什么?谈宇宙,谈人生,总之是谈大问题。从事中跳出来,看宇宙和人生的全景,想大问题,你的心就会变得开阔。
柏拉图有言: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惊奇,面对的是宇宙;疑惑,面对的是人生。无论人类,还是个人,一旦对宇宙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困惑,哲学就开始了。
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早期哲学家多半是天文学家。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总是专注于抬头看天,有一回不慎掉入井中,因此遭到身边女仆的嘲笑,笑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地上的事物。我替泰勒斯回答她:宇宙无限,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事情而不去探究天上的道理,岂不是更可笑的无知?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发生了一个转折。按照西塞罗的说法,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人。他的哲学聚焦于人生,看见人们似乎明白实际是麻木地生活着,他就用追根究底的提问使之产生疑惑,激励其开始思考人生。他的这种做法得罪了许多人,因此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宣判之时,他在法庭上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思考头上的星空,宇宙的奥秘,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所以,可以这样给哲学下定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
3.孩子都是哲学家
人们常常说哲学玄虚、抽象、艰涩,其实不然。用哲学的定义来衡量,你会发现,孩子都是哲学家。
举我的女儿为例。四岁时她问:“天上有什么?”妈妈答:“云。”问:“云后面呢?”答:“星星。”问:“星星后面呢?”答:“还是星星。”问:“最后的最后是什么?”答:“没有最后。”问:“怎么会没有最后?”妈妈语塞。她又问:“第一个人是从哪儿来的?”答:“中国神话说是女娲造的。”问:“女娲是谁造的?”妈妈也语塞。女儿五岁时知道人长大了会老会死,因此常说一句话:“我不想长大。”有一天自语:“假如时间不过去该多好,我就不会长大了。”然后问我:“为什么时间会过去?”我同样是语塞。
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留心,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之所以回答不了,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因为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是所谓终极追问。这正是哲学问题的特点。
请回想一下,在童年时代,当你仰望星空之时,何尝不是对宇宙之谜怀有一种神秘感?当你知道生必有死之时,何尝不是对生命意义产生了一种困惑?反过来说,面对浩渺宇宙不感到惊奇,面对短暂人生不感到疑惑,岂不是最大的麻木?所以,哲学问题绝不是某几个头脑古怪的哲学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人生本身就包含着的。如果你葆有孩子般纯真的心智,它们一定仍然是你的问题。
4.哲学没有标准答案
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在这个定义中,请注意两个关键词。其一,根本问题。哲学不只是方法论,如果你撇开根本问题,只是琢磨用什么聪明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枝节问题,你就仍然与哲学无缘。其二,思考。哲学不是教条,如果你放弃独立思考,只是记诵一些现成的结论,你离哲学就比没有学这些教条的时候更远了。
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原是没有最终答案的,更不存在所谓标准答案。如果有一种哲学宣称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那一定是伪哲学。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什么是爱智慧?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是最好的注解,就是绝不肯糊里糊涂地活,一定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可是,教条式的哲学教学做的正是相反的事情,恰恰是要给你一个不思考的人生。
所以,我认为必须改革我们的哲学教学。哲学教材应该以问题为核心,辑录大哲学家们的相关著作,让年轻人知道人类最伟大的头脑在思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不同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学习,唤醒你心中本来就存在的类似问题,使你对它们的思考保持在活跃和认真的状态。达到了这个效果,你就是真正进入了哲学。
5.哲学让你有一个好心态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哲学问题没有最终答案,思考它们又有何用?我的回答是:想这些无用问题的用处,就是让你有一个好心态。
首先,一个想宇宙和人生大问题的人,眼界和心胸比较开阔,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比较超脱。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有些人仰望星空。”可以想见,当人们热衷于阴沟里的争斗之时,仰望星空的人是不会参与其中的。相反,如果你的人生没有广阔的参照系,就容易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事情多么小也会被无限放大,结果便是死在一件小事上。
其次,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价值观问题上,当然也不存在最终答案,但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事关重大。唯有从人生的全景出发,你才能看明白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而这正是哲学的作用。因此,对于重要的东西,你可以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你可以看得开、放得下,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结,从而活得更积极也更超脱。
说到底,哲学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是要让你的心有一个好的状态。
2014.6
儿童与哲学
经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学哲学?几岁开始学比较好?我总是反问:让孩子学哲学?有这个必要吗?孩子都是哲学家,应该是我们向他们学!这不只是戏言,凭借亲自观察,我深信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大多数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在有些人眼中,孩子与哲学似乎不搭界,那是因为他们既不懂孩子,严重地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不懂哲学,以为哲学只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对两方面都发生了误解。
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儿童尤其幼儿特别爱提问,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这样的问题正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
所以,如果说“学”哲学,儿童期正是“学”哲学的机不可失的黄金时期。不过,所谓“学”完全不是从外面给孩子灌输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对孩子自发表现出来的兴趣予以关注、鼓励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哲学性质的提问,聪明的大人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相反的态度是麻木不仁、充耳不闻,或者用一个简单的回答把孩子的提问打发掉,许多孩子的哲学悟性正是这样在萌芽阶段就遭扼杀了。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2010.12
让小柏拉图结识大柏拉图
——《小柏拉图》丛书总序
我喜欢这套丛书的名称——“小柏拉图”。柏拉图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名字已成为哲学家的象征。小柏拉图就是小哲学家。
谁是小柏拉图?我的回答是:每一个孩子。老柏拉图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当一个人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疑惑,哲学的沉思就在他身上开始了。这个开始的时间,基本上是在童年。那是理性觉醒的时期,好奇心最强烈,心智最敏锐,每一个孩子头脑里都有无数个为什么,都会对世界和人生发出种种哲学性质的追问。
可是,小柏拉图们是孤独的,他们的追问往往无人理睬,被周围的大人们视为无用的问题。其实那些大人也曾经是小柏拉图,有过相同的遭遇。一代代小柏拉图就这样昙花一现了,长大了不再想无用的哲学问题,只想有用的实际问题。
好在有幸运的例外,包括一切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等,而处于核心的便是历史上的大哲学家。他们身上的小柏拉图足够强大,茁壮生长,终成正果。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有些人仰望星空。”这些大哲学家就是为人类仰望星空的人,他们的存在提升了人类生存的格调。
对于今天的小柏拉图们来说,大柏拉图们的存在也是幸事。让他们和这些大柏拉图交朋友,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历史上最伟大的头脑都是他们的同伴。当然,他们将来未必都成为大柏拉图,这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若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坚持仰望星空,他们就会活得有格调。
我相信,走进哲学殿堂的最佳途径是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经典原著。我还相信,孩子与大师都贴近事物的本质,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让孩子直接读原著诚然有困难,但是必能找到一种适合于孩子的方式,让小柏拉图们结识大柏拉图们。
这正是这套丛书试图做的事情。全书共十册,选择十位有代表性的大哲学家,采用图文并茂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每位哲学家的独特生平和思想。这几位哲学家都足够伟大,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都相当有趣,各有其鲜明的个性。为了让读者对每位哲学家的思想有一个瞬间的印象,我各选一句名言列在下面,作为序的结尾,它们未必是丛书作者叙述的重点,但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第欧根尼: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伊壁鸠鲁: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莱布尼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康德:最令人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马克思: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因为知识自身的价值而尊重知识是欧洲的伟大传统。
海德格尔:在千篇一律的技术化的世界文明时代中,人类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2013.8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哲学家讲述哲学故事》系列丛书中文版序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哲学家讲述哲学故事》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五十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五十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2010.2
哲学始于惊疑
——《苏菲的世界》中文插图本序
在哲学启蒙书中,乔斯坦·贾德著的《苏菲的世界》也许是最畅销的一本,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长销不衰的名著。在我看来,这本书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得益于其巧妙的构思。全书实际上有两条线索。一是十四岁少女苏菲与那位神秘哲学家艾伯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而通过哲学家对苏菲的授课和谈话,作者对西方哲学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探讨的主要问题做了引人入胜的讲解。二是同龄少女席德与她父亲艾勃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读者发现,两条线索由交错、靠近而重合,到头来真相大白,苏菲和神秘哲学家只是席德父亲艾勃特为女儿写的书里的虚构人物,或者毋宁说,是艾勃特化身为艾伯特在向同样化身为苏菲的席德进行哲学启蒙。
柏拉图曾言:哲学始于惊疑。事实上,不论是谁,倘若没有对世界的惊奇和对人生的疑惑,就不会开始哲学的思考。作者深明此理,无论讲述哲学本身的内容,还是设计故事的情节,处处着意激起读者的惊疑。他把哲学课变成了悬疑和破案,虚虚实实,似梦似真,对于少年读者——今天的苏菲和席德们——自然就充满吸引力了。
有趣的是,贾德的这本书虽然畅销全球,但至今没有一个插图本,而填补这个空白的竟是一个中国姑娘。孙懿欢自幼习画,留学法国,浸染当代艺术,其作品色彩绚丽,造型梦幻,也在虚实之间,恰与原著的风格对应。看她的插图,我觉得好像是把苏菲听哲学课时脑中闪现的图像捕捉住了,定格在了画纸上。我相信,贾德本人看了她的画,亦当会心一笑。
2012.8
泰勒斯:一则关于哲学家的寓言
一、哲学开始于抬头看天
说起泰勒斯(Thales),谁都知道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然而,他活着时,可没有人称他为哲学家,那时Philosopher这个词还没有产生呢。当年他是作为一个天文学奇才而名声大振的,他家乡的人最引以为自豪的也是这一点,在为他立的雕像上镌刻了这样一句铭文:“这里站立着最智慧的天文学家泰勒斯,他是米利都和伊奥尼亚的骄傲。”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多次提到泰勒斯,其中一次是说他预言了某年会发生日全食,而后得到了应验。现在人们就是根据这次日全食的实际发生时间(公元前585年)来推断泰勒斯的活动年代的。此外,泰勒斯在天文学上的成就还包括:发现小熊星座,使航海者能够据以导航;确定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一个月大致为三十天,等等。拉尔修援引前人的说法,说他是第一个研究天文学的人。看来,泰勒斯作为天文学之父的地位,是在他在世时或去世不久就已确立了的。
这些成就很了不起,但是,凭这些还不能说泰勒斯是哲学家。后世公认他为最早的哲学家,根据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到的他的一个论断,即“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最早表达了“一切是一”的形而上学信念,是最早的哲学命题,泰勒斯因此也被尊为西方哲学之父。
哲学和天文学在历史上同时产生,有一个共同的始祖,应该不是巧合。哲学开始于抬头看天。无论人类还是个人,倘若只埋头于人间事务,就只是生活在局部之中。抬头看天,意味着跳出了局部,把世界整体当作思考的对象了,而这正是哲学的特征。泰勒斯抬头看天,看出了宇宙的若干可以计算的小奥秘,成了天文学家,更看出了宇宙的某种不可言传的大奥秘,成了哲学家。他用“水是万物的本原”命题来表达他看到的这个大奥秘,表达得多么笨拙。尼采惋惜地说:“泰勒斯看到了存在物的统一,而当他想传达这一发现时却谈起了水!”然而,由于这个命题,人类用有限理性把握世界大全的努力拉开了序幕。这是伟大而又注定失败的努力,不管后世哲学家提出的命题多么高明,距离哲学所要达到的这个目标都同样遥远。从泰勒斯开始,哲学就是试图超越人的限制而达于神的全知,在这努力中,人虽然永远不能成为神,却使自己达到了人的伟大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神了。
二、因为抬头看天而坠井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讲了一个著名的故事:泰勒斯在抬头看天时不慎掉入井中,因此受到身边一个聪明伶俐的女仆的嘲笑,笑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事情,以至于看不见脚边的东西了。柏拉图接着议论说:这样的嘲笑其实可以加在所有哲学家身上。按照他的描述,哲学家必定如此,也理应如此,因为习惯于也擅长于从总体上思考事物,不屑于关心世俗事务尤其是人际关系,在后一方面就会显得笨拙,结果招来了俗人们的嘲笑。
这个故事一定流传很广,在流传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在拉尔修的笔下,泰勒斯因为抬头看天而坠井之后,遭到了一个老太婆的斥责。老太婆气势汹汹地责问:“既然你连脚边的东西都看不见,怎能指望知道天上的事情?”她的逻辑是,既然连小聪明也没有,怎么会有大智慧?这个老太婆才真是俗到家了,相比之下,柏拉图版本中的那个女仆多么可爱。
对于哲学家的拙于俗务,我们看到了三种评价:柏拉图认为是优点;女仆认为是可笑但可原谅的缺点;老太婆认为是不可原谅的缺点。这三种评价至今仍为不同的人们所主张。
蒙田认为,忽视脚边的事物是一切哲学家的通病,所以他对揭露了这个通病的女仆十分赞赏。在他看来,善待日常生活不是小聪明,而正是大智慧的体现。我也认为,一个人看脚边事物的眼光完全可以是智慧的,不过我相信,这种眼光一定是在抬头看天时形成的。那些从来不抬头看天的人,他们看脚边事物的眼光至多是精明的,不可能是智慧的。
在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中,坠井的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那里录载了阿那克西美尼给毕达哥拉斯的一封信,其中说,泰勒斯年老时,有一天晚上走出庭院,带着女仆去看星星,不慎跌下悬崖而死。照这说法,坠井不是一出喜剧,而是一个悲剧。可是,在这同一部著作里,关于泰勒斯的死因,拉尔修又说,老年泰勒斯是在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时死于中暑的。
也许泰勒斯根本就没有坠井,坠井的故事只是一则关于哲学家的寓言。
三、但哲学家绝不是呆子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了泰勒斯的另一个故事:人们因为泰勒斯贫穷而讥笑哲学无用,他听后小露一手,通过观察天象预见明年橄榄丰收,便低价租入当地全部榨油作坊,到橄榄收获季节再高价租出,结果发了大财。“他以此证明,哲学家如果愿意,要富起来是很容易的,但这不是他们的志趣所在。”
这件事也未必属实,亚里士多德指出,因为泰勒斯以智慧闻名,这个故事就归到了他的名下。泰勒斯曾经经商是事实,但以取得生活必需为限度。古希腊好些伟人,包括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梭伦、柏拉图、德谟克利特,都曾去埃及旅行和学习,大多是靠经商自筹旅资的。按当时的风气,经商是一种光荣,可以借此周游历国,增长阅历和知识。希腊早期哲人是埃及祭司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秘教和实用知识提升成了哲学。
古希腊人是推崇实践的智慧的。泰勒斯入选七贤,成为全希腊最受尊敬的七人之一,凭的也是实践的智慧,而不是抽象的玄思。区别在于,其他六人仅以政治的智慧著称,他则使自己的思考超出了实用的范围,并且是一个全才,还擅长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柏拉图在《国家篇》中罗列荷马的罪状,其中之一是不懂技艺,作为对照,盛赞泰勒斯是一位有许多精巧发明的能工巧匠。这么看来,他为哲学家在世俗事务方面的笨拙辩护,是指哲学家不关心个人利益,同时却也主张哲学家的智慧应能增进公共利益。
事实上,希腊许多哲学家都很看重与君主的友谊。泰勒斯生活在孤独中,远离城邦事务,但同时与米利都的僭主塞拉绪布罗私交甚笃,常年居住在这位僭主的府上。阿那克萨哥拉是雅典政治领袖伯里克利的老师。柏拉图三次到西西里,试图通过叙拉古的僭主大、小狄奥尼修实现自己的理想国之梦。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如此看来,为帝王师并非只是中国儒家的理想。
即使泰勒斯真的曾经坠井,他也不是一个呆子。即使泰勒斯真的做过油坊生意,他也不是一个商人。而后世有一些以哲学为职业的人,即使不曾坠井,也未必经商,却很可能是呆子和商人的双料货,唯独不是哲学家。
四、不过哲学家可能比较怪
拉尔修记录了关于泰勒斯的三则逸闻。其一,他终身不娶,母亲催他结婚,起先他回答说太早了,后来他回答说太迟了。其二,他收养了一个男孩,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自己生一个,他答:“因为爱孩子。”其三,他说生与死没有区别,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去死?”他答:“因为没有区别。”
依我看,在结婚、生育、死亡这三件人生大事上,泰勒斯的回答都有诡辩之嫌。不过,这三则逸闻有可能是附会到泰勒斯头上的,人们给这位最早的哲学家编了这些故事,其实反映了一般人眼中哲学家的古怪行状。
关于第二则逸闻,普卢塔克在《梭伦传》中讲得颇详细,但声明只是传闻。据说,梭伦到米利都拜访泰勒斯,看见他完全不关心娶妻生子,表示惊讶。泰勒斯当时不予答复,几天后设了一个局,让一个客人装作刚从雅典旅行回来。梭伦问雅典有什么新闻,那人回答说,全城都在为一个青年送葬,因为青年的父亲是最受尊敬的公民,而他外出旅行去了。梭伦惊问其名,那人说记不起了,梭伦报出自己的名字,那人说正是。梭伦立刻悲痛欲绝,此时泰勒斯微笑着说出真相,然后说:“你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会被击倒,这就是我不娶妻生子的缘故。”
针对这个传闻,普卢塔克发了一通聪明的议论,大意是:我们绝不可用贫穷来防止失去财产,用离群索居来防止失去朋友,用不育子嗣来防止失去儿女,总之,绝不可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使人不能承受失去的不是爱,而是软弱,因此,只应该以理性来对付一切不幸。
普卢塔克不愧是通晓人性的大师,道理讲得透彻,入情入理,击中要害。哲学家立足宇宙,俯观人间,看到一切皆变,人生无常,因此产生一种超脱的心情,看破得失、祸福、生死,这诚然是智慧,但只是智慧的一半。看破的结果应该是坦然承受失去、灾祸、死亡,而不是否定人间的爱、幸福、平凡生活。好的哲学教人在用神的眼光看人生的同时,把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这才是完整的智慧。
如果普卢塔克讲的故事属实,我们就无法否认,这一次泰勒斯的确没有看清楚脚边的事情。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像他那样拒绝娶妻生子的好像并不太多。毕达哥拉斯不但不认为哲学与婚姻势不两立,而且把妻子、女儿、儿子都培养成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大小二房,生了三个儿子。后世的哲学家倒是有许多打光棍的,可以排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怪癖,自己不想结,二是女人觉得他怪,不肯和他结。在我看来,既然生而为人,即使做了哲学家,也应该过正常的人的生活。当然,任何人都有权选择独身,哲学家也不例外,只是请不要用哲学做理由。
2008.3
探路幸福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这无非是说人人都想要幸福。然而,这个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却似乎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若问究竟什么是幸福,不但人言人殊,而且很不容易说清楚。
幸福这个词,一般用来指一种令人非常满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令人满意,的确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因此说,幸福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自己觉得幸福就是幸福。当然,主观满意度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自己觉得不幸福的人,你不能说他是幸福的。但是,这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样的生活令人满意,人们的感受为什么如此不同?很显然,有一个东西在总体上支配着人们的主观感受,那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对头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必定是肤浅的,也是持久不了的。
为了使幸福的衡量有据可依,现在兴起了幸福指数的研究,试图给幸福制定客观标准。其方法大抵是列出若干因素,比如个人方面的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闲,社会方面的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态,等等,给每一项规定一个分值,据此统计总分。作为尝试,这并无不可。我本人对幸福能否数据化持怀疑态度,并且要指出一点:对各个因素重要性的评价,所给的分值,归根到底也是取决于价值观。
由此可见,撇开价值观,幸福问题是说不清楚的。哲学正是立足于价值观来探讨幸福问题。在哲学史上,对幸福的理解大致分两派。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强调生命本身的自然性质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但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的快乐。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
无论是哲学家们的赐教,还是我自己的体悟,都使我得出一个结论:人身上最宝贵的价值是生命和精神,倘若这二者的状态是好的,即可称幸福。怎样才算好呢?我的看法是,生命若是单纯的,精神若是丰富的,便是好。所以,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现代人只从物质层面求幸福,却轻慢了人身上最宝贵的两种价值,结果并不幸福,毛病就出在价值观。
为了幸福,我们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人应该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满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质的需要,它们是单纯的,而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却导致了生活的复杂,是痛苦的根源。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幸福的永恒前提。在当今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财富是促进幸福,还是导致不幸,取决于有无正确的财富观。
人是精神性存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更重要源泉。在物质生活有保障之后,幸福主要取决于精神生活的品质。良好的智力品质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才是会带来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良好的情感品质表现在自我的充实,内在生活的丰富,爱的体验和能力,这是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良好的灵魂品质表现在善良、高贵的品德,真诚的信仰,这是做人的最高幸福。
幸福是相对的,现实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因此,承受苦难乃是寻求幸福之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因此,在智慧的引领下,想明白人生的道理,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与命运结伴而行,才能在寻求幸福之路上从容前行。
人人都在寻求幸福,通往幸福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们必须探路,而探路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2012.4
什么是幸福?
——威廉·施密德《幸福》中译本序
幸福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想要但没有人能说清的东西,即使哲学家们对之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倒并不奇怪,因为在日常语言中,这个词通常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对生活满意的感觉,或者换一个实质上相同的说法,用来描述生活的一种特别令人满意的状态。可是,究竟怎样的生活令人满意,倘若追究下去,就涉及了几乎整个人生哲学。这正是从理论上阐明幸福问题的困难之所在。
威廉·施密德的这本书,译成汉语不足两万字,短小的篇幅里,却把这个复杂的问题阐述得条理清晰,颇具说服力。
作者没有纠缠于哲学史上的各种幸福理论,而是从对于幸福的通俗理解入手。其一是好运。德语中泛指幸福的词Glück,原初的含义就是运气。汉语与之相似,“幸”是幸运、运气,“福”是福佑、福气,皆指非人力所能支配的好运。运气显然具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进而言之,偶然的好运能否有助于幸福,取决于一个人的素质,在素质差的人身上,时间可能最终证明一次好运竟是厄运。
其二是快乐。通常所理解的快乐,是与痛苦相对立的,是要排除痛苦的。在这样肤浅的理解中,快乐几乎可以归结为“脑中的化学物质对劲”,即一种生理心理状态。这种快乐不可能持久,持久的结果必然是厌倦,甚至是乐极生悲。把这种快乐作为幸福来追求,还会使人不能承受人生中必有的痛苦,更不用说从挫折和苦难中获取精神价值了。
从上述分析可知,一种站得住脚的幸福观,应该是不依赖于运气的,也应该是能够肯定痛苦的价值的。作者由此引出“充实”这个概念。充实,就是接受人生根本上的矛盾性,立足于感受真实的、完整的人生,如此产生的幸福感必是深刻而持久的。作者认为,这才是哲学本来含义上的幸福。
可是,如同好运、快乐一样,充实的幸福也是片段式的。人生在世,有时会仿佛没来由地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它源于一种朦胧的意识,即意识到人生和世界的缺乏根据,人世间任何幸福的不可靠。这是一种深刻的空虚之感,因而可以视为充实的幸福之反面。海德格尔曾对这种感觉做过细致的剖析,指出它具有引人彻悟人生的积极意义。作者也认为,人之存在的这个维度值得精心保护,它可以使人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从而进行反思。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对幸福的寻求岂非走进了死胡同?好像是的,作者于此处告诉我们:人生第一要务不是幸福,而是寻求意义。全书共十章,后面六章的内容转入了对意义的探讨。他指出,意义即关联。按照我对其论述的理解,关联有两类。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有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精神动机从事的事业,皆属此类。另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无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这实际上就是指对人生的超验意义的信仰。作者强调,提供这种超验意义的那个至高境界是否确凿存在,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假设它存在能使生活变得更好,与无限的、神性的充实保持关联才可使人生获得真正充实的幸福。回头看那种作为充实之反面的忧愁,现在不妨承认,其价值正在于把人引向超验意义的寻求,因而也就成了充实的幸福的一个重要因子。
原来,意义问题的探讨并非对幸福主题的偏离,相反是其必由之路和归宿。真正从哲学上界定,幸福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在序言中说,他之所以写作本书,只是为了让现代人在“突然发疯似的追求幸福”的路上稍作停留,喘一口气,想一想究竟什么是幸福。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这种追求幸福的狂热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在于关联破裂,意义缺失,由此产生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和外在冷漠。可是,人们往往找错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试图以之填满意义的真空,结果徒劳。在我们这里,类似的快乐缺乏症和幸福焦虑症同样也在蔓延,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因此,我觉得译介本书是适逢其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情况:作为德国的一位哲学教师,作者还有一份兼职工作,就是在瑞士的一所医院担任哲学心灵抚慰师。这倒是一份新鲜的职业,我从中窥知,西方大量开业的心理治疗师大概已经对付不了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了。我不能断定哲学心灵抚慰的效果如何,但我相信,对于心理健康来说,哲学的作用一定比心理学更为重要。现代人易患心理疾病,病根多半在想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于是就看不开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想明白了,哪有看不开之理?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