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6256300000075

第75章 雄黄解毒丸(新增)

局方雄黄解毒丸,巴豆雄黄郁金团,喉痹喉风皆可服,痰涎壅盛吐自安。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名解毒雄黄丸)。

药物:明雄黄、广郁金各30克,巴豆霜9克。

用法:分别研细末,和极匀,醋糊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1~2克,温水送下。

功效:涌吐痰涎。

适应证:喉痹、缠喉风、白喉,咽喉肿胀,痰涎壅盛,阻塞喉关,呼吸困难,甚则面青唇紫,手足逆冷。

方义:雄黄解毒、祛痰,巴豆破结攻邪,二药相协,既能润泄痰涎,又能通关解毒。郁金,本方用它有两种意义:—是开发胸中郁邪,利于涌吐,一是行气降逆,以使吐后气和胸畅。三药相伍,作用主要在于涌吐,但有些患者服后可能既吐且利。这大概因为巴豆一物二用,对于肠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所致。

§§第五章 和解之剂

病邪在半表半里,既不可发表,也不可攻里、涌吐,就应该用清透并行、祛邪扶正的方法治疗;或脏腑之间有偏盛偏衰、上热下寒,或阳气被遏而致的病证,应该用平其偏盛补其偏衰,或者寒热并用的方法治疗。这些都是和解之剂。

和解之剂虽然用药比较平和,但其针对性还是很强的。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同样要辨清病证,有的放矢。若误认为“和解”是一种平妥的方法,不需要详细辨证便可使用,必然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一点需要注意。

和解剂,是指对于少阳病和肝脾不和等病证,能够起到调和解除作用的一类方剂。

和解剂,原来只是指能够治理少阳病证的一类方剂而言。因为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既不可发汗,又不可涌吐,更不可攻下,那就非用和解一法不能奏效。由于和解少阳的某些方剂,除能和解少阳之外,还能疏解肝脾的郁结,因此,调和肝脾的方剂,也就自然隶属于和解剂以内。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有了发展,将调和营卫、调理上下寒热以及治疗疟疾或病在膜原的方剂,都归于和解剂。由此看来,和解剂主要是指和解少阳与调和肝脾两类。除此以外,可归纳为和解剂的其他类。

什么叫做和解少阳呢?我们知道,外感热病的太阳证属表,阳明证属里,而少阳证是介于太阳和阳明之间的中间阶段,自然属于半表半里之证。所以少阳病既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邪在腠理之间的半表证,又有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邪气影响胆腑的半里证。其治疗只有用和解剂和里以解表,才能达到如仲景所谓“胃气因和,身汗出而解”的目的。小柴胡汤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和解肝脾的方剂,是为肝脾不和而设。所谓肝脾不和,是因为肝气以条达为顺,—旦肝气郁结,则肝木横逆,凌侮脾土,而产生肝脾不和。肝脾不和,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证候。

其一,以情志方面的症状为主,如情志不畅,易于恼怒,头痛目眩,胸胁胀满,神疲食少。

其二,以肝强脾弱、肝气郁结或运化不良的症状为主,如胸脘痞塞,腹痛或大便泄泻。其三,妇女乳胀胁痛、月经不调、脐腹胀痛,或寒热往来。但其治疗不外疏肝解郁,以达到肝木调达,脾气舒畅,郁结得解,肝脾自和。四逆散和逍遥散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