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道
6275600000015

第15章 电子器官(1)

1、短信迷失

古教授是手机用户的迟到一族,对短信玩得不是很灵光。下午,他收到了一条短信,觉得非同小可。怕老婆发现,一个人,以上厕所或者出门散步为借口,悄悄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古教授坚信这条短信不是学生发来的,也决不能和老婆分享。人到中年的古教授走到了事业有滋有味、感情平平淡淡的人生境况,他很希望是自己曾经的学生发来的。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教过的女生也不乏彼此心仪之人。

古教授接到这条短信已经历了魂不守舍的三个

多小时了,心中波澜起伏、思绪万千。

晚饭后,短信还是被老婆发现了。

老婆说:看看哪个学生给你发来了好看的短信,分享一下。说完拿过手机就查看。

阻挡不仅来不及了,而且没有理由。古教授很紧张,神情尴尬,在老婆身边垂头丧气地左右徘徊。

老婆边看边念:你还好吗?缘早缘迟,相爱是必然的,爱也是冥冥中注定的。有缘共携手,找到你就是真爱。多年异乡漂泊之后,我期待着你是我的港湾。

老婆边念脸色边变:港湾?是谁发给你的?这么肉麻!

古教授说:我也觉得奇怪,是谁发来这么无聊的短信?

老婆说:你不会不知道吧?这么深情!你不应该觉得无聊,我知道你的心已经迷失了。说完平静的把手机还给了古教授,走了,回到卧室闭门不出了。老婆的平静让古教授感到惊慌失措。

古教授坐在书房里,假装看书,脑子里一片混乱。到底是谁发来的?什么意思?现在老婆发现了,如何解释、应对?说不认识,她肯定不相信,会毁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向她承认说自己认识,确实有些违心,也拯救不了婚姻生活。她说我的心已经迷失了,我的心确实被这条短信迷失了。

古教授很郁闷,又看了一遍短信,拇指在烦躁中把短信的页面翻到了底,竟然显示出发信人是8888。每次学生发来短信都在正文里有署名,他不知道页面翻到底就是发短信人的号码。今天一见到短信他就兴奋紧张,所以根本没发现。古教授狂喜地冲进卧室大叫:老婆,发短信的根本就不是手机号码!

老婆睡眼惺忪地说:三更半夜你不睡觉,发什么神经呀,我早就知道8888不是手机号,我想知道你为啥心里没鬼那么紧张?

2、短信110

这是个善良的构想或说策划,我不想给警察带来麻烦。我不是那种管警察闲事的人,谁能管得了警察的闲事?但是设想这件事给报警的公民能带来便利,那么我就要管管老百姓的闲事。就是用手机短信进行110报警。我因为不是政协委员,也不是人大代表,这个创意不能写成提案,递交有关领导或政府部门,只好在我这个话语专栏里公布。

这个问题让我伤了很久的脑筋,一直犹豫踌躇,该不该讲这件事,因为超出了我一个作家的思考范畴,进入了警察的界面,所以必须要多设想这件事情的好处。

我首先就设想报警的手机用户好查到。现在无聊的人很多,据说常有打110慌报警情的人。如果是那样,根据号码查到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罚他的款,如果问题严重,还可以民事或刑事拘留他个熊的(神经病患者例外)。人民警察是威严的,不可戏弄。这不是危言耸听,前几天网上说浙江嘉兴市警方因为不堪假报警泛滥的骚扰,悄悄地揭下了悬挂在嘉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标语牌。今后接到报警,警方将进行有选择性的出警。由于滥报假警的太多,警察已经取消了报警必到的规定,如果是真报警,警察没到那岂不误了大事?当然这是坏现象。往好了说,报警人遇上了紧急情况,如果受害人处危险环境,不可以打电话,但是却可以偷发短信秘密操作。南方都市报报道的张芬老师陷进传销黑窝就是用短信和外面沟通求救的。如果来不及写短信即使只按了一个号码,没有内容,警察来晚了案子还是不幸发生了,也至少可以给警察留下一个破案的线索。

我接着设想,警察破案时还使用信号跟踪技术,很容易查到报警人的具体位置。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无误地到达现场,给受害人减少最低的伤亡。

现在我们接着设想,随身携带手机,随时可以用短信报警。不要把人想得那么坏,假如说人类的坏蛋都已改邪归正,那你开车出去旅游,遇上险情,海啸发大水了,或者出车祸了,也要报警。手机信号不好,只有110可以发短信,那强烈的卫星信号像空气一样,到处弥漫,甚至没空气的地方也有信号,短信110无处不在,随时报警。

3、短信是靠不住的

无庸置疑,短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但是今年元旦,这个短信时代的新生活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无奈。跨进新年必须见面或者打电话拜年的长辈或者亲朋好友,元旦是一定要问候的,而且用词必须恭敬。今年,我开始像以往一样发放已经撰写好的短信。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敬意,我发出的短信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创。就和种庄稼的农民一样,送礼就要送自己种出的最好的粮食和下的最好的鸡蛋。我不会种庄稼下蛋,但是我是文学专业户,有一门创作文学的手艺。2004年最后一天的夜里,我一口气发了一百多条短信。短信真方便,我有些陶醉。然后就轻轻的放松一口气,安然入睡了。几天后,却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怪,说我新年到了连个年也不拜了,真是名大脾气长。我觉得冤枉,后来弄明白了,那晚有几十亿条短信飘向天空,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交通堵塞,让很多美好的祝福凝固在了寒冷的夜空。

我也警惕起来了,发短信在节假日不能万无一失,也就是说短信是靠不住的。

我便担忧起来了。想想现在有多少手机短信用户,像我一样对短信是那么的仰仗和依赖,如果常常遇上信息交通堵塞,那将给我们的新生活,带来多大的新麻烦和意外。

比如恋爱者的短信,收短信的人没有收到,发短信的人等不到回音。双方矜持,又都不好电话追问,短信有可能就给断送了一段好姻缘。

比如经商者的短信,可能就会失去一次重要的商机。

比如官场上的短信,下级给上级表心意,上级没有收到,换届提升可能就剔除了你,这一次失去了机会,就等于幻灭了升官发财的未来希望。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要在缘分运气上找借口,都是科技造成的错。高速公路上堵车了,道路疏通还可以到达目的地,信息高速公路堵车就没准了,短信今天没到,明天可能就给废了,废在我们不可知的虚无缥缈中。

发短信的人当你的短信发出没有回音时,如果对方重要,你最好再打过一个电话去,如果对方收到短信了,双重问候,能加厚你的感情,没有收到就等于加了一层保险。让对方觉得短信不可靠,人心可靠。

4、SmS的叙述时代

由于发短信,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SmS的叙述时代。手机作为我们人体一个不可分割的电子器官,同时具备了人类口语和书面语两大语言表达功能。

口语直截了当,但奈于羞涩;书面语含蓄,可直抒胸意。

比如求爱,你打电话不好意思说出口,支支吾吾,别别扭扭,很羞涩。如果勉强磕磕巴巴说出来,被对方给拒绝了,那简直是五雷轰顶,无地自容。有了短信你就完全可以避免遭遇这种尴尬,有啥想法你就假托一个段子发过去,对方同意了,两厢情悦,皆大欢喜。如果不同意,就算是发了一个好玩的搞笑段子,一笑了之,双方都不说破,大家就都好过。

再比如从人家借钱,如果不是那种融资搞钱的专业人士,这种求人钱财的事情是很难开口的。那好,现在有了短信,一切都方便了,你想从谁借,就从谁借,想借多少,就借多少,当然对方借不借给你,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样,你就当没有发过这条信息,对方就当没有收到过这条信息,还是双方不说破,大家都好过。否则,借钱被拒绝,岂不太没有面子,太伤自尊?就凭这一点,回想我们的前辈先人,没有短信的时代,屡屡借钱,遭遇拒绝,多么可怜。

发短信还可以给领导表忠心,写检讨书做批评和自我批评,还可以和仇家化干戈为玉帛,一信泯恩仇。不要怕给对方留下字迹,电话也可以录音,这个信息时代,没有啥不可以留下证据的,网络和短信将取缔人类的隐私,透明人类的心灵。

发短信是书面语表达。文字的叙述总是要比口语优美。受时间、屏幕的字符限制,在文字表达上,总是要简洁、凝练、不口水。比如:给陌生人第一次发短信,总要写上称呼,留下落款,这在短信的书写和叙述上是很忌讳的,因为浪费。熟了,就没有了称呼和落款,而且,连续的短信问答中,连完整的句子和词语都要简化。有时用标点符号组合表情,比如):是高兴,(:是难过。有时用一个字:哈!或晕!有时就用?或!就表达了情绪。

短信用拇指叙事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书写风格。形成了惯性,像我这样的靠书写和叙事吃饭的文学专业户,都发生了强烈的改变,哪怕是写长篇小说,到了70个字符,就要下意识停顿一下,整顿文字和标点符号的顺序,让它精致得像一条短信。

5、手机的德行

我创作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时,我说过这是一部道德和法律都不支持,合情但不合理的婚外激情。

其实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手机是怎样一副德行了。

为什么这种德行是道德和法律都不支持的呢?因为它不合理,人家的老婆或者老公和你搞到了一起,那怎么能够合理?不合理也不合法,道德可以谴责,但是法律却不能制裁,就只能保持到不支持的态度。又由于是合情的,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合情的,所以道德和法律都是无可奈何的。

《手机》电影更是用手机把人类的虚伪道德,扒得裸体透明,把人的隐私毫不留情地进行揭密,把虚伪覆盖着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潜规则打破均衡,造成了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失信和情感危机。

更加深刻揭示的是手机这种工具的德行。

手机藐视法律、欺负道德,是偷情的作案工具。还是各种心术指使的帮凶。

比如说发短信对人进行恐吓威胁。这种操作手法很多样。可以使用非身份证购买的充值电话卡,用完一次就甩掉。还可以把电话设置成让对方接收时不显示电话号码。这里还有一个笑话。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很神秘地说,请我吃饭,介绍一个高人给我认识。说那人是中国第一私家神探,手中掌握着中国私家侦探最全面最权威的资料,准备写书,他们出钱,让我来写,主要是看中了我的名字,就是借我的品牌出书。

我对民间高人历来都是有一种神秘崇敬的心理。见了面,见那神探山西农民神态,讲的也是山西农民口音。我知道人不可貌相,也不能以音取人。但我还是想要探他的神技。一顿猛喝后,我的哥们又是一顿猛吹,那家伙神乎其神地说,他打给任何人的电话都不显示他的号码。我问招数,他说有办法却不肯泄露。

事后我和别人吹这个高人,大家都嘲笑我太小儿科,花50元钱,到电信局就可开通这项业务。后来我想,是呀,大哥大的原始状态不就是没显示号码吗?

其实,手机短信行骗早就热闹起来了。除了外围马六合彩中奖,手机号码中奖好多数不清的奖项。还有海关罚没汽车、手机,老中医治性病等等更是名目繁多。手机短信,泛滥江湖。

谁都知道是骗,但是还是有人侥幸这一次不是骗。于是就回信息确认。他不知道回信息就是对方的赢利目的。据说,中国现在有近万家手机增殖服务运营商,叫做SP行业,什么经营手段都有。

手机的德行由个人传染到了企业、社会。

6、电子器官

手机已成了我身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电子器官。我对使用手机已形成了习惯和依赖,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手机。有事没事,都发短信,相伴相依,手不离机。电报、传真时代的烟尘已经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走远,朋友之间谈事,基本取消了直接见面,在这网络时代有事上网,但是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也不需上网,一通电话或几条短信,就搞掂了,简单方便。当然这也会取消一些乐趣,可也减少了很多烦恼。人生每条道路都有风景。抑或桃花盛开,抑或遍地黄花。否则老友见面就难免吃饭,现在的饭局是恼人的饭局,浪费时间,浪费银两,浪费健康。明明吃八分饱,结果互相激发,一兴奋吃了十二分,很多人的病都是吃出来的。上网到现在对有些人来说也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操作过程比较繁杂,常常引爆消费者的耐心,即使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和手机相比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况且也不能随时讲话,随时发短信。这就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为啥互联网搞了这么久才几千万用户,而手机一下子就上了几个亿用户。

咱中国会汉语拼音的人都会发短信。以前我怀疑过汉语拼音夹杂在英语和汉语之间,没啥用途,现在发现自己错了,幸亏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学汉语拼音,可见善因种出来了善果。手机是没有门户偏见的,不管什么族群,都可以使用,都使用得起,都可以打电话、发短信。比如一个踩三轮车捡垃圾的大爷,发现了财富,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家人来抢占,如果打电话怕泄露情报,那就发短信。如果不是用手机,他老人家能坐在三轮车上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呼喊吗?

手机这个电子器官不仅用短信形式代替了嘴巴,还和大脑争风吃醋。有时心灵越过大脑直接指挥手机和人谈情说爱。结果当甜言蜜语很肉麻的情愫,在拇指飞扬中和另一个或者另几个手机屏幕实行互动时,心灵是快乐的,大脑却是烦恼不堪,悔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