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形记
639900000019

第19章

那百叶门. 弗朗西丝卡听见那辆走调的小卡车经过.她躺在床上,光着身子睡了一夜,这是她记忆中的第一次.她能想象金凯的样子,头发被车窗卷进的风吹起,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一支骆驼烟. 她倾听车轮隆隆向罗斯曼桥的方向逐渐杳然.她开始在脑海里翻腾叶芝的诗句:"我到榛树林中去,因为我头脑里有一团火....."她表达这首诗的方式是介乎教学和祈求之间. 他把车停在离桥比较远的地方,以便不妨碍他摄影的构图.他从车座后面小小的空间拿出一双胶皮靴,坐在车的踏板上解开皮靴的带子换上.把一只有两根带子的背包背在双肩,三脚架的皮带挂在左肩,右手拎着一只背包,通过陡峭的河岸向水边走去. 要用技巧把桥放在某一角度以便在构图上突出来,同时要收进一角小溪而避开桥入口处墙上那些乱刻的字.桥后面的电话线也是个问题,但是通过精心确定框架也可以处理好. 他把装好柯达彩卷的尼康相机拿出来装在三脚架上,拧紧螺丝钉.相机装着24毫米镜头,他换上他最喜欢的105毫米镜头.东方已显出灰朦朦的光线,他开始试验他的构图,把三脚架向左移二英尺,调整了陷入溪边烂泥中的那只脚,把相机带子绕在左腕上,这是他在水边照相时经常做的,因为由于三脚架倒在水里而损失的相机太多了. 红光出现,天空渐渐亮起来.把相机向下拉六英寸,调整三脚架的腿.还不对.再往左移一英尺,再调整架腿.把相机在架顶放平,镜头调整到5/8.估计一下原野的深度,通过高焦距的技术把它放到最大限度.把拉线套紧在扳机上.现在太阳百分之四十在地平线上面,桥上的旧漆变成一种暖红色,这正是他所要的. 从左胸口袋中拿出光谱仪,对到1/8.需要曝光一秒钟,不过柯达胶卷能坚持到这一极限.从取景器望过去."那桥入口处挂着什么鬼东西?"他叽咕着."一片纸.昨天并不在那儿呀." 扶稳三脚架,跑上岸去,身后的阳光迅速追上来.那张纸整整齐齐的别在桥上.把它撕下来连大头针一起放进背心口袋里.赶紧跑到岸边,下去,走到相机后面,太阳已升起百分之六十.跑得气喘吁吁,再拍一次,重复两次以便留底.没有风,草纹丝不动.为保险起见,照了三两秒的三张一秒半的. 把镜头调到1/16,整个程序再重复一遍.把三脚架和相机拿到小溪当中去,安置好,印上脚印的淤泥向后移去.这段连续镜头再完整地拍一遍.装一卷新的柯达彩卷,换镜头,把24毫米的装上,把105毫米的放进口袋,涉水而上,离桥近些,调整.对好,核对光线,拍三张照,再照几张备用作为保险. 把相机竖起来,重新构图,再拍,同样的场景,依次拍摄.他的动作没有一点不灵便之处,一切都是那么娴熟,每个动作都有道理,意外情况都得到效率的专业化的处理,不落痕迹. 上得岸来,背着器材穿桥,同太阳赛跑.现在进入紧张阶段.抓出已经装好感光速度更快的胶卷的相机,把两架相机都套在脖子上,爬上桥后的树.树皮扎破了手臂-"去他妈的!"继续爬.现在高高在上,从一个角度望见桥,小溪上正闪着阳光.用特写仪把桥顶单独划出,然后是桥的背阴影面.就在水边读仪器的指数,把相机架好,拍九张照片,再拍备份照,把相机放在塞在树桠杈之间的背心上,换相机,换感光速度更快的胶卷,又照了十几张.爬下树,再下河岸,架起三角脚,再装上柯达彩卷,构图从第一批一样,不过是从小溪对面照的.把第三架相机从包里拉出来,那是架旧SP测距离的相机,现在是拍黑白照了.桥上的光线一秒钟一变.紧张的二十分钟-这种紧张只有军人.外科医生和摄影师才能体会-罗伯特金凯把背包甩进卡车,沿来过的路驶回去.离镇西的桥有十五分钟的路程,如果他赶快的话还可能在那里照几张照. 尘土飞扬,点起骆驼烟,卡车颠簸前进,驶过那间朝北的白木屋,驶过了理查德.约翰逊的信箱.没有她的影子.你能期待什么呢?她是结了婚的,过得挺不错.你也过得不错.谁需要这些麻烦事?美好的夜晚,美好的晚餐,美好的女人.就让它这样吧,不过,天哪,她真迷人.她身上有一种什么,使我目光很难从她身上移开. 他绝尘而过弗朗西丝卡住处时,她正在牲口棚里劳动.牲口的喧闹声掩盖了一切路边的声音.而罗伯特金凯正向桥驶去,追光逐年地疾驰而过.第两座桥也很顺利.那桥在山谷中,在他到达时周围雾还末散尽.他通过300毫米的镜头取得的景是左上角一轮大太阳,其余部分是通向桥的蜿蜒的白石路和那座桥本身. 然后他在那老式测距离相机中收进了一个农夫赶着一匹浅棕色的比利时马拉着一辆车在白色的路上走.这是最后的旧式老乡了,金凯想着,笑了.当好镜头来到时,他是知道的,他拍摄时已经能想见最后印出来是什么样.拍竖镜头时他留下了一片光亮的天空,可以在上面写下标题. 八点十五分时他收起三脚架,自我感觉良好.一早晨的工作是有成绩的.这是农村风味的保守的作品,但是很好,很扎实.那张农夫赶马车的照片甚至也许可以作封面照,所以他在图片上方留下了空间,以便印上标题或导语.编缉们喜欢这种设想周到的工艺.这是罗伯特金凯得以委任的原因. 他七卷胶卷差不多都照完了,把三架相机退空,然后手伸进背心左下方的口袋里去拿另外四卷."妈的!"大头针扎了他一下手指.他忘了从罗斯曼桥拿下的那张纸时连大头针一起放进口袋了.事实上他连那张纸也忘了.他掏出来,打开读:"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如果你还想吃晚饭,今晚你事毕之后可以过来,什么时候都行." 他禁不住微微一笑,想象弗朗西丝卡.约翰逊带着这张纸条和大头针在黑暗中驱车到桥头的情景.五分钟之后,他回到镇.德士古加油站的人把油箱加满,核对油量时,他用加油的投币电话打电话.薄薄的电话薄让油污的手指翻得黑不溜秋.有两个约翰逊的名字,不过有一个有镇上的地址. 他拨了乡下的那个号码等着.电话铃时弗朗西丝卡正在后廊喂狗.响第二下时她拿起耳机:"约翰逊家."喂,我是罗伯特.金凯. 她体内又跳动起来,像昨天一样.好像有一根东西从胸部插到腹部.收到你的字条了,W.B.叶芝作信使,以及种种一切.我接受邀请,不过可能要晚点.天气很好,所以我计划拍摄--让我想想叫什么来着?杉树桥....今晚拍.完事可能要九点钟,然后我还要洗一洗,所以到这儿可能要九点半到十点.行吗?" 不行,她不愿等这么长.不过她还是说:"当然可以,把工作做完吧,那才是重要的.我来做一点很方便的东西,等你来了一热就行了." 然后他又说:"如果你愿意来看我拍照也很好,不会妨碍我的,我可以在大约五点半接你" 弗朗西丝卡思忖着这个问题.她愿意跟他一道去,但是有人看见怎么办,假如理查德知道了,她怎么跟他说? 杉树桥与新的公路平行,在河上游的五百码处,是水泥桥.她不会太引人注意,会吗?不到两秒钟,她决定了."好吧,我愿意.为过我自己开我的卡车去那里跟你会面,什么时候?"大约六点钟.那么在那里见你,对吧?回头见. 以后整天时间他就在当地的报馆里翻过期的报刊.小镇挺秀丽,有一个满舒服的县政府广场,他就坐在那里树荫下的长板凳上吃午饭,一小袋水果,一些面包,还有从街对过咖啡馆里买的一瓶可乐. 他走进咖啡馆去买可乐时刚过午后.就像在早年荒野的西部酒馆里出现了当地的枪手一样,热闹的谈话中断了,大家都打量他.他讨厌这样,觉得不自在,但这是所有小镇的标准程序有个新来的人!跟我们不一样!他是谁!他来这儿干什么?有人说他是个摄影师.说是看见他今天早晨在桥那儿,带着各式各样的相机.他卡车的牌子说他是从西部华盛顿那边来的.整个早晨都在报馆里.吉姆翻报纸找关于廊桥的资料.是啊.德士古的小费歇尔说他昨天到过那里打听去所有廊桥和路.他要知道这干什么?怎么会真有人要这些桥的照片?都挺破的,快塌了.他头发可真长,有点儿像那些'甲壳虫'的家伙,或者还有那个叫什么玩意儿来着?嬉皮士!是不是?"这句话引起后边雅座里和邻桌一阵哄笑. 金凯拿着可乐走出门去,那些目光还在盯着他.也许他请弗朗西丝卡出来是犯了一个错误,为她着想,不是为他自己.如果有人在杉树桥看见她,第二天早餐时话就会传到咖啡馆,然后由德士古加油站的小费歇尔接过过往行人的小钱之后一站一站传下去.也许比这还快. 他已经体会到千万不能低估小镇传递小消息的电传效应.对苏丹饿死二百万儿童可以完全无动于衷,可是理查德的妻子和一个长头发的陌生人在一起出现,这可是是大新闻!这新闻可以不胫而走,可以细细咀嚼,可以在听的人的心中引起一种模糊的肉欲,成为那一年中他们感觉到的唯一的波澜. 他吃完午饭走到县府广场停车场的公用电话亭,拨了她的号码,铃响三次时她接电话,稍稍有点气喘."喂,还是罗伯特.金凯." 她立刻胃里一阵紧缩,她想,他来不了啦,一定是打电话来告诉我这个.我直接了当说吧.由于小镇人的好奇心,如果你今晚跟我一块出来有问题,那就别勉强.坦率地说,我对这里的人怎么想我完全不在乎,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晚些时候会到你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