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宝
大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传诵近千年,深得人心。的确,要想学诗且学出应有的高度,单在读诗、写诗和钻研诗词韵律上用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用功的重点拓展到生活、学问、技能等多种空间,深入到诗词的“后台”层面。这不仅道出了写诗作文的真谛,也点出了其他领域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教学之道如此,教育管理之道,亦然。
创新管理模式、改进课堂教学以提升育人能力,是每一个热爱教育者的必须。然而据笔者所知,满怀教育改革豪情的教育工作者,或研读各种前沿性教育专著,或参加高端论坛,热情可嘉,积极意义也是有的,但具体到实际效果,恐难如人意。有的学过也就忘了,有的试过一段时间后也就放弃了,还有的风风火火一段时间,然后依旧偃旗息鼓。
何以如此?盖因真正优秀的教改成果,都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工作所开出的花朵,公之于众的是创始者心血浓缩之花,而不会是花朵绽放前那真实的过程!正因为这种支撑成果的基本元素的缺失,即使对先进的模式反复观摩,对成果的嫁接、改良和移植,也可能出现因水土不服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常规化发展的现象。
学名校治校方略,学名师育人经验,直接探研他们的经验成果和成熟模式是必要的,但更必要的是,对他们日常工作的观察、了解和借鉴。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校,成为名校长,之所以创造出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其实真东西恰恰在日常工作里,在与老师、与学生的关键性互动中。只要留心,他们的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实则独具匠心。
好成果,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遗憾的是,在浩如烟海的教育教学著述中,竟然看不到类似的作品。原因很明显:这些重要元素,看起来都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上,不像前沿理论那样吸引眼球!因此,这些独具匠心的过程性元素,就不会被写进著作中、不会呈现在观摩课里了。
历史,是一位高度负责的圣人,他会在适当的时机弥补长期的缺憾。2016年初冬,著名教育专家、信心教育法创始人韩忠玉先生邮来《韩忠玉信心教育大讲堂》书稿,并嘱我写序。习惯性地先翻阅了目录和各部分的要点,发现是作者从2008年至今与师生的对话原稿,还有少部分媒体的访谈记录。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些文字,出版后能引发阅读兴趣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既有质朴的心声,也有波澜壮阔的意象,越来越明晰地看到了这部书稿的巨大价值。在新媒体推文的标题、提要和纲目越来越唬人的今天,作者能把压在箱底的心血公之于众,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功德之举。
作者谋求的并不是点赞的噱头,而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本书承载了信心教育法问世推广后十几年来的实践、升华历程,也承载了作者历经农村高中校长、市教科院领导、区高中校长、教育局局长等不同角色转换一直痴心不改的信心教育情怀。她为渴求专业成长的老师而诞生,她为千百万需要信心滋养的家长和孩子而诞生。
谨以此文献给韩忠玉信心教育法,亦献给在信心教育中前行的同仁与师生。
(作者为浙江省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