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破界限——既不过于容忍,也不过于强悍
在网上,有一些关于性格差异的帖子很热门,如一辈子也无法理解的性格差异,你到底知道多少?”……其实,关于性格差异问题,几千年前的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了。
关于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中庸》第九章中说: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意思就是,子路问如何才算得上“强”。孔子反问道:“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厚柔和的态度去教化,不以不合道义的方式报复他人(有的版本解释为:不报复蛮横无理的行为),这是南方人的强,品德君子一般处于这种强。经常枕着刀枪、穿着盔甲睡觉,死而无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士常处于这种强。”
由此可见,南方人柔中带刚,用宽厚、仁义的方法去教化人,哪怕别人对自己蛮横无理的人,也不愿意用同样的态度报复对方,而是隐忍克制,善于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北方人勇毅、果敢,衽本义为衣襟,衽金革引申为穿盔甲,就是说北方人哪怕是冲锋沙场,上刀山下火海,也能视死如归。然而,凡事都有个度,过于柔弱和过于刚强都是致命的弱点,君子的宽柔太过,就变成了软弱可欺,强悍者过于霸气外露,则可能沦为凶恶的暴徒,有时候甚至会横尸街头。真正的高手能够掌握“强”的分寸感,将宽柔和强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庸状态,此之谓“刚柔并济”。
一个人如果过于柔弱,就会变得唯命是从、逆来顺受了。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唯唯诺诺,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不知反抗。还有阿Q,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意淫,却不敢大声开口为自己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正因擅长柔道,南方人说话一般都比较委婉,很多时候都不直说,喜欢绕弯子。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南方,有一位美女从楼上跑到楼下要了一杯水,然后带着这杯水跑到楼上。没过多久,这位美女带着空杯子跑了下来,又要了一杯水,又带着这杯水跑到了楼上。谁知不一会,这位美女又跑了下来,问有没有可以盛水的大杯子?楼下的邻居就说:“要不您干脆一次性喝饱了再上去?”美女说:“我不是喝水,我是家里失火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形象地反映了过于委婉是行不通的。那么,过于刚强行不行呢?同样是行不通的。有些人过于强悍,不知道讲理,喜欢付诸武力。就像《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大多数都只知道打打杀杀。还有《隋唐演义》中的绿林好汉和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义士,都是不讲规则,只认拳头。《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其实也是这样的例子。
有一天,张飞把猪肉放在了井水中,怕别人偷走就搬了一块大石头压在了井盖上。正要离开时,又觉得这样做没啥意思,就在石头上写了一句话:“谁能搬走大石头,拿走好肉一刀。”写完之后就离开了。过了一会,口渴的关羽来到了井边,搬开大石,发现了里面的猪肉,又看见了石头上的字,就拿刀切了一块。正要走时,恰巧张飞赶到,被大声喝住。
张飞此时心想,这个人拆了我的台,不给我面子,还白拿走我一块猪肉,哪有这样的便宜事?于是,张飞主动挑衅,关羽也不甘示弱,二人就当街打起来。正在打斗之时,刘备闯了过来,用双手分别抓住两人的手腕,用力的往两边分,往下一压,关张就被分开了。于是二人都被刘备的力气震服,才坐下来好好谈判,最后越聊越投机,这才有了桃园结义。
其实,光从这件事来看,张飞不守规矩,还想武力讨回自己的肉,可谓强悍。而刘备劝架也是通过以暴制暴,以武服人。但好在三人都掌握了分寸,才没让局势恶化,这就比网上的笑话强多了。话说,两个北方人在街上对视了一眼,相互说了一句:“你瞅啥?”结果就因为这一句话,两个人打的头破血流。可见,过于强悍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不论是过于宽柔,还是过于强悍,都不是真正的强大。我们只有打破界限,掌握阴阳和合法则,调和宽柔和强悍两种特质,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中”国之强人。
2.和而不流——与人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
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堪称奇迹的自然奇观,其中就包括“泾渭分明”。渭河起源于甘肃,泾河发源于宁夏,由于含沙量不同,正好是一清一浊。当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时,清水虽和浊水同流一河,却依然保持一清一浊。二水和睦相处,彼此互不影响,这就是泾渭分明的奇特现象。后来,这种现象引申到人际关系中,也就是所谓的“和而不流”。
关于和而不流,儒家经典《中庸》第九章中说: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意思是,君子能与人和睦相处而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这是矫正之后的强!
什么是“和而不流”?“和”就是与众人和谐共处,不流就是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不同流合污、不跟风,能够坚持自我。有的人过于软弱,容易随波逐流,所以必须加以矫正。经过矫正之后,就能够掌握“和而不流”的分寸感,一方面能够跟别人和睦相处、打成一片,同时又刚毅独立,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从此不再随波逐流,处处被别人影响而被牵着鼻子走。
关于这种“和而不流”的观点,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薛瑄在《读书录》中所说:“恭而不近于谀,和而不至于流,事上处众之道。”意思就是,对人恭敬但却没有阿谀奉承的姿态,与人和谐相处、打成一片但又不随波逐流,这是对待上司领导以及为人处世的独门法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和而不流”,说的就是做人的分寸感。在历史上,柳下惠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分寸感的大师级人物。
关于柳下惠,民间广泛流传的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但真实的柳下惠要比坐怀不乱高洁得多。孔子评价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他为“和圣”。《战国策》中说:“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櫵采者,死不赦。”意思是,当年秦国攻打齐国时,法令规定,凡是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之内砍柴的,要处以死刑。所以,柳下惠的声望可见一斑。
那么,这个柳下惠究竟是什么人?他凭什么受到如此推崇呢?这就与他“和而不流”的做人分寸感有很大关系。关于这一点,《论语》和《孟子》中都有所记载。柳下惠究竟是如何把握分寸感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柳下惠,字子禽,春秋时期鲁国人。当时的鲁国大权掌握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逢迎他们,于是接连遭受三次罢免。100多年后,孔子谈这件事时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臧文仲是窃取权位的人,明明知道柳下惠贤德,却不重用他。
柳下惠虽在鲁国不受重用,但其它国家却以高薪厚爵聘请他。谁知,他都一一回绝。他解释:“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意思是,我凭借正道侍奉君主,永远不会改变,到别的地方就能免得了三次被免吗?如果想走歪门邪道侍奉人,我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不仅孔子,后来的孟子也谈及柳下惠。《孟子·万章下》中说:“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意思是,柳下惠不因侍奉昏君而羞耻,也不因官小而推辞。为官时全心全意,不隐藏自己的才华,一定照规矩办事。被人抛弃也不怨恨,和无知的乡下人相处也很开心,甚至高兴到不忍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就算你在我身旁赤裸身体,也不能沾染我啊?”所以,听到柳下惠的故事,心胸狭窄的人也开阔了,刻薄的人也都敦厚了。
是啊,你是你,我是我,我可以与你和谐共处,但不会同流合污。正如,《菜根谭》里说:“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意思是,不要和无德之人结仇死碰,无德之人坏事做尽,自有对头;也不要向君子献媚,因为君子无私,不会因此而对你更好。
那么,同样是做人,柳下惠可以做到坚持自我,不同流合污,但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可以做到坚持自己,但却做不到和睦相处。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林,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饿死,即使学了一身本事,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益处呢?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人都是这样,很容易受到世俗环境熏染。这样一来,虽是做到了与世俗和睦相处,但却不能坚持正道。比如,身边的朋友人都吸烟,别人也时不时地递给你一根,你多次拒绝,最终没忍住,同流合污了。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和而不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也要和朋友和睦相处。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虽身处淤泥之中,但依然亭亭玉立。鲁迅在《华盖集·“碰壁”之馀》中说:“平时憎恶我的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所以,和而不流,与人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态度。
3.中立不倚——把握中庸的分寸感而不偏不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和事佬”,总是做“好好先生”。遇到纠纷和斗争,他们不表态、不发表意见,是个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比如遇到两方争吵,“好好先生”不会主持正义,而是会想着如何不得罪人。这些“好好先生”看似中立不倚、不左不右,实际上是有违中庸之道的。人们把这类人称为“骑墙派”。当国家民族遇到外来侵略时,这类人会第一时间做内奸。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中立不倚”呢?“倚”这个字,可以当倚靠来讲,比如人“倚靠”别人站着时,身体就自然不正,就是在偏袒一方。所以,中立不倚就是保持中正的态度,依照法律、规矩和原则做事,这才叫不偏不倚。
关于这一点,《中庸》第九章中说: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意思是,真正的君子能够保持中道而不偏不倚,这正是矫正之后的强!
一个能做到中立不倚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做不到不偏不倚的人,总是走极端,祸患就不远了。《左传》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犒赏士兵,却唯独忘了自己的车夫羊斟。羊斟看到大家吃的很开心,却没有自己的份,感到莫大的屈辱,于是决定报复。
战争开始,华元乘着羊斟驾的战车出征了。在两军激烈交战之时,羊斟对华元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昨天分羊的事情你说了算,今天驾车的事我说了算。于是,羊斟就驾着战车驶到了敌营,华元随之被俘,宋国也因此战败。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分羊肉虽是小事,但也得做到不偏不倚才行。因为羊肉虽小,却代表了赏罚。赏罚分明对于任何领导者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大获全胜之后,不敢独享皇帝赐予的美酒,就倒入泉水之中,与士兵们共同享用。这个典故成为了“酒泉”这个地名的来历。该赏则赏,该罚则罚,有多大功,受多大赏,不偏不倚,这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做的。否则,干得少拿得多,干得多拿得少,团队能不离心离德吗?
然而,立大功者在受赏时也要有度。拿得多可以,拿太多就是贪得无厌,就是没有做到不偏不倚。《韩诗外传》中记载了一个全身而退的故事——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贤相。正当官运亨通、如日中天之时,他遇到了一个自称狐丘丈人的人。狐丘丈人问他:“你知道这个世间的三利三害吗?”孙叔敖说:“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意思是,我不聪敏,哪里能知道呢?请你给我讲讲吧。
狐丘丈人说:“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意思是,爵位越高者,人就会妒忌他;官位大者,君主就会厌恶他;厚禄多的人,就会遭至怨恨。
孙叔敖说:“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意思是,我不这么认为,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志向就越小;我的职位越大,我做事就越小心翼翼;我的俸禄越丰厚,我施舍给穷人的就越多。请问这样做的话,能够免除祸患吗?
狐丘丈人听到后说:“这是善言啊,尧舜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
从这次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叔敖能够把握生活的分寸感,真正践行了中庸之道。对待钱财、名声和官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所节制,这才是中立不倚。不知历史上有多少名臣,就是把权力、名声、财富看得过于重要,于是才惨遭屠戮,最后身死人手的。
其实,中立不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法官断案之时,就该保持中立,采取依法断案,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恶来偏袒一方。再比如,看待历史也要做到中立不倚,要客观评价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的过错就忽略他的功绩;也不能因为他的名声好,就对他的过错忽略不计。做父母的也要做到中立不倚,对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袁绍和刘表就是因为深爱小儿子,没有遵照当时惯例,非要立小儿为继承人,结果闹得几个儿子自相残杀,断送了苦苦经营的江山。
无论是看古书还是看古装影视剧,我们都能看到古人在谈论重要事情时,大都是正襟危坐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身正才能心正,心正才能中立不倚。而中立不倚,正是中庸之人应该掌握的分寸感。
然而,学习分寸感最难的是什么?是坚守。有些人在顺畅环境下,可以做到坚守分寸感,但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改变了初衷,违背了圣贤的忠告。关于中庸之道的操守问题,《中庸》第九章中说: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意思就是,国家有道,君子不改变穷困时的操守,是坚强的矫矫者!国家无道,至死也不改变生平的气节,是坚强的矫矫者!
总之,不管时代有道无道,我们都要保持操守和气节,内心的分寸感始终如一。我们追求人生理想也是如此,认准了就要坚守下去,不可在外界诱惑下忘记初心。记住,勿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