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19

第19章 彭德怀“度量为海”的轶事

在中央苏区时,彭德怀就是红军高级将领,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三军团军团长。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红军高级将领,在苏区干部和红军将士中传闻着一个故事——彭德怀军团长挨红军士兵拳打后“度量为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时的中央苏区兴国县兴莲乡。

国民党第二次“围剿”刚失败一个月,******又很快组织对中央苏区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将其嫡系部队第十四、十一、六、九、十师调到江西省,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30万人。苏区战局顿时危急,******、朱德审时度势,提出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随即,中央红军避敌主力秘密转移,3万人马从兴国的高兴圩,由西而东,星夜兼程,穿过仅有30里宽的一条狭长地带,从敌人的夹缝中跳出外线去,寻机打击敌人。当我先头部队来到莲塘的罗子垇一线时,敌中路军上官云相所属五十七师与郝梦麟第五十四师正借道兴国的莲塘、良村,向南逼进。敌我双方在罗子垇遭遇。

为配合完成此次中央部署的战略任务,8月5日清晨,彭德怀在赖福泥的引导下,带领军团部经官田、中洲,横插蜈蚣山,直捣敌军指挥部所在地——岭下、良村。然而从下布到良村,沿途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道路崎岖难行,人马经常被堵塞,队伍不得不停下来作短暂休息。

彭军团长起初行走在队伍中段,远处急骤的枪炮声隐隐传来。他清楚地知道前方战斗异常激烈,而且局势非常不利。他必须立即赶到前线去,否则耽误了时机将会给大部队的行动造成困难。他直接问赖福泥:“老赖,近处可有近道可抄?最好能裁弯取直。”老赖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看了看所处的位置,回答说:“完全可以,可是路更难走。”彭军团长说:“时间第一,越快越好,只要能赢得时间,就是奈何桥也要踩过去。”于是,在老赖指引下,彭军团长和传令排随行人员,立即从身旁的队伍中穿插过去,快步向前。

“让开!让开!我们是军团部的!”“喂,听见了没有?闪开!”每当前进的路被自己的队伍阻挡时,传令兵便大声命令着,叫喊着。听见这一声声吆喝,队伍再拥挤也会立即闪开一条道来。战士们明白,眼下战斗正激烈紧张,总部的同志到前面去必定有重要任务。

谁知走不多远,在一处拐弯的山坳边,路被堵死了,传令兵无可奈何地戛然止步。

彭军团长赶上来一看,左边是悬崖,右侧是峭壁,中间一条窄得出奇的山路,只能容一个人走。只见一个年轻的战士叉着双腿,直挺挺站在路当中,他正气势汹汹地与传令兵大声争吵。也许是军情紧迫,也许是年轻战士的傲慢无理激怒了彭军团长,他气呼呼地走上前去严厉地说:“赶快闪开,你耳朵聋了吗?”

这位年轻的战士是个前不久扩红进来的新兵,从来没见过彭军团长。一眼看过去,彭军团长穿着与普通战士一样,只是略显年老些。新兵以为是遇到了一个老兵,因此无所畏怯地站在原地,并像只大公鸡似的摆开了一副要斗架的姿势。彭军团长一时气起,上去一把将他拽开,训斥道:“你是聋子吗?”小伙子不问青红皂白,朝彭军团长胸脯上抬手就是一拳。这一下子可气坏了在场的传令排长和传令兵,立即围上去,揪住这个士兵就要捆起来,可这愣头青还瓮声瓮气地强辩道:“你们是瞎子吗?没看见前面的人走不动了吗?就知道怪我。”彭军团长自当红军以来还没有见谁反抗过他,更不用说挨打了。他也有点发愣,转而见这小伙子又犟又稚气,不禁笑了起来,挥了挥手说:“放开他,快走,别误了我们的大事。”

刚好此时路稍微畅通了些,彭军团长走在前头,从队伍中挤出一条路来,一行人向着良村方向飞速而去。被挤撞着的战士没有一个认出是军团长,因此对这行人横冲直撞的行为也十分不满,不免发牢骚骂起来。彭军团长听过付之一笑,不作争辩和解释,只顾埋头赶路。

当彭军团长赶到前沿阵地时,先头部队的师团长们正在急切地等候着他。他召集大家就近围蹲在树荫下,等参谋摆开军事地图,立即研究分析敌我形势,重新部署兵力和调整战略意图。彭军团长是位身经百战的武将,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指挥先头部队迅速登上了制高点,占据了有利地形,展开火力网,打得敌人龟缩而退。虽然后面敌人发起多次集中冲锋,终因我军居高临下和顽强阻击,冲一次就严重死伤一次,不得不败下阵来。这时,我后续部队及时赶到,马上围歼过来,惨败的敌人落荒而逃。

战斗胜利结束后,彭军团长来到良村万寿宫作短暂的休息。这时,只见传令排长捆押着一个士兵前来,仔细一看,他马上认出就是在山路上用拳头打他的那个年轻战士。他瞬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忙对传令排长说:“哎呀,谁叫你捆人嘛,快放了他。”

“他竟敢打军团长……”传令排长不服地说。“明明是误会嘛!”彭军团长风趣地插话,“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把他放了!”

这位年轻战士刚才在路上还很逞强,满不以为然。如今知道自己的拳头打的竟是红军中鼎鼎有名的彭军团长时,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战栗。

见传令排长仍然思想不通,不愿给这位年轻的战士松绑,彭军团长严肃地批评说:“你不经过请示批准,就随便捆绑自己的同志,这可是违犯军纪的行为。”

经彭军团长这么一说,传令排长马上意识到错了,就赶快给这个战士松绑。

年轻的战士万万没想到彭军团长是这样宽厚仁慈,豁达大度。他羞愧交集,热泪涌流,一再恳求彭军团长给他处分。

彭军团长和颜悦色地安慰他说:“革命同志之间,发生点误会是难免的,何况当时是战局形势紧张。事情过去了就算了,谁都不要积怨记仇。革命手足情谊为重呀!”接着,彭军团长又严肃地对这位战士说:“动手打人是不对的,犟脾气要改一改喽。革命队伍里要讲纪律、讲团结。”后又自我批评道:“这事我也有责任,我是军团长,说话也该和气些。小同志,我向你道歉。”

彭军团长一席话语,使在场的同志都深受教育。而那个战士早已是泪流满面。

赖福泥深为感慨地说:“彭军团长,古言道,‘宰相肚里好撑船’,而今你是‘将军肚里好撑船’呀!”

彭军团长连连摇手说:“不,不能这样称赞我呀!我们是革命军队,每个同志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胸怀,斤斤计较的人,是没得出息的。度量为海,才可以成就大事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本是中华传统美德,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嘛,我也不例外呀!”

从此之后,彭军团长这个“度量为海”的轶事,便在红军将士中广为流传。

(洪莉芸 邹悦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