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25

第25章 苏区时期的贺子珍

贺子珍(1909—1984),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第二任妻子,也是******的机要秘书并兼任总前委秘书。她不仅在硝烟战场上英勇善战,是个不亚于男性的优秀指战员,在其他方面她的表现同样出色。

有胆有识的“邮递员”。******一直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看报纸。在革命战争年代,报纸经常成为******了解敌情、指挥作战的依据。1929年2月8日下午,******从井冈山辗转到瑞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报纸的******,对目前国内外形势一点也不了解,心中非常着急。这被机要秘书贺子珍察觉了,她也甚是着急,便向******请示,要亲自带领一个小分队去瑞金城国民党邮局收集报纸。还没等******答应,她就带人出发了。贺子珍一行人冒死来到瑞金城国民党邮局,她迅速安排好了各个地方的把守,亲自去打开放报纸的柜子,按每份报纸拿一份快速地拿了起来。可是,这次行动还是被国民党发现了。在敌军嗖嗖的子弹追击中,贺子珍怀中抱着报纸策马狂奔。快到小松林了,敌军突然加大了兵力。贺子珍带的一个小分队真有点招架不住,但经过激烈的反击,他们终于甩开了敌人的追击,返回驻地把报纸送到******面前。******乐呵呵地对贺子珍说:“子珍,你们真行。”当晚,******阅读了报纸,得知追赶来的敌军是国民党军刘士毅第十五旅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团。过了两天,敌人的这两个团就在大柏地钻入了******、朱德布下的口袋阵,全部被红军歼灭了。

老表的贴心“女儿”。当时的贺子珍除了身兼两秘书职务外,还经常到附近的村庄做扩红工作。特别是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扩大红军的任务更加繁重。叶坪村妇女干部刘香发的新婚丈夫在她的动员下参军走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老母亲和一个耳聋的弟弟。刘香发经常到别的有困难的红军家属家里帮忙做事,自己家里的事反倒顾不过来,贺子珍就把她家里挑水、烧火、扫地、补衣服、洗衣服的活都捡起来干。老婆婆觉得不好意思,就对贺子珍说:“好同志,您可别这样,我一个老婆婆还是可以干点东西的,革命很重要,您们可是要打白狗子的。”贺子珍微笑着回答道:“只有你们好了,我们才能更放心地打白狗子,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的。”老婆婆喜得到处夸贺子珍:“这个同志嫂真好,我送走了个儿子又来了个女儿。”

家庭里的“巧妇”。在瑞金的时候,虽说还不至于啃树皮,但粮食仍然紧缺。而且夏日天气非常炎热。贺子珍听老表说在当地有一种植物叫吊茄树,藤上结的果子有一种奇特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做凉粉。于是,差不多每天下午,贺子珍就利用工作之余爬到山上的树上去采集这种果实,回来后就端个小凳子坐门口进行挑拣。一开始,贺子珍并不知道怎么做凉粉,于是就到隔壁的大娘那里谦虚地向她学习。心灵手巧的贺子珍,不久就能熟练地做出上好的凉粉来了。这凉粉也给革命的艰苦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在夏日里,贺子珍还经常用这种凉粉来招待******等同志。

(叶秋华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