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35

第35章 “再世猴王”杨力智夺枪

杨力(1918—1999),瑞金市象湖镇绵水村人,赣南籍开国将军之一。

杨力生得瘦小,但机灵敏捷,身轻似猴,几丈高的树,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顶,再高再陡的山他也能攀登疾走不费劲。加上他有正义感,平时很好抱不平,所以伙伴们给他一个雅号叫“再世猴王”。

“再世猴王”出生在瑞金县城的一个私塾先生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能写会算,13岁在外求学时投身了革命,1930年底回到了瑞金,以在学校做老师为掩护,积极地向学生们传播进步思想。1931年春,他弃笔从军,参加瑞金县游击大队,并担任大队政委。

有一次,党支部在泽潭乡安治村秘密开会。会议中,他想到要送一份紧急文件去五里外的赤沙田,而同志们又连日奔波,十分疲惫,于是,他决定自己去一趟。他趁会议休息片刻的工夫偷偷溜出,只一袋烟的工夫,他送完文件就回到安治村,大家误认为他外出解便了。当听到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了一趟赤沙田时,甚为吃惊。从此以后,与他共事的人知道他不仅走路如飞,而且足智多谋,他常常眼珠一转就生出一计。

杨力虽然在游击区中播下了革命火种,在民众中点燃了与敌人斗争的火焰,但他清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拥有一支真正的人民武装。一本账时刻放在他的心里:游击大队虽然有100多号人,但枪支不到50支,许多队员使用的武器还是梭镖大刀,战斗力相当薄弱。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敌人那里夺取武器,才能壮大游击队,才能增强战斗力,有力地打击敌人。

不久,通信员向他报告一个重要信息,离城30里路远的九堡区团防局新购了几十支上等长枪和数十箱子弹。杨力觉得这是一个绝好机会,但他心里知道不能强夺只可智取,于是便心生一计,决定在“七夕鬼节”时把这批枪支弹药夺过来,尽快武装自己的游击队。

农历七月十四这一天,杨力化装成一个算命先生,手持“天下第一算”的布幡,装模作样地来到九堡区区政府所在地的圩场上。这时,由于临近七月“鬼节”,到处是卖香烛纸钱的小贩和购买地府冥品的人们。杨力利用前来算命人的嘴巴,传出了一个谣言:“七月十五半夜两点,家家户户的家长都要起来敬神敬鬼,才能免掉凶灾,保佑全家安康。”“天下第一算”的这番话很快传到团防局。

当时人们迷信思想很重,信神信鬼很普遍。团防局招来的团丁基本都是本地人,少量是邻近村庄的。团丁们也是一家之主,为消灾和保佑全家,纷纷要求团防局放假一天,回家敬神敬鬼。团防局局长也听到了这个传闻,但考虑到安全守防之需,就不允许团丁们回家。团丁们一听团防局长的“示令”,就集体罢工抗议局长的做法。迫于无奈,团防局局长鼠眼一转,想了个折中的“万全之策”,只放4个小时的假,团丁们回家敬完神鬼以后马上回到团部值勤守防。于是,敌局长对团丁们宣布道:“放假时间从十五日深夜11点到次日凌晨3点。3点准时回团部。放假时间,所有的枪弹不准带回家,全部交回给团部统一保管。”

杨力白天是“神算子”,晚上对团防局进行了翔实的侦查,并得到了团丁们放4小时假的消息。他丢掉“神算”的行头,疾步赶回游击大队驻地,带领几十名队员凌晨1点赶回九堡区团防局外围。杨力窜到一棵树的顶上,一个猴子翻身跳到团防局大院,打开了大院的大门。守候在大门外的几十名游击队员悄无声息地潜进团防局,直接向存放枪弹的一座平房走去。等团防局局长醒来命令团丁们抵抗时,才知道40来个团丁放假回家还没回来,几个邻村招募来的团丁早已被吓得直哆嗦,仓促逃命而去。不到20分钟,团防局几十支长枪和数十箱子弹已落入游击队员手里,被游击队员快速搬了去。

事后,群众说,那个“神算子”就是猴王变的。杨力钻到敌人的心脏去了,真是“再世猴王”。夺得这批武器后,杨力的游击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从此,杨力的游击队一天比一天壮大,干得如火如荼。不久,杨力到了红军部队,担任了红一军团总部特务团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逐步成为红军中的一名高级指挥员。

新中国成立后,杨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司令员、顾问。1961年,杨力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刘丽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