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26

第26章 五更诗

汉魏以来,把一夜分为五段,称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或称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更诗,就是把一更至五更发生的事情,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分别描述成篇,构成联章组诗。而在每章之首分别标明更次,前后意思连贯。现存的五更诗以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为最早。《敦煌曲子词》、《全金元词》、《明清民歌时调集》中,都保存着一些五更诗,或称“五更转”,或称“五更调”。可见这种组诗形式在民间是颇受欢迎的。

太子五更转①

无名氏

一更初,太子欲发坐心思②。奈知耶娘防守到③,何时度得雪山川?

二更深,五百个力士睡昏沉。遮取黄羊及车匿④,朱鬃白马同一心。

三更满,太子腾空无人见。宫里传达悉达无⑤,耶娘肝肠寸寸断。四更长,太子苦行万里香。一乐菩提修佛道⑥,不藉你世上作公王。

五更晓,大地上众生行道了。忽见城头白马踪,则知太子成佛了。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敦煌词》。太子:指释迦牟尼(前565—前486)。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相传他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难,又不满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经过六年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悟道成佛。

②发:出发。指离开王宫。

③奈知:哪知。耶娘:爷娘。耶,通“爷”。

④遮取:遮盖拿取。车匿:指车、车轭等套车用的器具。

⑤悉达:太子名悉达多。

⑥菩提:指菩提树。

【说明】

这套《五更转》为联章,每更一曲,都为“三、七、七、七”句式,四句三韵,或平或仄。内容是写皇太子释迦牟尼不顾爷娘的阻挠,冲破王宫力士的防卫,出家修行成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