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28

第28章 八音诗

古代称乐器凡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为钟,石为磬,琴瑟为丝,箫管为竹,笙竽为匏,埙为土,鼓为革,柷敔为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顺序冠于每联或每句之首。现存的以南朝陈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北宋孔平仲作八音诗十三首,可能是作得最多的。

常见的八音诗都是五古,孔平仲始作七古。清代李旸的八音诗则为七律。

赠无咎八音歌①

黄庭坚

金马避世客②,谈谐玩汉朝③。

石门抱关人④,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⑤,劳苦则以食。

竹生罹斧斤⑥,高林乃其贼⑦。

匏樽酌君子⑧,虽陋意不浅。

土德贵重迟⑨,水德贵深远⑩。

革能谈鲲鹏[11],晚乃得庄周。

木雁两不居[12],相期无待游[13]。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一〇〇四。无咎,即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苏门四学士”之一。

②金马:汉代金马门的省称,学士待诏处。金马避世,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避世客指东方朔。

③谈谐:说笑。陶渊明《乞食》诗:“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④石门:春秋时鲁城外门。《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后借指贤者。抱关人:监门的小吏,指职位低下的人。“石门”二句意谓贤者屈居下僚,寂寞地活在人世。

⑤丝虫:指蜘蛛。此二句意谓蜘蛛日夜劳苦织网,为的是捕虫作食品。

⑥罹斧斤:遭斧子砍伐。

⑦贼:祸害。

⑧匏樽:葫芦制的酒器,也作“匏尊”。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⑨土德:五德之一。古代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附会王朝的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重迟:迟缓,宽缓。

⑩水德:五德之一。谓水胜者为得水德。

[11]“革能”二句:革能,意谓革除一切智能。老庄哲学主张无为而治,绝圣弃知,这样人们就能达到逍遥自由自在的境界。鲲鹏,大鹏鸟,典出《庄子·逍遥游》。庄周,即庄子。

[12]木雁:典出《庄子·山木》。庄子行山中,见大树因弯曲不成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见主人杀雁飨客,挑选不会鸣叫的雁先杀。

弟子问庄子:大树以不成材而得保存,雁以不材而被杀,先生您将怎么办?庄子笑答: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避祸的处世态度。后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木雁两不居”亦即“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之意。

[13]相期:期望。无待游:谓逍遥游。待,通“持”,无持,无所凭持。

【说明】

这首八音诗两句一联,每联句首顺序嵌用八音,每两句意思连贯,每四句一节换韵。全篇意思虽不连贯,但都描述了人和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诗的主旨在结末四句,期望友人全身避祸,晚年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地生活于世间。

八音诗呈诸公①(七首选一)

孔平仲

金罍美酒斗十千②,石榴花开窗户前。

丝棼万事何足言③,竹溪六逸方醉眠④。

匏瓜系焉虽不久⑤,土风堪美人皆贤⑥。

革易暌散心惘然⑦,木在高山鱼逐泉。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九二九。

②金罍(léi):饰金的大型酒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斗十千:极言美酒价贵。此句借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句意。

③丝棼(fén):纷繁杂乱。

④竹溪六逸:唐玄宗开元末年,李白与孔巢父、韩準、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每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李白传》。

⑤匏(páo)瓜:葫芦的一种。匏瓜多不供食用,比喻人才不被重用。《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⑥土风:当地的风俗。

⑦革易:指革除改变风俗。暌散:分离。惘然:失意、忧思貌。

【说明】

孔平****作八音诗七首,这是其中之一。每句首字都冠以八音之一,按顺序排列,但字义都与八音无关。前四句写“竹溪六逸”置纷繁世事于不顾,畅饮美酒,醉后酣眠。后四句说这些人才虽然暂时不被重用,但其人品都值得赞美;现在别离令人怅惘,但亦各得其所,如木在高山、鱼逐清泉。

八音诗①(六首选一)

孔平仲

金谷草离离②,绿珠魂已蛰③。

石崇虽富贵④,一散不可集。

丝亦不须悲⑤,歧亦不须泣⑥。

竹林诸逸士⑦,以醉名自立。

匏弦且为乐⑧,惜此光景急。

土人劝我勤⑨,朱紫当早拾⑩。

革性以从容[11],矫揉未易入[12]。

木散姑自全[13],宁求斧斤及[14]。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九三一。

②金谷:晋代石崇所筑的金谷园,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离离:草繁茂貌。

③绿珠:石崇的家妓名。《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石崇尽出婢妾数十人,任凭挑选,使者指名索要绿珠,石崇断然拒绝。时赵王伦专权,孙秀劝赵王伦矫诏诛杀石崇。“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石崇一家老小十五人也都被杀。

④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阳平太守石苞次子。少敏慧,勇而有谋,好学不倦,曾任城阳太守,以灭吴(吴王濞)有功封安阳乡侯。惠帝元康初,出为南中郎将、荊州刺史。

崇有才气,任侠而无行检,在任荆州刺史时劫远使商客致富。后封征虏将军。筑金谷园于洛阳,财产丰积,奢靡无度,曾与贵戚王恺斗富。又与潘岳谄事权奸贾谧,贾伏诛后石崇免官。被害时年五十二。

⑤丝亦不须悲:典出《墨子·所染》:“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阮籍《咏怀》:“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此句反其意而用。

⑥歧亦不须悲:典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歧路。此句亦反其意而用。

⑦“竹林”二句:指“竹林七贤”。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七人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见《三国志·魏志·嵇康传》。

⑧匏弦:匏琴的弦。

⑨土人:居住在本地的人。

⑩朱紫:红色紫色官服,唐制,五品以上服红,三品以上服紫。借指高官显爵。

[11]革:加工去毛的兽皮。从容:舒缓。此句以革性喻己性。

[12]矫揉: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13]木散:树木分散。姑:姑且,暂且。

[14]宁:岂。斧斤:斧子。

【说明】

这首八音诗两句一联,每联首字顺序嵌用八音。除“匏”字外,都不是八音的本义,而是借用。前四句写晋石崇金谷园发生的故事。中间六句劝世人不必为染丝的苍黄而悲,也不必为临歧路不知所向而泣,当如“竹林七贤”那样醉饮竹林之下,弹匏琴为乐。最后六句写土人劝自己勤奋求取功名,早日当上高官,而自己却本性舒缓不想改变,只想保全散漫本性,不愿求官惹祸。全篇贯穿着看破荣华富贵、全身避祸的思想。

八音诗夏日闺怨①

李旸

金钏珠钿碧玉环,石阑斜倚惜红颜。

丝牵愁绪难为织②,竹染啼痕半是斑③。

匏卺合欢凭梦寄④,土花凝恨送春还⑤。

革除旧垒巢新燕,木末双栖伴我闲⑥。

【注释】

①选自《璇玑碎锦》。

②丝:指晴天在空中飘荡的长长的游丝。

③竹染啼痕:湘妃竹上有紫色斑点。相传是虞舜死后,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泪水染成的。

④匏卺(jǐn):一个匏瓜分成两个瓢,古代婚礼所用的酒器。匏卺合欢,即“合卺”,俗称喝交杯酒。

⑤土花:苔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三十六宫土花碧。”

⑥木末:树梢。

【说明】

这首八音诗是七律。每句首字冠八音,都非本义。内容是写女主人盛妆打扮,她斜倚石栏,触景生情,见游丝、斑竹而添愁,见匏瓜苔藓而寄恨,见梁间双燕产生联想,盼望能与情郎匏卺合欢、双宿双栖。全诗紧扣主题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