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29

第29章 十二时诗

一日分为十二时始于汉。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并以地支十二辰为纪,如“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等。十二时诗,就是将十二时名冠于句首,它与表达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只是据以押韵而已。十二时诗始见于唐代《敦煌词》。

天下传孝十二时①

无名氏

平旦寅②,叉手堂前咨二亲③。耶娘约束须领受④,检校好恶莫生嗔⑤。

日出卯,情知耶娘渐觉老。子父恩深没多时,递户相劝须行孝⑥。

食时辰,尊重耶娘生尔身。未曾孝养归泉路,来报生中不可论。

隅中巳⑦,耶娘渐觉无牙齿。起坐力弱须人扶,饮食吃得些些子⑧。正南午,董永卖身葬父母⑨。天下流传孝顺名,感得织女来相助。

日昃未⑩,入门莫取外婿意。六亲破却不须论[11],兄弟惜他断却义。

晡时申[12],孝养父母莫生嗔。第一温言不可得[13],处分小语过于珍[14]。

日入酉,父母在堂少饮酒。阿阇世王不是人[15],杀父害母生禽兽。

黄昏戌,五擿之人何处出[16]。空里唤向百街头[17],恶业牵将不拣足。

人定亥[18],世间父子相怜爱。怜爱亦得没多时,不保明朝阿谁在。

夜半子,独坐思维一段事。纵然妻子三五房,无常到来不免死[19]。

鸡鸣丑,败坏之身应不久。纵然子孙满堂前,但是恩爱非前后。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卷七《敦煌词》。

②平旦:清晨。

③叉手: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咨二亲:询问父母。

④耶:同“爷”。《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

⑤检校(jiào):检查察看。

⑥递户:户户相传。

⑦隅中(zhōnɡ):将午之时。

⑧些些子:一点儿。

⑨董永卖身:汉代董永十五岁父母双亡,卖身葬父母,孝感上天。天帝命织女下凡与他成亲,并织锦为他抵偿身价。后织女生一子,离开董永返回天庭。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唐五代《董永变文》。

⑩日昃(zè):太阳偏西,下午二时左右。

[11]六亲破却:谓六亲不认。

[12]晡(bū)时:下午三时至五时。

[13]温言:温和的话语。

[14]处分:吩咐。小语:细语。

[15]阿阇(shé)世:古印度摩竭陀国王名。父名频婆娑罗,母名韦提希,其母怀胎时,相师占卜说此儿生必害父。及长,结交恶友,幽囚父母。即位后,并吞诸小国,威震四邻,统一印度。后因害父之罪,遍体生疮。事见《西域记》九、《涅槃经》十九。

[16]五擿之人:佛教谓犯五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人。

[17]空里:空空的里巷。

[18]人定:夜深人静时。

[19]无常:旧时迷信所谓勾魂之鬼。《十王经》:“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

【说明】

这首十二时诗共十二节。每节各以十二时冠句首。内容是劝人孝顺父母:要接受父母的管教,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怜惜父母年老体弱;要赡养父母,还要好言顺从,莫生嗔怪,等等。并举董永卖身葬父母、孝感上天的善行与阿阇世王杀父害母的恶行作对比。诗中虽有因果报应和迷信的词语,但其基本精神——天下传孝,仍值得肯定。

往复无间①十二首

释重显

平旦寅,朕兆之前已丧真②。老胡鹤树惭开口③,犹举双趺诳后人④。

日出卯,万国香花竞头走⑤。邯郸学步笑傍观⑥,岂知凶祸逐其后。

食时辰,大飨那堪列主宾⑦。维摩香饭本非设⑧,怪他鹙鹭独生瞋⑨。

禺中巳,荆棘园林遍大地。南北东西卒未休⑩,金刚焰复从何起[11]。

日南午,寥廓腾辉示天鼓[12]。郁头蓝已定全身[13],何假周行夸七步[14]。

日昳未,碧眼胡来欺汉地[15]。九年计较不能成[16],刚有痴人求断臂[17]。

晡时申,急急逃生路上人。草鞋踏尽家乡远,项罩烧锅一万斤。

日入酉,室内覆盆且依旧[18]。尘尘彼彼丈夫儿[19],井中之物同哮吼[20]。

黄昏戌,寰中不碍平人出[21]。瓦砾光生珠玉闲,将军岂用驱边卒。人定亥,六合茫茫谁不在[22]。长空有月自寻常,雾起云腾也奇怪。

半夜子,樵唱渔歌声不已。雨花徒说问空生[23],高枕千门睡方美[24]。

鸡鸣丑,贵贱尊卑各自守。忙者忙兮闲者闲,古今休论自长久。

【作者介绍】

释重显(980—1052),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拜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宋真宗天禧中至杭州灵隐,后主持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著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颂古集》各一卷。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一四七。

②朕兆:预兆。丧真:失其真性。

③老胡:即“老子化胡”,为道家伪造的谤佛之言,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此指假冒僧人的道士,俗称野和尚。鹤树:指佛寺。

④双趺:犹双足。苏轼《菩萨蛮·咏足》:“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诳:欺骗。

⑤“万国”句:谓万国派人手举香花争着来学走路。

⑥邯郸学步:典出《庄子·逍遥游》。邯郸人善走路,燕国寿陵的少年远道来学,没有学到窍门,却失去了原来的步法,结果只得以手据地,匍匐而归。

⑦大飨:遍祭五方天帝的祭礼。

⑧维摩香饭:为维摩诘居士准备的净饭。维摩诘,佛经中居士名,以研究大乘佛教著称。

⑨鹙鹭:水鸟名。生瞋(chēn):生气,恼火。

⑩卒未休:战乱不止。

[11]金刚焰复:佛经故事,释伽牟尼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兴风雨害的恶龙的神咒,座前金翅鸟复说降伏恶龙的光焰睒电真言。见《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此句借用为制止战乱的神咒从何而起。

[12]寥廓:辽阔的天空。天鼓:佛经说忉利天的善法堂有鼓,不敲它而自发妙音。

[13]郁头蓝:释迦牟尼出家前问道的仙人名郁头蓝弗。

[14]“何假”句:周行夸七步,即“七周行慈”,谓使多烦恼的众生修行七种境界的慈悲而摆脱烦恼。此句意谓何需借修行慈悲而摆脱烦恼。

[15]碧眼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辽王朝,与宋王朝对峙多年。宋太宗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多次与辽开战,以失败而告终。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兵南侵,真宗御驾亲征,两国在澶州订立和平盟约“澶渊之盟”,以兄弟相称。

[16]“九年”句:谓多年较量、争斗不能议和。

[17]痴人断臂:不详所指。

[18]覆盆:谓倒盖的盆子底下阳光照不到,比喻家有沉冤无处申诉。

[19]尘尘:佛教语,犹世界。苏轼《迁居》诗:“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彼彼:犹“彼哉彼哉”,那个人。丈夫儿:男子汉。

[20]井中之物:指井底之蛙。哮吼:吼叫。

[21]寰中:天下。平人:平民百姓。

[22]六合:天地四方,整个宇宙空间。

[23]雨花:相传南朝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在江苏金陵城南冈阜最高处讲经,感动诸天,降下天花,状如飞雪,因赐名雨花台。

[24]高枕:垫高枕头睡觉,谓无忧无虑。

【说明】

这首十二时诗共十二节,原题作“十二首”,每首描述不同的人生世态。

第一首嘲笑道士冒充僧人,失其本性,欺诳世人。第二首描述“邯郸学步”之可笑,不仅学步不成,还会招来凶祸。第三首说祭五方天帝,本来不列主宾之位,不供宾客香饭,难怪鹙鹭因无食物而生气。第四首描述九州大地战乱不止,盼望有人出来制止战乱。

第五首说出家乃天鼓召唤,仙人指引,无需先修善行而后出家。第六首写宋辽多年争战较量,未能议和。由此可知这首诗可能作于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前。第七首描述战乱中百姓抛家别舍逃难时顶锅而行的惨状。第八首叙述家有沉冤未伸,连井蛙也为之鸣不平。第九首说天下平民百姓也有出头之日,如同瓦砾也会生光;将军不用驱赶士卒上战场,靠打仗来立功。第十至第十二首说六合茫茫,各在其位:自然界月在长空,云腾雾起,各得其所;人生在世,或樵或渔,或听经说法,或高枕而卧,或尊贵或卑贱,或忙或闲,各自相守相安。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这位诗僧仍然关切社会战乱和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