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51

第51章 回文词(2)

菩萨蛮①回文

王士禛

镜台移日朝红映②,映红朝日移台镜。人玉照春③,春照玉人④。幕垂寒略略⑤,略略寒垂幕。花晓衬窗纱,纱窗衬晓花。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乾隆中补谥文简。幼年有“神童”之称,弱冠即致力于诗。论诗创“神韵说”,为海内所宗,生前负有盛名,门生甚多,亦能词。著有《带经堂集》等。词集称《衍波词》。

【注释】

①选自《清名家词》。

②镜台:大的镜匣,上可架镜,并储妆饰品。

③春:花木繁盛的春天。

④玉人:指美女。韦庄《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⑤略略:缓缓。元稹《送友封》诗:“轻风略略柳欣欣。”寒略略,意谓轻寒袭人。

【说明】

红日照射镜台,美人正在梳妆,春寒袭人,帘幕低垂,窗外繁花映上窗纱。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晨美女梳妆图。“人玉照春,春照玉人”二句,语意双关,既指镜中映出的花木繁盛的景色,又指浓妆艳抹的姿容,两者互相辉映,色彩鲜明。这两句是词中传神之笔。

虞美人①秋闺回文

屠文漪

香肌玉减消脂粉②,被拥长更恨③。黛凝波醉还醒④,酒翠鬟双、乱云轻⑤。孤鸾镜对山屏画⑥,月皎乌啼夜⑦。碧窗烟锁梦成空,往事凤衫罗染、泪痕重⑧。

重痕泪染罗衫凤,事往空成梦。锁烟窗碧夜啼乌,皎月画屏山对、镜鸾孤。轻云乱双鬟翠,酒醒还醉。敛波凝黛恨更长,拥被粉脂消减、玉肌香。

新寒惹砌鸣蛩乱⑨,夜夜人愁惯。露轻风细雁来初,向寄万千情字、一缄书⑩。花红晕烛银屏背,寂寂纱窗闭。淡烟沉水在香篝[11],掩帐待谁和月、待清秋[12]。

秋清待月和谁待?帐掩篝香在。水沉烟淡闭窗纱,寂寂背屏银烛、晕红花。书缄一字情千万,寄向初来雁。细风轻露惯愁人,夜夜乱蛩鸣砌、惹寒新。

【作者介绍】屠文漪,清代词人。字涟水,上海青浦人。诸生。康熙年间在世。有《莼洲词》二卷。

【注释】

①选自《国朝词综》卷十八。

②“香肌”句:形容面容、身体消瘦,脂粉消融。

③长更:长夜。

④黛凝波敛:形容眉毛紧皱、眼光迟钝。黛,黛眉。波,眼波。

⑤(tì)酒:为酒所困,病酒、困酒。秦观《梦扬州》词:“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翠鬟双(duǒ):乌黑的双鬟下垂着。下垂貌。乱云:形容头发蓬乱。这句形容酒后双鬟不整。

⑥鸾镜:有鸾鸟图案的镜子。秦韬玉《咏手》诗:“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

⑦月皎:月光皎洁明亮。

⑧重(chónɡ):重叠。

⑨砌:台阶。蛩(qiónɡ):蟋蟀。

⑩一缄书:一封信。

[11]沉水:沉香的别名。香篝(ɡōu):熏笼。

[12]和月:连着月色。李煜《捣练子》词:“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说明】

这四首回文词,二、四两首分别是一、三两首的同调倒读,内容是写秋夜闺思。第一首描写女主人的形态和神情:面容消瘦,脂粉模糊,双眉紧锁,云鬟不整;回想往事,她拥被长叹,对镜垂泪,眼泪把罗衫都沾湿了。一个“重”字,表明垂泪次数之多、愁怨之深。第三首描写她秋夜独卧,听阶下蛩鸣、长空雁唳,面对床前红烛、窗外月光,她想起往日寄出的“万千情字一缄书”,如今只落得夜夜孤愁。一个“惯”字,把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心情表露无遗。

虞美人①春夜回文

张埙

青灯冻入寒梅小,历历筝弹妙②。细香东阁梦成初,只怕凤绡鲛泪、隐衾孤③。孤衾隐泪鲛绡凤,怕只初成梦。阁东香细妙弹筝,历历小梅寒入、冻灯青。

【作者介绍】

张埙,字商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官内阁中书。有《竹叶庵词》一卷。

【注释】

①选自《国朝词综》卷四十二。

②历历:分明可数。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凤绡鲛泪:绣有凤凰的手帕上沾有泪水。鲛绡,手帕。唐彦谦《无题》诗:“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说明】

这首《虞美人》回文词是一种新的形式,下片是上片的倒读,句式、韵脚全都改变。它与从全篇末尾倒读的同调回文词不相同。

内容是写闺怨。女主人在春寒料峭的夜晚,独自弹筝以遣愁怀,她不想去睡觉,只怕梦中因思念情人而落泪。构思颇为别致。

虞美人①春闺回文

姚燮

钩帘挂月春宵半,醒梦楼归燕。晚风花落惹愁闲,剩得麝煤香碎、飐炉山②。歌声一啭娇云隔,断恨罗衫结。缕金鸳绣络双珠③,彩袖薄回鸾镜、晓鬟梳④。

梳鬟晓镜鸾回薄,袖彩珠双络。绣鸾金缕结衫罗,恨断隔云娇啭、一声歌。山炉飐碎香煤麝,得剩闲愁惹。落花风晚燕归楼,梦醒半宵春月、挂帘钩。

【作者介绍】

姚燮(1805—1864),清代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野桥,又号复庄、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诗词、戏曲、骈文均负盛名,工画墨梅。晚年居鄞县。一度避居象山,结红犀馆诗社,弟子数百人。著有《复庄骈俪文榷》、《复庄诗问》、《今乐考证》、《疏影楼词》、《玉笛楼词》。

【注释】

①选自《疏影楼词》。

②麝煤:名贵的香墨。韩偓《横塘》诗:“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③缕金:用金钱压缕。

④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温庭筠《菩萨蛮》词:“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说明】

这首词按同一词调回文倒读。上片写女主人在暮春半夜中醒来,见窗外一轮明月,风吹花落,楼头双燕归栖,室内炉烟袅袅,引起对情人的思念。下片追忆往日唱歌、赠珠相别的情景,由愁思而增添怨恨;末句写晓起照镜梳妆,隐含后半夜再无法入睡之意。钱仲联教授评《疏影楼词》“含蓄委婉”、“清空醇雅”、“词藻华美”(《疏影楼词·前言》)。于此可见一斑。

虞美人①夜饮回文,并可读成七律回文

王远甫

明灯一顷倾杯酒②,照影清宵叟③。坐吟鸣籁晚看林④,隐隐远痕凉觉、院沉沉⑤。声飘叶撼秋腾驾⑥,意寄筝调夜⑦。赏音情系客思寻,梦旧白头惊忆、苦劳心⑧。

心劳苦忆惊头白,旧梦寻思客。系情音赏夜调筝,寄意驾腾秋撼、叶飘声。沉沉院觉凉痕远,隐隐林看晚。籁鸣吟坐叟宵清,影照酒杯倾顷、一灯明。

回文七律

明灯一顷倾杯酒,照影清宵叟坐吟。

鸣籁晚看林隐隐,远痕凉觉院沉沉。

声飘叶撼秋腾驾,意寄筝调夜赏音。

情系客思寻梦旧,白头惊忆苦劳心。

【作者介绍】

王远甫(1906—1992),福建古田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四十年。工诗词,生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北游集》、《求是斋诗词稿》。

【注释】

①选自《回文诗词五百首》。

②一顷:一会儿。倾:倒出。

③叟:老翁。作者自指。

④鸣籁: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鸟鸣声、流水声等等。

⑤沉沉:深沉貌。

⑥叶撼:树叶颤动。秋腾驾:秋天渐渐过去。腾驾,挪移。

⑦筝调:犹“调筝”,调弄琴筝。

⑧梦旧:梦见往事或旧友。

【说明】

《虞美人》回文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以同一词调从全篇末尾倒读;一种是下片为上片的倒读;一种是从末尾倒读成七律。这首回文词除倒读成同一词调外,还可倒读成七律回文,算得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内容是写老叟在秋夜灯下饮酒吟诗,调筝赏景,记挂故人,并抒发老境将至的感慨。诗与词都情景交融。回文七律中间二联对仗,亦颇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