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异体诗新编
6874200000052

第52章 顶真诗

顶真诗,又称顶针诗、联珠诗。它是用修辞中的顶真格写成的诗。顶真是用前一句或前一联的结尾词语,来做后一句或后一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接,故顶真诗又称联珠诗。顶真诗在汉乐府中已有,后代续有所作,如唐代韦庄《杂体联锦》,基本上做到每联蝉联。但全首每句都蝉联的不多见。

梅花酒附:收江南①

马致远

他部从入穷荒②,我銮舆返咸阳③。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④。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⑤。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⑥。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3?),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江浙行省省务提举官,晚年归隐。系大都书会成员,创作杂剧15种及大量散曲,人称“曲状元”。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齐名,合称“元曲四大家”。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岳阳楼》等7种,散曲130多首。

【注释】

①选自《元曲选》《汉宫秋》第三折,全称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昭君和番”故事。

②他:指王昭君。穷荒:边远荒漠之地。

③銮舆:皇帝的车驾。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秦建都咸阳。

④椒房:汉皇后所居的宫殿名。《三辅黄图》:“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也。”

⑤寒螀(jinaɡ):犹寒蝉,也指深秋的鸣虫。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⑥除是:除非是。铁心肠:谓心肠像铁铸成的,形容人刚强的秉性。

【说明】

汉元帝时昭君和番,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这首顶真格散曲,是汉元帝在灞桥送别昭君后、銮驾回宫时所唱,表现了元帝依依不舍的愁苦心情。

梅香赚煞①

郑光祖

你道信步出兰庭②,庭院悄,人初静。静听是弹琴的那生③。生猜咱无情似有情。情知咱甚意来听。听沉罢,过初更④,更阑也休得消停⑤。停待甚,忙将那脚步儿行。行过那梧桐树儿边金井⑥。井阑边把身躯儿掩映。映着我这影儿呵,好着我赚杀月儿明⑦。

【作者介绍】

郑光祖,元代剧曲家。家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

生卒年不详,约元世祖至元末(1294)在世。以儒生补杭州路吏,名振天下。作杂剧19种,今存《梅香》、《周公辅政》、《王粲登楼》、《倩女离魂》、《三战吕布》5种,又存小令6首、套数2篇。

【注释】

①选自《元曲选》《梅香》第一折,全称是《梅香骗翰林风月》。剧写白敏中与裴小蛮相恋事。主要情节与《西厢记》相类似。赚煞,曲牌名。

②兰庭:芳洁的庭院。

③那生:指白敏中。

④初更:古时一夜以五更计时。初更,指晚上七八点钟。

⑤更阑:更深夜残。唐方干《元日》诗:“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露干。”

⑥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⑦赚杀:也作“赚煞”,赢得,博得。

【说明】

这是一首顶真格(也称联珠体)散曲。写裴小蛮在丫鬟樊素的帮助下,夜晚去与住在裴家的以兄妹相称的未婚夫白敏中相会。

这段唱词是小蛮与樊素联唱,中间有对白(从略)。

越调·小桃红情①

无名氏

断肠人寄断肠词②,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③。志诚是有④,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注释】

①选自《全元散曲》。

②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③诚志:诚恳的心意。

④志诚:用情专一。《西厢记诸宫调》:“说志诚,说衷肠。”

【说明】

这首顶真曲,用女子的口吻写自己向情人寄词,表达极度思念之情,回想往日情人对自己的真心诚意、用情专一,她感到宽慰和骄傲。

渔父词①

李旸

芦菰风静练平铺②,铺叠秋光万顷湖③。

湖泛响穷彭蠡棹④,棹归人在富春图⑤。

图成云水农家乐,乐聚烟波结伴沽⑥。

沽向市桥钱挂杖⑦,杖头珍重一葫芦⑧。

【注释】

①选自《璇玑碎锦》。

②芦菰:芦苇和茭白。练:白色丝绢。这里用来形容江面或湖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③秋光:秋天的风光景色。唐司空图《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④“湖泛”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意。彭蠡,鄱阳湖的古名。

⑤富春图:指水墨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作,费时七年将富春江两岸景色概括笔下。

⑥烟波:指烟雾迷蒙的水面。沽:指买酒。

⑦市桥:街市的桥头。钱挂杖:典出《晋书·阮脩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后因以“杖头钱”称买酒钱。

下句“杖头”指此。

⑧葫芦:盛酒器。

【说明】

这是一首顶真诗。前一句的结末一字,用作下句的开头,前后两句尾头相联,上下递接。内容是写渔父在波光万顷的鄱阳湖泛棹,回到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享受农家乐,又结伴到市桥买酒畅饮。可说是描绘了一幅渔家乐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