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01

第1章 概论 (1)

第1章 概论 (1)

第一节中医外治疗法简述

一、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中医外治法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医外治法泛指除口服给药以外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药物外洗、敷、熏、针灸、按摩、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均属于广义外治法。狭义外治法则指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自针灸形成专科以后,狭义外治法的概念一般不包括针灸。

(二)分类

外治法的内容非常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外治方法多达400余种,概括起来可分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两大类,在临床中两者往往相互配合,综合运用。在治疗方法上,如单纯采用药物施用于某一特定部位或感官的则称为“药物外治法”;若以拔火罐、割治、刮痧、埋藏、指压等用手法或器械治病的,则可称为“非药物外治法”。在治疗科别上则概括分为“内病外治”与“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外治法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等。中药经皮给药属于狭义外治法的药物外治法,可用于临床各科疾病。

二、起源与发展

内病外治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祖国医学的宝库中,蕴藏着许多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正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纵观历代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程鹏程、吴师机等,对外治方法都非常重视和推崇。

(一)外治疗法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们劳动工具简陋,经常会跌打损伤、碰撞扭挫而导致身体某处疼痛肿胀,古人便在负伤处用手压迫、抚摸,无意中发现这些简单动作起到了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人们将这些手法不断地改进应用,这便是最早的按摩术。

当人类被野兽咬伤或在寻找食物及劳动的过程中被刺伤体表而引起出血时,用手指压迫或用泥土、捣烂的草茎、树叶、唾液等涂敷伤口能减轻疼痛,无意中还逐渐发现某些植物有止血作用,某些树脂能杀菌、防腐、促进血液循环,就产生了最早的用来止血、消炎的外治敷贴法。随着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及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古人逐渐懂得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用棘刺、甲壳、兽骨、鱼刺、砭石等除去异物、开放脓肿和施行放血,这便是最早的角法和针刺放血术。

火的发明,不但使人们多了一种征服自然、防止野兽侵袭的有力武器,而且变生食为熟食,扩大了食物的种类和来源,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火还很快被引用于医疗,如人们在围火取暖的同时,逐渐懂得用烧热的石块和砂石热熨局部可减轻或消除因寒湿引起的病痛;用某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能治愈寒湿导致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这就是最早的热熨法和灸法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经常应用石制工具来刮剥动物的兽皮、切割兽肉、砍砸兽骨等,人们也应用这些工具在人体上做某些外科手术。

总之,诸如按摩、敷贴、热熨、针刺、放血、复位等,这些最原始的操作手法构成了远古时代中医外治的萌芽,为保障健康、抗御疾病、延续人类生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时期可谓中医外治的萌芽期。

(二)发展简史

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医药帛书,书中的《五十二病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共载有283方,其中外治137方,外治手段有灸、熨、熏蒸、药浴、涂、敷贴、砭法、角法、按摩、手术以及香囊佩戴等10余种,如用“熬盐熨”使“寒汗出”以疗伤痛等。有鼻疗的最早文字记载。有用被蜂子活活螫死的幼鸡和枣泥制成的药巾按摩足部,可以使人增强体力的记载。

战国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医术精湛,除应用汤药治疗疾病外,还善于应用针灸、按摩、熨贴及手术疗法等。他曾运用针、熨、敷等外治疗法,成功挽救了虢太子“尸厥证”。

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采用“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河。曹操屡治无效的头风病,经华佗针刺后即能止痛。据《三国志·华佗传》载:“若当灸,不过一二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

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载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热汤浸渍发汗法;“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熨法;“桂心渍酒,热熨寒痹”;“马膏膏法缓筋急”;“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等外治手段与药物。《内经》中针灸的运用和脏腑经络学说的产生,为中药经皮给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载有用竹管导尿、救猝死用半夏末吹耳、治卒中以商陆根煎熬囊贮,更番热熨等。南北朝龚庆宣所著《刘涓子鬼遗方》共收方151首,其中外治膏方69首,敷贴方6首。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全书共收集医方4500多首,其中有1200余首外治方,运用了50多种外治手段,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及备急的各种病证。王焘《外台秘要》全书方论共7101条(按目录计算),外治方论2151条,占30.2%;其中内病外治380条,占全部外治的17.7%;外病外治1771条,占全部外治的82.3%。唐“太医署”设立了按摩专科和耳、目、口、齿专业。眼科已开展割除赘疣胬肉、拔治倒睫、针拨内障等手术;齿科已发明了以锡为主体的汞合金作为牙齿修复的填充材料。

宋金元时期,按摩及骨伤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宋代庞安时用按摩法催生。“……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圣济总录》中有治疗骨折脱位的方法,以及对开放性创伤强调要清创缝合,若有感染则要采取“淋渫”洗疮法以祛秽解毒等。元代外治方药更逐渐从民间扩大到宫廷,如许国帧的《御药院方》专门记载御药院用于宫廷的许多外治方药,如治疗痹证的五生膏等。

明代已将中医外治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薛己校注宋·陈自明撰写的《妇人良方》收载外治方67首,运用了22种外治手段,使用药物101种,包括芳香走窜、收敛固涩、行气活血、泻火解毒、温里祛寒等12类药物。

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是此时期的中医外科代表作。他对脓肿的治疗,强调要“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运用刀、针扩创引流,或采用腐蚀药物清除坏死组织。书中记载了截肢术、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咽喉食管内异物清除术以及竹筒吸脓法、枯痔散治痔法、火针治瘰疬法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辑录了大量外治方药。其外治手段就有80余种,除皮肤外(伤)科外,其余各科还约有1600余首外治方药。

综观《本草纲目》中妇科病的外治疗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适应病种广泛,包括经、带、胎、产、杂等多种病症,如:赤白带下、白淫漏下、妊娠热病、催生下胎、横生逆产、胞衣不下、产后腹痛、乳汁不行、产后阴脱不收、产后舌出不收、产后面如雀卵色、妇人疝痛、阴挺、宫寒不孕等。第二,产后阴脱一症,应用外治法最为普遍,可采用熏洗、贴敷、纳药等多种方法。第三,用药精炼,多为单味药(如:用蛇床子煎汤熏洗、热熨、纳药等方法治疗产后阴脱、赤白带下、月水不来、子宫寒冷、阴肿痛等疾病)。最多也不超过5味药。第四,选药种类广。

清代陈复正所撰《幼幼集成》根据其“小儿脏腑未充,则药物不能多受”的观点,重视中医外治的应用。全书共载有小儿外治方186首,22种外治手段。所用外治药物159味,其中使用最多的外治药物依次为:五倍子、枯矾、雄黄、葱白、麝香、冰片、黄柏、人中白、辰砂、儿茶、明矾、轻粉、皂角、黄连、天南星等。主张辨证施用,如病位在表,则选用疏表法,以葱一握,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摩运小儿之五心头面项背诸处……以疏通腠理、宣行经络,使邪气外出。若小儿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则选用清里法,以蛋清、麻油、雄黄末和匀,用头发于小儿胃口拍之,拍后将药敷于胸口,以退热拔毒凉肌。

清代程鹏程纂辑《急救广生集》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外治专书,汇集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中医外治经验和大法。全书共十卷,收治病症400余种,选外治方1500余首,涉及杂证、急证、奇证、妇科、幼科、疡科、骨伤、预防等各科,所载诸方,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女科要旨》为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四卷,就调经、种子、胎前、产后、杂病及几种外科常见病症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治疗方面不但系统地介绍女科病证内治法,而且还总结了多种外治法。如探吐法、坐药法、药布缠渍法、熏洗法、烟熏法、外涂法、敷贴法、敷脐法、艾灸法等等,这些外治法和方药,简便效捷,颇切临床应用。如坐药法(塞阴道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种子”篇介绍一种奇砭,即广嗣丸,药用沉香、丁香、吴茱萸、官桂、白及各一钱,蛇床子、木鳖子、杏仁、砂仁、细辛各二钱,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如恐情窦不开,阴阳背驰”,则将广嗣丸“纳入户内,以动其欲”,其目的是“庶子宫开,两情美,真元媾合,如鱼得水,虽素不孕者亦孕矣”。

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是清代成就最大、最具影响的一部中医外治专著,不仅系统整理和总结千余年来的中医外治经验,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医外治理论。他强调中医外治同样要贯彻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精髓。指出内治与外治在却病祛邪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医理是一致的。故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这些精辟的论述,初步形成了中医外治的理论,有效地指引临床运用中医外治治疗疾病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中医政策的贯彻落实,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外治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和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医药中的外治法也得到整理、开发和应用。

目前中医外治病种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中医外治不仅可治常见病、多发病,对危重急症也有良好疗效。中医外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采用新的仪器和器具,如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雾化吸入法、中药离子电导入法、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磁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音频、音乐心理疗法等,借助声、光、电、化、磁的能量,促进中药由外而内,延伸和发展了古代中医外治手段,提高了中医外治的疗效,也展现了中医外治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

三、治疗法则

不孕不育的治疗法则与中医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着重于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要先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表现出来,然而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一些现象,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找到疾病的根源,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常常是“谨察阴阳所在调之”,应该明确病因、病性、病位,分清标本缓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具体治疗用药上,又必须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确定用药时间和给药途径与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收到理想的治疗结果。

从不孕症总的病机来看,由于妇女素禀不足、房事不节等,常损伤肾气;又由于妇女生理上数伤于血,以致气分偏盛;性情易于波动,常影响于肝。另外饮食失调,忧思不解,劳倦过度,每易损伤脾胃。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气靠血养,血赖气行,气血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为用,妇女在生理上以血为用,且皆宜耗血,常使气血处于失调状态。因此,脏腑(尤其肾、肝、脾胃)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损伤,造成不孕。故常用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诸法来调补冲任,并作为不孕症治疗的基本大法。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法,既具有中医治疗学的一般规律,又有其本身的独特之处。男性在生理上以肾精为本,所以说,凡是与生殖、房事有关的病症,在治疗上均应以调理肾精为首要原则。但在具体的治疗上,又必须依据患者疾病的各种不同的临床特征,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

外治法就是把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具体地运用于实践之中。主要通过外用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在实际临床运用中,不孕不育既具有其他学科的一般特征,又有其临床特殊性,所以在治疗上也必须灵活运用。临床常用的治疗法则如下。

(一)补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