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15

第15章 不孕症的病证结合治疗 (1)

第6章 不孕症的病证结合治疗 (1)

不孕症是许多妇产科疾病导致的一种后遗症或结果。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已提出了“夹疾无子”,即月水不利无子、月水不通无子、子脏冷无子、带下无子、结积无子,明确指出月经病、带下病、癥瘕可致不孕。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中医病证诊疗规范化的研究,对不孕症现代检测方法的普遍应用,为不孕症的病因、病位、病性的诊断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常能查出宏观和微观的病因病位,明确诊断疾病。中西医都有辨病,中医通过“四诊”先辨病后辨证,西医重视通过检查病因病位诊断疾病。l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不孕症诊断标准,即采用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方法。现结合临床对引起不孕症的各种疾病进行分析。

第一节发育不全及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子宫发育不良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气虚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小,月经不调或停经,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药】石英续嗣丹(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鹿角胶(烊化)、紫石英、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生香附、麝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2.肾阳虚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小,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无血块,或有少量的血块,或经闭,带下量多,清稀如水,****低下,小腹冷,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药】巴戟广嗣丹(自拟)。熟地黄、附子、龟甲、鹿茸、巴戟天、菟丝子、肉桂、山药、人参、川椒、吴茱萸、麝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3.肾阴虚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发育不良,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停经,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熟地螽斯丹(自拟)。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紫河车、肉苁蓉、蓖麻仁、木鳖子、麝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4.气血虚弱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小,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色淡红,无血块,经后小腹隐痛,坠痛,绵绵不休,面色微黄或苍白,头晕眼花,心悸神疲,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宫助孕。

【方药】八珍毓麟丹(自拟)。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紫河车、紫石英、巴戟天、木香、麝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5.痰湿内阻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小,多自青春期始即形体肥胖,月经推后、量少稀发,甚则停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目虚浮,神疲倦怠;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经。

【方药】半夏祈嗣丹(自拟)。半夏、茯苓、陈皮、苍术、胆南星、枳壳、柴胡、人参、黄芪、淫羊藿、威灵仙、苏合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6.寒凝胞宫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发育不良,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或淡,或闭经,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薄,小腹冷痛,四肢不温,骨节酸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毓麟。

【方药】紫艾毓麟丹(自拟)。紫石英、艾叶、吴茱萸、肉桂、麻黄、胡椒、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香附、白芷。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笔者以自拟巴戟广嗣丹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所致不孕症133例情况如下。

【方药】熟地黄25g,附子10g,龟甲10g,鹿茸5g,巴戟天30g,菟丝子25g,肉桂10g,山药30g,人参15g,花椒10g,吴茱萸12g,麝香1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疗效】本组133例,结果痊愈(治疗后2年以内妊娠者)53例,无效(经连续治疗2年未妊娠者)80例。

二、宫颈功能不全

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气不足

【主症】怀孕后期腰酸腹坠,****流血,色淡红或淡暗,或见破膜而无腹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曾屡次堕胎、小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

【治法】补肾安胎,益气养血。

【方药】菟丝寿胎汤(自拟)。桑寄生、续断、菟丝子、杜仲、阿胶、人参、白术、山药、白芍、炙甘草。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2.气血亏虚

【主症】怀孕后期,小腹下坠明显,****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见破膜而无腹痛,面色微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补肾安胎。

【方药】参胶固胎汤(自拟)。熟地黄、白芍、阿胶、人参、白术、黄芪、山药、桑寄生、菟丝子、炙甘草、黄芩。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3.瘀血内阻

【主症】怀孕后期,****出血色暗,或夹有少量血块,少腹隐痛或刺痛,或素有癥痼,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

【治法】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方药】三七安胎汤(自拟)。三七、牡丹皮、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续断、菟丝子。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三、女性性功能障碍

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阳虚证

【主症】****减退,性厌恶,性高潮障碍,腰膝酸冷,神疲乏力,形寒畏冷,阴冷阴痛,小便频数或夜尿频,面色晦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治法】温肾扶阳,填精益气。

【方药】右归春畅丹(自拟)。菟丝子、鹿茸、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炒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巴戟天。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2.肾阴虚证

【主症】****低下,或阴中干涩,****时涩痛,或厌恶性生活,头晕耳鸣,腰腿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健忘,午后颧红,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肾育阴,养血益气。

【方药】左归鸳春丹(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当归、巴戟天、太子参、紫河车。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3.肾气虚证

【主症】****减退,性厌恶,性高潮障碍,腰腿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净,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药】肾气盛春丹(自拟)。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熟地黄、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巴戟天。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4.肝郁气滞

【主症】****低下,厌恶房事,或****痛,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或闷闷不乐;舌质正常或紫黯;脉弦或细弦。

【治法】养血柔肝,理气解郁。

【方药】柔肝合欢丹(自拟)。醋柴胡、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白术、茯苓、牡丹皮、山药、炒杜仲、淫羊藿。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5.脾虚证

【主症】****减退,性高潮障碍,或厌恶房事,体倦乏力,精神萎靡,气短嗜睡,面色萎黄,胃呆纳少;舌体胖大,质淡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补肾。

【方药】健脾启春丹(自拟方)。人参、炙黄芪、炙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炙甘草、菟丝子、当归、巴戟天。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6.心脾两虚

【主症】****低下,性高潮缺乏,或厌恶房事,健忘,心悸,失眠,气短乏力,精神不易集中,或善虑多疑,心烦不安,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佐以养肾。

【方药】心脾壮春丹(自拟)。人参、白术、黄芪、茯神、酸枣仁、远志、淮小麦、炙甘草、当归、龙眼肉、巴戟天、大枣、合欢花。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7.阴虚阳亢

【主症】****亢奋,欲交之望不能自制,交合过频,带下色黄或夹赤,甚或白淫沥下量多如崩,或梦交,阴中灼热或拘急不适,口干咽燥,头胀头痛,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苍白,两颧浮红;舌质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泻火。

【方药】壮水春度丹(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黄柏、知母、沙参、川楝子。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8.肝经湿热

【主症】****亢进,欲交之望难忘,或梦交,头痛耳鸣,目赤昏花,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脘满闷,乳房、小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稠黏,秽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利湿除烦。

【方药】清利春适丹(自拟)。广郁金、龙胆草、栀子、黄柏、苍术、黄芩、生甘草、薏苡仁、车前子、川楝子。

【用法】与1.肾阳虚证(右归春畅丹的用法)相同。

第二节排卵障碍性疾病

一、闭经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肝肾不足

【主症】年满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初潮较晚,月经量少,经期延后,渐至闭经,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

【治法】滋肾柔肝,调补冲任。

【推拿】肝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照海等穴。

2.气血亏虚

【主症】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或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肢倦,或食欲不振,毛发不华,或易脱落,羸瘦微黄,唇色淡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气养血,调补冲任。

【推拿】肝俞、脾俞、膈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3.阴虚血燥

【主症】月经量少,渐至闭经,五心烦热,潮热汗出,两颧潮红,或骨蒸劳热,或咳嗽,咯血,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推拿】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等穴。

4.气滞血瘀

【主症】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善太息,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推拿】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等穴。

5.寒凝血瘀

【主症】以往月经正常,突然经闭,数月不行,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四肢不温,或带下量多,色白,舌质淡或紫黯,或边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调经。

【推拿】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等穴。

6.痰湿阻滞

【主症】月经停闭,胸胁胀满,呕恶痰多,神疲乏力,或面浮肢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体胖,苔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温补脾肾,燥湿化痰。

【推拿】肾俞、脾俞、中极、气冲、四满、三阴交、丰隆等穴。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1.信通丹贴脐治疗肾虚、气血虚弱型闭经笔者用自拟的“信通丹”贴脐治疗肾虚、气血虚弱型闭经122例,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