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14

第14章 不孕症的辨证论治 (2)

第5章 不孕症的辨证论治 (2)

【病机】肝脉循少腹、绕阴器。湿热之邪,侵犯肝经,蕴积于下焦,引动相火,而致****亢进,或阻塞胞脉而不孕,或者湿热之邪稽留阴中,以致****疼痛。

【治法】疏肝清热,利湿除烦。

【方药】清利春适丹(自拟)。广郁金、龙胆草、栀子、黄柏、苍术、黄芩、生甘草、薏苡仁、车前子、川楝子。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二、脾虚痰湿

【主症】婚久不孕,脘腹痞闷,口腻纳呆,头晕且重,形体虚胖,多唾沫,大便溏薄;行经前后腹泻或浮肿,带下量多,色淡黄或黄、质黏,月经稀发,色淡量少,渐至经闭,或乳汁自出;舌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滑或缓滑。

【病机】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或思虑劳倦,损伤脾胃,脾虚痰湿内生,痰阻气机,经脉受阻,冲任失调而致月经后期、闭经、甚则不孕;脾虚不能摄血归经,气血逆乱,不得下注冲任,上逆乳房化为乳汁,导致乳汁外溢。

【治法】健脾燥湿,豁痰调经。

【方药】半夏祈嗣丹(自拟)。半夏、茯苓、陈皮、苍术、胆南星、枳壳、柴胡、人参、黄芪、淫羊藿、威灵仙、苏合香。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针灸】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

三、痰湿阻络

【主症】婚久不孕,形体偏胖或肥胖,胸胁满闷,呕恶痰多,面色白,口淡而腻;神疲乏力,或面浮肢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大便溏;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质黏,甚至月经闭阻,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下腹部肿块;舌体胖,苔白腻,脉沉缓或滑。

【病机】素体脾肾阳虚或久病,劳倦思虑过度,饮食不节伤脾或肝木犯脾,或肾阳虚不能温脾,脾虚则健运失司,水湿内停,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湿聚成痰;或嗜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生,躯脂满溢,遮盖子宫,壅塞冲任,既不能启动氤氲乐育之气,又影响黄体功能,且影响卵子的发育与排出,以致不孕或反复自然流产。

【治法】温补脾肾,燥湿化痰。

【方药】半夏祈嗣丹(自拟)。半夏、茯苓、陈皮、苍术、胆南星、枳壳、柴胡、人参、黄芪、淫羊藿、威灵仙、苏合香。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克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以两足心(即涌泉穴),胶布固定,1~3天换药一次。

【推拿】肾俞、脾俞、中极、气冲、四满、三阴交、丰隆等穴。

四、下焦湿热

【主症】婚久不孕,经行小腹疼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味臭;神疲乏力,胸闷烦躁,纳呆,腰骶酸痛,少腹疼痛,小便短赤,大便溏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胞脉、胞络阻滞,瘀结不畅,致瘀血与湿热内结,滞于少腹,影响冲任,胞脉胞络受阻导致不孕。

【治法】清热利湿,调冲助孕。

【方药】清利鸳鸯散(自拟)。黄柏、苍术、厚朴、萆薢、车前子、猪苓、滑石、木鳖子、蓖麻仁、牵牛子、冰片。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五、寒湿凝滞

【主症】婚久不孕,少腹冷痛,得温痛减,或坠胀疼痛,经期腹痛加重,喜热恶寒,月经错后,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淡暗,苔白腻,脉沉迟。

【病机】经期、产后血室正开,饮冷或感寒湿,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或久病脾肾阳虚,寒湿从内生等,寒湿凝滞不行,寒则血凝,而生瘀血,滞于冲任、胞脉、胞宫,导致不孕。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暖宫逐瘀汤(自拟)。小茴香、艾叶、紫石英、肉桂、淫羊藿、巴戟天、当归、川芎、延胡索、三棱、莪术。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200ml,灌入已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六、寒凝胞宫

【主症】婚久不孕,子宫发育不良,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或淡,或闭经,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薄;小腹冷痛,四肢不温,骨节酸痛,舌质淡,苔白,脉细。

【病机】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等,致寒邪客于胞宫。寒性凝滞,主收引,可使血脉运行不畅,同时寒易伤阳,可使胞宫失于温煦,皆可影响胞宫、胞脉、胞络、冲任的功能,致子宫发育不良、宫寒不孕。

【治法】温经散寒,暖宫毓麟。

【方药】紫艾毓麟丹(自拟)。紫石英、艾叶、吴茱萸、肉桂、麻黄、胡椒、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香附、白芷。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七、肾虚痰湿

【主症】婚久不孕。月经稀少或闭经,腰酸腿软,乏力怕冷,肥胖多毛,胸闷泛恶,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薄腻,脉滑细。

【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或素体肥胖,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冲任气血受阻,血海不得以满盈,故月经闭止或不孕;痰湿凝聚,脂膜壅塞,肺气不宣,日见体胖多毛,卵巢增大而致病。

【治法】补肾化痰。

【方药】菟夏涤痰丹(自拟)。菟丝子、淫羊藿、山茱萸、鹿角霜、紫石英、白术、黄芪、苍术、白芥子、茯苓、威灵仙、石菖蒲。

【用法】将所选用的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八、阴虚湿热

【主症】婚久不孕,带下量或多或少,如豆渣样,或夹有血丝,阴痒或灼痛,反复发作,伴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口干不欲饮,尿色赤频数,舌红少苔或舌中根部有黄腻苔、少津,脉细数。

【病机】房劳多产,久病或孕后阴血亏虚等致肝肾不足,不能濡养窍道,邪毒乘虚而入影响冲任导致不孕。

【治法】滋阴清热,杀虫除湿。

【方药】春雨鸳娱散(自拟)。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龟甲、冰片、胆南星、木鳖子、蓖麻仁。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第四节血瘀不孕

一、气滞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月经延后,或量少不畅,经行腹痛,拒按,或闭经,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善太息,胸胁胀满;舌质黯紫,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病机】所愿不随,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冲任气机不畅,以致经脉瘀阻,瘀血稽留胞宫、胞脉,导致闭经、不孕、癥瘕等。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方药】香蛭胤嗣丹(自拟)。香附、水蛭、当归、川芎、枳壳、延胡索、三棱、莪术、苏合香、薄荷。

【用法】将所选用的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推拿】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等穴。

二、痰湿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胞中结块(子宫肌瘤等),经色暗红,经量或多,淋漓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色白,质黏腻;胸脘痞闷,形体肥胖,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黯,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病机】素体脾虚痰盛,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生痰之品,或劳倦过度,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等凝而为痰,痰停气滞,甚则血行受阻,痰浊与气血相搏,痰浊易阻碍气机,致瘀血内生,痰阻血瘀,聚于胞宫,积聚不散,不能摄精成孕。

【治法】化痰除湿,化瘀散结。

【方药】导痰逐瘀汤(自拟)。陈皮、半夏、茯苓、青皮、香附、苍术、厚朴、桂枝、牡丹皮、桃仁、赤芍、昆布。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200ml,灌入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三、寒凝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以往月经正常,突然经闭,数月不行,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四肢不温,或带下量多,色白,舌质淡或紫黯,或边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病机】经期、产时血室正开,风冷寒邪客于胞宫,或经期涉水,或过食生冷等以致血为寒凝,胞脉阻隔,经水不得下行而成闭经、不孕。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调经。

【方药】暖宫逐瘀汤(自拟)。小茴香、艾叶、紫石英、肉桂、淫羊藿、巴戟天、当归、川芎、延胡索、三棱、莪术。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200ml。灌入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推拿】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等穴。

四、湿热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平时少腹时痛,经前或经期少腹疼痛加重。经行腹痛灼热拒按,或痛引腰骶、会阴及****;经血量多,经色深红,质稠有块;低热起伏;带下黄稠;小便短黄;大便有时干结;舌质红,舌尖有瘀点或瘀斑,苔黄而腻,脉弦数。

【病机】素体脾虚,水湿内停,蕴久化热;或肝郁脾虚,湿热内生;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感受湿热之邪。湿热稽留于冲任,蕴结于胞宫胞脉,阻止气血运行,导致血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滞冲任,而致不孕或反复早期流产。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祛瘀。

【方药】薏竭涤异汤(自拟)。薏苡仁、血竭、红藤、萆薢、黄柏、炮穿山甲、鳖甲、昆布、牡丹皮、制香附、茯苓。

【用法】上药(除血竭外)浓煎至200ml,血竭研细末均匀的加入已煎好的药液中。灌入已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五、气虚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下腹部疼痛或结块,缠绵日久,或痛连腰骶,经期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淡暗,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病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过极,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日久耗伤正气,导致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冲任瘀阻而不孕。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方药】济气逐瘀汤(自拟)。黄芪、人参、白术、赤芍、川芎、当归、三棱、莪术、水蛭。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200ml。灌入已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六、阴虚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胞中结块,下腹刺痛,月经延后、量少,或先期量多色红,带下甚少,或阴中干涩,口干目涩,五心烦热,两颊潮红,头晕目眩,舌质紫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细数。

【病机】痰浊瘀血积聚胞宫,壅塞经脉,崩漏反复,或热病伤阴等致营阴耗损,阴虚内热,热灼血稠而成瘀血,聚于胞宫,日久乃成癥瘕(子宫肌瘤等)。癥瘕溃破而致月经量多,使其阴血益虚,导致不孕。

【治法】滋阴养血,化瘀散结。

【方药】济水行舟汤(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麦冬、沙参、牡丹皮、地骨皮、川楝子、昆布、水蛭。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200ml。灌入已消毒的液体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之头皮针去掉,连接一个14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缓慢滴注,药液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

七、肾虚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月经稀少或闭经,或经来淋漓不尽,色淡暗,或有血块,畏寒怕冷,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暗红,舌边有瘀点,脉沉细或沉滑。

【病机】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气血之根在于肾。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大病久病,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血失温煦推动而致血瘀;肾阴不足,虚火内生,内热灼血亦可致瘀;而肾水不足,不能涵木,则肝失调达,疏泄失常,气血不和而致冲任瘀阻,或瘀血久积,化精乏源,亦可成肾虚血瘀,导致闭经、不孕、癥瘕等症。

【治法】补肾祛瘀。

【方药】菟棱毓麟散(自拟)。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三棱、莪术、生香附、威灵仙、乳香、麝香。

【用法】将所选用的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