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17

第17章 不孕症的病证结合治疗 (3)

第6章 不孕症的病证结合治疗 (3)

【方药】熟地黄30g,山茱萸20g,巴戟天20g,菟丝子25g,肉苁蓉30g,三棱30g,莪术20g,生香附25g,威灵仙30g,乳香20g,麝香0.5g。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疗效】治疗肾亏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123例,结果痊愈37例,显效63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68%。

四、高催乳素血症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肝郁气滞

【主症】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乳房胀痛,乳汁外溢或挤压而出。月经先后无定期,渐至经闭不行;精神抑郁,善叹息;胸闷胁胀;或少腹胀痛,经期加重;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调经助孕。

【针灸】取穴:气海、太冲、三阴交。

2.肝肾阴虚

【主症】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月经稀少或闭经,乳房胀痛,乳头可有乳汁溢出或挤出,五心烦热,头痛少寐,腰膝酸软,舌质淡红,少苔,脉沉弱或细涩。

【治法】滋补肝肾,调经助孕。

【针灸】取穴:肝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照海。

3.脾虚痰阻

【主症】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形体肥胖,月经稀发,色淡量少,渐至经闭,乳汁自出或挤压而出。胸闷痰多;纳呆腹胀;便溏;带下量多;口中淡腻;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健脾燥湿,豁痰调经。

【针灸】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笔者以自拟逍遥降乳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肝郁气滞型)136例,情况如下。

【方药】柴胡10g,当归20g,白芍60g,茯苓20g,白术20g,香附20g,牡丹皮20g,川牛膝20g,女贞子20g,麦芽40g,甘草15g。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疗效】治疗肝郁气滞型高催乳素血症不孕136例,结果:显效48例(其中妊娠38例),有效7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2.65%。

五、卵巢早衰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阴虚

【主症】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头昏,腰酸腿软,面部潮红,烘热出汗,烦躁失眠,心情抑郁,或急躁易怒,神疲乏力,带下甚少或无,阴道干涩,性交困难,手足心热,舌质红或中剥少津,苔薄而黄白干燥,脉细弦数。

【治法】滋肾柔肝,育阴潜阳。

【推拿】肾俞、肝俞、关元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等穴。

2.肾阳虚

【主症】继发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神情淡漠,懒言气短,畏寒怕冷,腰背尤甚,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小溲清长,面色白,舌质偏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肾阳,调补冲任。

【推拿】命门、肾俞、关元、太溪、阳谷等穴。

3.阴阳两虚

【主症】继发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道干涩,性交疼痛,时而烘热汗出,烦躁不安,时而畏寒怕冷,纳谷不香,腰背酸痛,神疲乏力,舌苔薄,脉沉细。

【治法】调补阴阳,理经赞孕。

【推拿】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命门、阳谷。

4.肝郁肾虚

【主症】继发闭经,头晕腰酸,面部潮红,烘热汗出,烦热失眠,胸闷气窒,心情抑郁,频欲太息,神疲乏力,乳房萎缩,带下甚少,阴道干涩,性交疼痛,舌淡红,少苔,脉细弦。

【治法】滋阴养血,解郁宁神。

【推拿】肝俞、太冲、气海、肾俞、然谷等穴。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笔者以自拟滋水疏木丹贴脐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早衰89例,情况如下。

【方药】熟地黄60g,山药40g,枸杞子20g,五味子20g,沙参20g,当归20g,白芍60g,牡丹皮25g,郁金25g,炒柴胡10g,川楝子20g,炙远志20g。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疗效】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早衰89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27例,有效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76%。

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虚

(1)肾气虚证

【主症】婚久不孕,测基础体温(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针灸】取穴:肾俞、神阙、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子宫穴。

(2)肾阳虚证

【主症】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色淡暗,性欲低下,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针灸】取穴:肾俞、命门、神阙(隔盐灸)、关元、中极、三阴交。

(3)肾阴虚证

【主症】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性交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针灸】取穴:肾俞、关元俞、关元、三阴交、太溪。

2.肝郁

【主症】婚久不孕,测基础体温(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量时多时少,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冲。

【针灸】取穴:肝俞、太冲、气海、三焦俞、膀胱俞、中极。

3.血瘀

【主症】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来腹痛,甚或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治法】逐瘀荡胞,调冲助孕。

【针灸】取穴:中极、气冲、地机、太冲、子宫穴。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笔者自拟逐瘀衍嗣丹贴脐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116例,情况如下。

【方药】桃仁10g,红花10g,牡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5g,延胡索12g,枳壳10g,三棱15g,白术10g,昆布10g,香附10g。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疗效】治疗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116例,结果:痊愈(治疗后2年以内妊娠者)35例,无效(经连续治疗后2年未妊娠者)81例。

七、无排卵性功血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血热

(1)虚热

【主症】经血非时突然而下,量多势急,或量少淋漓不净,血色鲜红而质稠,心烦潮热,或小便量少,或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方药】龟板理血丹(自拟)。熟地黄、生地黄、白芍、山药、龟甲胶、沙参、五味子、黄芩、地骨皮、冰片、蓖麻仁。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和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2)实热

【主症】经血非时大下或忽然暴下,或淋漓日久不净,忽又增多,色深红或深紫,质稠,夹少量血块,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芩栀理经散(自拟)。黄芩、生栀子、牡丹皮、黄柏、生地黄、生藕节、地榆、薄荷、冰片。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和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2.肾虚

(1)肾阳虚

【主症】经乱无期,出血量或多或少,或停经数月又暴下不止,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黯,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无力,尺脉尤甚。

【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鹿胶理冲散(自拟)。鹿角胶、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肉苁蓉、巴戟天、仙茅、人参、花椒、吴茱萸。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2)肾阴虚

【主症】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血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尺脉尤甚。

【治法】滋补肝肾,止血调经。

【方药】熟地定冲丹(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龟甲胶、女贞子、旱莲草、马齿苋、薄荷、冰片。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和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3.脾虚

【主症】经血非时暴下,继而淋漓不止,色淡,质稀,神倦懒言,面色萎黄,心悸头晕,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缓而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济脾固冲丹(自拟)。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马齿苋、茯苓、砂仁。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和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4.血瘀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或时下时止,或停闭日久而又突然暴下,色暗质稠,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方药】三七调冲丹(自拟)。三七、马齿苋、熟地黄、白芍、当归、蒲黄、香附、川芎、坤草、阿胶。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两手心和脐部,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二)临床经验与体会

笔者以自拟定宫丹贴脐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情况如下。

【方药】山茱萸30g,熟地黄30g,山药30g,阿胶珠30g,女贞子30g,菟丝子30g,马齿苋35g,益母草30g,食盐末适量,艾炷如黄豆大适量。

【用法】上药除食盐、艾炷外,共研细末,瓶装备用。用时嘱患者仰卧床上,把食盐填满患者脐窝略高1~2cm,接着取艾炷放于盐上点燃灸之,连续灸7壮之后,把脐中食盐去掉,再取上药末填满脐孔,上铺生姜片,姜片上放艾炷点燃,频灸14壮,然后将姜片去掉,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隔3天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疗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结果痊愈65例,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7%。

八、黄体功能不全

(一)辨病情分类施治

1.肾虚

(1)肾阳虚证

【主症】婚久不孕,或多次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经闭,经色淡暗,性欲低下,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药】巴戟广嗣丹(自拟)。熟地黄、附子、龟甲、鹿茸、巴戟天、菟丝子、肉桂、山药、人参、川椒、吴茱萸、麝香。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封闭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涂以两足心(涌泉穴),胶布固定,1~3天换药1次。

(2)肾阴虚证

【主症】婚久不孕,或多次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停经,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性交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熟地黄螽斯丹(自拟)。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紫河车、肉苁蓉、蓖麻仁、木鳖子、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