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24

第24章 不育症的诊断与分类 (3)

第7章 不育症的诊断与分类 (3)

脉为血之府。心主血脉,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气血在脉中运行所反映出的脉象,不仅与心气、心血的盛衰有关,而且与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如《灵枢·逆顺》谓:“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任何致病因素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发生病理变化,均能反映于血脉,从而引起脉象的变化。所以,根据脉的脉位、数律、形势等动态变化,可以测知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病情轻重及其预后。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又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故诊脉在男性不育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人体脉象的变化多端,在男性不育症的诊疗过程中,需要认真切脉,并且脉症合参,但有时“舍症从脉”,有时“舍脉从症”。

(1)男子常脉:《难经·十九难》曰:“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男子之脉,一般较女子有力,但尺脉较弱,而寸脉较盛于尺脉。尺脉反映的是下焦、肾、精、天癸等生殖与性功能的多种信息。故在男性不育的脉诊中,诊察尺脉尤为重要,所谓“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素问·脉要精微论》)。另外,男子脉象与年龄、体质亦有一定关系。如少壮男子脉多实大,老年男子脉多虚弱;肥人脉沉,瘦人脉浮等。

(2)男子病脉:以常衡变,反常者病。一般来讲,男子脉弦而紧,主寒证或痛证,见于阳痿、遗精、阳缩、房事茎痛等辨证属该证者,亦可见****清冷,年久不育者。脉滑数或弦数,多由湿热下注所致,见于遗精、阳痿、早泄、强中等病辨证属该证者。脉弦细而数,为阴虚火旺或肝肾阴虚,多见于强中、血精、房劳伤、乳痈等病辨证属该证者。尺脉弱而涩滞,多属下焦阳虚,命门火衰,主精冷、无子。脉弦而涩,多属寒滞肝脉或瘀血内阻,可见于子痈、前列腺炎、阴冷等病辨证属该证者。脉沉弱无力,主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减退、早泄等病辨证属该证者。脉芤为气血肾精亏损,如非大病之后,必为房劳过度,精竭病重。双手尺脉过于旺盛,为下焦相火升腾之象,多见于****亢进之人。所谓“尺偏旺者,好色少子”。尺脉细弱而滑,多为痰湿,主少精、不育。

2.按诊按诊是对患者的肌肤、胸腹、手足等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各个部位的冷热、软硬、压痛、有无痞块和其他变化。男科按诊,主要是对病人的乳房、外肾以及肛内等部位触摸、按压,以测知病变部位的冷热、软硬、有无压痛及肿块等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按乳房:正常男子肩宽胸平,无乳房发育。若男子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大,触之有块、有压痛,皮色不变者,多由肝郁不疏、血滞痰凝所致,多见于乳疬。单侧乳房肿硬、结块、推之不移,与体表皮肤不相粘连,多为乳岩。但亦有乳房呈弥漫性堆起,按之柔软不痛,多属于脂肪性乳房隆起,见于正常人,并非病态。

(2)按外肾:即触摸、按压****、****、****、精索、附睾以及前列腺等组织器官,以了解病情,判断病位。

触摸****,尤应注意****的长度、软硬度、有无牵拉痛、结节、肿块等。正常成人****一般平均长7~10cm,牵拉长9~12cm,柔软、无牵拉痛。若****小于该范围,状如未成年,并有男性性征退化表现者,多由先天不足、肝肾亏虚导致****发育障碍。若****背侧皮下有单个或多个椭圆形斑块,或条索状硬节,按之不痛,****勃起时疼痛或****弯曲影响****者,多由肝郁气滞、痰瘀凝结所致,多见于****痰核(****硬结症)。若****头部或体部有结节或慢性溃疡,不痛,分泌物较少,长期不愈,则可能是****结核,多由肝肾阴虚,复因湿热下注,聚于宗筋;或房事过度,****不洁,感染疫毒所致。若****红肿,****头肿大,作痒刺痛,触之有硬韧肿块或见有典型菜花状肿物者,多为****癌。

正常情况下,****居于****中,左右各一,有弹性。成人****每个体积(4~5cm)×(2~3cm)×(2~3cm)。****后外侧附着有质地柔软的囊状附睾。触摸时,宜采取立位。以手掌轻托****,四指与拇指轻捏推寻,检查****之有无、数目、大小、软硬度、表面是否光滑及活动度等。如****中无****或一侧缺如,应检查腹股沟内外环、****根部及会阴部有无隐睾。若两侧****均小、质软,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精亏损,失于荣养所致。****肿大疼痛,多由肝经湿热或下焦热毒侵扰所致,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炎。

附睾有硬结、大小不等、凹凸不平或累累如串珠,子系增粗者,多由肾虚痰湿或寒痰凝滞所致。****肿大不痛,质地坚硬沉重,附睾轮廓不清,透光试验阴性者,多为****肿瘤。****红肿,附睾肿大发硬,有压痛,多为附睾炎,多由寒湿阻络或湿热下注所致。****触及蚯蚓状团块物者,为精索静脉曲张,多由寒凝厥阴肝脉或络脉瘀阻等所致。****肿胀,皮肤光滑,触按如水囊,柔软有波动,无压痛,****、附睾不易摸到者,多为****鞘膜积液(水疝),多由正虚气滞或水湿内停等所致。****红肿,皮肤增厚,皱褶消失,有压痛及波动感,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多为****脓肿,由外感邪毒或湿热下注等所致。

肛内触诊,一般采取膝胸位,也可用立位、侧卧位及仰卧位。检查者示指戴好指套后充分涂抹润滑剂,轻轻放入****。检查男子“精室”(前列腺、精囊腺)的大小、形态、硬度及有无触痛、结节等。正常前列腺形似栗子状,底向上,尖向下。其横径约4cm,纵径约3cm,前后径约2cm,表面光滑,中间有一纵向浅沟,无触压痛。若前列腺肿大,中间沟消失,触痛明显,则多是由湿热下注或热毒蕴结所致的前列腺炎。若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富有弹性,中间沟变浅或消失者,多为前列腺增生症。若前列腺大小正常、硬度不均,触及数个结节者,多为前列腺结核。若前列腺肿大,质硬如石,凸凹不平者,多为前列腺癌。精囊腺正常的硬度与周围组织相同,一般不能触及。若触到前列腺向上有小蝴蝶样肿痛物者,多为精囊炎。

二、辨证要点

辨证的过程,就是要把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病史、症状、形色、精候、脉象等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防止片面性和局限性,然后,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用以指导治疗。

(一)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男性不育症的辨证同样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其中,病位的深浅或病情的轻重可以用表、里来归纳;疾病的性质具体地表现在寒、热两个属性上;机体正气的强弱、病邪的盛衰,两者相搏的程度可以用虚、实来反映;而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疾病的根本亦在于阴阳失调。所以,八纲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几个主要方面。但是,在临床上疾病的发生与变化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八类证候的各自特点,还要掌握男性不育的临床特点,注意互相之间的关联,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一般来讲,患者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多为表证;若发热不恶寒、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均为里证。证候特点呈现为冷、淡、稀、润、静者,多为寒证;呈现热、赤、稠、干、动者,多为热证。且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多伴阴虚之象。虚证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之分,多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等证候;实证为痰饮、水湿、瘀血等滞留体内,正气未至受损而出现发热、胀痛拒按、小便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阴证与阳证,除上述以外,阴虚者可见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等阴液不足的证候,还可伴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虚热内生之候;阳虚者常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兼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等水寒内盛的证候。究其病理,这主要是由于机体内阴阳亏损而导致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阴阳失去平衡所致。所以说,八纲辨证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八纲,是男性不育辨证论治的纲领。

(二)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心、肺、脾、肝、肾五脏和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六腑,根据不同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分辨病证,确切地辨明疾病所在的脏腑。同时,在进行脏腑辨证时,不仅要考虑某脏腑的病理变化,而且还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做好脏病辨证、腑病辨证以及脏腑兼病辨证。

一般来说,凡是表现为血脉及神志异常的病证,应考虑为心之为病。呼吸不利、喘息少气、咳吐痰血等应考虑为肺的病变。凡诸湿肿满、升降失常、统摄无权的病证,应考虑为脾的病变。风气内动、气郁不舒,多属于肝的病变。对于男性不育症来说,更多地还是责之于肾。因为肾主藏精,主发育与生殖,凡是有关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水液代谢的失常,首应考虑为肾的病变。

(三)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就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辨认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

气病的辨证:一般来说,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等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多属气虚证。头昏倦怠、脱肛坠胀等气机无力升举为特征的证候,多为气陷证。以胀闷疼痛等气机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为气滞证。咳喘、呃逆、呕血等气机上逆不顺、升降失常的证候,多为气逆证。

血病的辨证:面白无华或微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脉细无力者,多为血虚证。体内肿块,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多为血瘀证。心烦身热,口干不喜饮,舌红绛,脉数,多属血热证。面色不华,畏寒肢冷,腹冷如扇,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多为血寒证。

津液病的辨证:口燥咽干,唇燥而裂,口渴少津或无津,皮肤干燥,常为津液不足。而痰饮、水肿则多为水液停滞。

气血津液的变化常常相互影响,所以,在辨证时还须注意兼杂之症。气血津液的变化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气、血、津液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必然产物,关系相当密切,因而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所以,在临证时要注意把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从而认识疾病,辨证论治。例如精子属阴,精子的活动力属阳,所以对少精子症的辨证治疗更应顾护津液。

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