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7011800000009

第9章 不孕不育外治疗法古方精选 (2)

第3章 不孕不育外治疗法古方精选 (2)

《急救广生集》为程氏悉心博览,广辑方书,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3000余方,并将其外治方1500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是一部极为丰富的外治法的宝贵史料。该书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书中所用外治手段包括贴、涂、针、灸、砭、镰、浸洗、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外治手段延用至今,确有疗效。在治则上,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多数病种下列多种方法,以备选用。

该书集各种书籍及笔记达490多种,所引诸家均注明出处。引录书目包括《月令》《老子训》等经书及篇章,以及《内经》《伤寒论》《本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10余部医著,尚有《传家宝》《修养集说》《乾坤生意》等刊布不广、已经或近于失传的书籍。

二、孕期保健

1.孕妇七戒

(1)戒****:妇女有孕之后,切戒****。所以昔人有孕,即不与夫共寝,恐动欲念也。大抵三个月以前犯之,则欲起而子宫复开,多有漏下、胎动诸患。如三个月以后犯之,则胞衣厚而难产。要知欲火烁胎,必致污浊凝积,且儿身白滞,多疮毒,出痘细密难起,以致夭亡。

(2)戒暴怒:不可出恶言,手不可用鞭挞。盖怒最伤血气,血气既伤,自不能养胎,多有因此动胎者。即幸而不动,其怒气入胎,生儿多疾矣。

(3)戒安逸:妇人怀孕,原赖血以养之,气以护之。宜时常行动,令血气周流。胞胎活动,则气强而胎壮。如久坐久卧不动,女工织纺之类,不得行走散荡,以致气不运行,血不流润,胎必凝滞不活,致多难产,且儿软弱多病。

(4)戒暖热:凡有胎孕,宜微凉而忌太暖。北方火炕,南方火厢,皆不宜睡。凡胎动不安者,虚仅二三,热有八九,慎之哉。

(5)戒猛药:有孕十日半月,脉微难辨,未曾过月,自亦不知。或遇身体不快,医士不知,误投破胎之药,伤害甚多。前贤云:人知二三月坠胎,岂知月内伤胎者众也。

(6)戒惊怖:受孕后,不宜受惊吓。如涉险傩神,以及入庙见异奇鬼怪形像,俱宜谨戒,则肝能育魄,不致种胎毒胎惊。

(7)戒小产:受孕三五月,忽因胎脏损伤,胎系腐烂,以致胎堕,名为小产。比大产更重。盖大产如瓜熟蒂落,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视为轻忽,而殒命者多矣。一切调养,须要如产后法。

2.饮食调理常人身体健康,气血充足,皆由脾胃调和,饮食有节。若怀孕妇人,脾胃尤为紧要。盖胎元全赖气血以养,气血又藉脾胃饮食而生。若饮食不节,脾胃必然受亏,更或七情内伤,气血因而渐耗,则痰火发炽、恶阻、痫症等病起矣。所以明医一见孕妇脾胃不和,急先调理,虽有他症,以未治之。但怀孕至二三月、六七月,饮食多不甘美,不妨少进香美,扶助胃气。凡新米新面,黏硬难消之物,极伤胎元,切宜谨戒。至于食不可顿饱,应吃得十分者,止食六七分,频频多顿,乃调理脾胃之要法。

3.孕妇食忌受孕之后,切宜忌不可食之物,非惟有感动胎气之戒。然于物理亦有厌忌者,因备采诸说于下。

食马肉令子过月。附乳母食之,令子疳瘦。《四声本草》

食驴骡肉延月难产。《日用本草》

食麋肉令子目病。《食疗本草》

食犬肉令子无声音。《本草纲目》

食羊肉令子多热。《仁寿集》

食羊肝令子生多厄。《孙真人食忌》

鸡肉与糯米同食,令子生寸白虫。《广嗣全书》

鸡肉与鸡子同食,令子多疳疮。《幼科指南》

鸭子与桑椹同食,令子倒生心寒。《求嗣秘书》

食鲍鱼,令子多疾。《求嗣秘书》

食鳝鱼合虾蟆一云田鸡同食,令子瘖痖。《三元延寿书》

食螃蟹损胎难产,令子横生。《孟氏幼科》

食慈菇消胎气。《日华本草》

食胡椒、葱、蒜、吴茱萸毒胎。《同寿录》

食茄子伤子宫。《食鉴本草》

食生姜令子手足指(趾)尖生疮。《本草通元》

食红苋菜、马齿苋、薏苡仁、藿香及脐鱼堕胎。《本草通元》

食菌子令子惊风而夭。《丹溪补遗》

饮烧酒、三白酒,令子多生疮疖发痘毒。《增订求子录》

食浆水粥,令子骨瘦不成人。《陶氏别录》

食冰酱绝产。《陶氏别录》

凡此之类,无不验者。盖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母食辛燥之物则乳毒。有食数者,子受其害矣。可不慎哉,可不戒哉。

三、不孕不育外治方

1.阴寒十年无子吴茱萸、川椒各一升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日再易之。但子宫开,即有子也。《经心录》

2.阴冷白淫无子蛇床子研末,加枯矾少许,敷阴中。《女科良方》

3.兜肚方专治妇人赤白带下,及经脉不调,久不受孕者。用羚羊角一两,木鳖子八钱,丁香七钱,白檀香、零陵香、马蹄香、香白芷、马兜铃、甘松、升麻、血竭各五钱,麝香九分,共十二味,配齐分作三分。做夹兜肚三个,用蕲艾揉软如绵须厚,同药装入兜肚内,系肚上,三日一解,至第五日复系。三个兜肚更相替换,系至一月后,则常系之。若已受孕者,忌系。《同寿录》

4.煨脐种子膏当归、川芎、白芍、川牛膝、川巴戟、杜仲、肉苁蓉、熟地黄、菟丝子、蛇床子、虎胫骨、细辛、补骨脂各五钱,真麻油一斤四两。桑柴熬两滚下甘草四两,再熬两滚方下各药,文武火熬,槐枝不住手搅,药枯滤去渣,再熬滴水不散,入倭硫三钱,离火再入乳香、没药、儿茶、血竭末各三钱,后入真麝二钱,共搅匀,瓷器收,蜡封埋地七日。每用一块,倍入麝为丸,雄黄为衣,填脐内,外用,摊一膏药贴之,半月后行房,一交即孕胎,生男贴久。多饮食,壮筋骨。又漏肩风及女子赤白带下,神效。《传家宝》

5.灸男妇无子凡贫苦艰嗣之家,无力服药者,宜择壬癸日,或益后续世天喜并临之日,将男妇审看有何病患,以致不嗣之由,各依法灸之,无有不效者,谨摅屡验穴法于后。

丹田穴在脐下三寸,乃是二阴任脉之会。灸之能益精血,除百病,扶阳助阴,令人有子。案《内经明堂记针灸经》云:此穴补虚羸,强阳道,壮筋骨,除寒热,治男子劳伤,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经血枯闭,崩中漏下等病,以致无子,灸之甚效。《丹经》云:宜灸七壮或十四壮,须频频屡灸,多多益善。

中极穴在脐下四寸,治男子下元寒冷虚损,妇人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生产断续等病,以致无子,灸之即便有孕。《丹经》云:宜灸三壮。

膏肓穴在脊骨四柱下、近五柱两旁各开三寸。治五劳七伤,身形羸瘦,男子失精,女子失血,骨蒸咳逆,怔忡健忘等症,以致无嗣。灸之,百病俱愈,交接即孕。《丹经》云:宜灸七七壮。

脐下二寸,名石门穴。不宜针灸,令人不孕,忌之忌之。《求嗣秘书》

6.交合妙诀凡阴阳会合,必择壬子日。……至疾风暴雨,雪雾雷电,日月无光,……切不可交合,受胎亦有凶无吉。

诗曰:坎离****结成胎,精血无亏寡欲来。

生旺四时须选择,阴阳孕育自无灾。

7.针灸妇人病不怀孕

经闭溺血,腰俞穴针二分留七呼,灸五壮。

经血过多,崩中漏下,通里穴针三分,灸五壮。

漏下不止,阴谷穴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

崩漏月信不调,带下,血海穴针五分,灸五壮。

乳痈,月信不调,临泣穴针二分,灸三壮。

脚气,月信不调,久不成孕,难产,赤白带下,淋漓,三阴交穴针三分,灸三壮。

赤白带下,带脉穴针六分,灸五壮。

劳疸,赤白带下,兼治男子下元诸虚,精冷无子,肾俞穴针禁,灸三壮。

食蛊,行经头晕,少腹痛,内庭穴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血蛊癥瘕,浑身肿,单腹胀,行间穴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水蛊胸胁胀满,太溪穴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以上诸病穴法,治之各有奇效。若已有孕者,切忌不可针灸,至嘱至嘱。《针灸经》并《广嗣全书》。

第五节《外治寿世方》中的外治方

一、简介

《外治寿世方》为清·邹存淦编著。邹存淦,字俪笙,生卒年不详,清监生,浙江海宁人。邹存淦并非医家,但他深感外治法的许多长处,是内治法所不具备的。因此,他从前人医籍杂著中采辑外治方药,分门别类,辑为《外治寿世方初编》四卷、《外治寿世方续编》二卷。邹氏辑成之后,曾请新安医家胡增彬(谦伯)加以审订。

《初编》按病种、人体部位,以及妇、儿、急救、杂治,分为六十二门,载方二千四百余首。《续编》则以膏丹立目,收外治膏丹八十余种。两书中所载外治手段有敷、熨、熏、浴、浸、灸、摩、吹、嗅、罨等。如热熨法,就有熨痛处、熨脐、熨腹、熨足心等。给药途径多样,如点眼角给药法,经鼻的塞鼻法、吹鼻法、滴鼻法等。经耳的有塞耳法、滴耳法等。经****的有****栓剂和****法等。****给药有****栓剂和粉剂。不但如此,本书还载有断舌再植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法(并非最早的记载),尿道插管导尿法等。该书资料,不仅有益于临床,而且对于研究中医学发展史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载方法,简便易行,取材经济。

所治诸证统括内、外、妇、儿、五官,以及男科等各类疾病,并兼有摄生之道。其中多为棘手的难治之症。如《初编》卷一,哮喘门,“治哮吼妙法”载:病发,先时用风仙花根及叶煎汁,趁热蘸汁用力擦胸背,冷则随换,擦至极热为止。亦可用生姜擦之。再用白芥子、轻粉、白芷研末,蜂蜜调作饼,火上烤热,贴背心第三节骨上。又,治寒哮,用白果、麻黄研末塞鼻。卷二,头门,治偏头痛用鲜萝卜捣烂绞汁,加冰片少许调匀,滴入鼻孔。又,治风热牙痛法,用大黄烧存性,研末,晨起时擦牙漱口,并治一切牙痛,去口臭。除上述各科疾病之外,还有去雀斑、粉刺、皱纹、增白等多种面部美容法。足见内容丰富,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由于本书所辑录内容,均未注明出处,所以若欲寻根究源,实为不易,是其不足。

二、不孕不育外治方

1.子宫寒冷不能受孕吴茱萸、川椒各八两,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绵裹纳入****中,日夜一换,一月后子宫和暖,即可成孕。又,硫黄煎水常洗效。

2.妇人无子坐道药方皂荚一两炙,去皮子,大黄、戎盐、矾石烧、当归各二两,五味子、干姜、细辛各三两,蜀椒汗,二两,葶苈子《千金要方》无此味,苦瓠《千金要方》作山茱萸各三分。

上十一味捣筛,纳轻绢袋子,如中指许大,长三寸,盛之令满,纳子门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即出之,仍易新者,一日当下青黄冷汁,汁尽止即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又,蛇床子、芫花各三两,捣筛取枣大,纱袋盛,纳产门中,令没指,袋少长,便时须去,任意卧着,慎风冷。

3.四奇种子丸粉龙骨五色者佳,瓦七煅、锁阳醋洗、北细辛水泡一夜,晒干、阳起石见太阳飞动者佳,各三钱,早黄桂花人乳拌,晒、旱地浮萍要肥大者、吴茱萸醋泡,过一夜炒、上肉挂去皮,各二钱,紫梢花色润紫者佳、石榴皮瓦上焙干,砂仁去壳,烧酒洗,焙干、肉苁蓉红色者佳,焙干、川椒要开口者、枸杞子去核,炒、麝香用当门子、白芷铜器内炒黄、闹羊花焙、象皮末、真鸦片各一钱,高丽参芦五钱,蓖麻子四十九粒,去壳,去油,净。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小龙眼肉大,丁香油为衣,每于经净七日之内,先放一丸入****内,待一顿饭时药化,然后行事,紧暖如御处女,十产九男,神应无比,不可轻视。然种子务宜节欲,若藉此淫佚无度,窃恐子未种而身先丧,观者慎诸。

4.丁公仙枕方用槐木薄板做枕一个,高三寸三分,宽四寸五分,长一尺二寸,如天盖地,二面上钻孔一百二十八个如桐子大,用后药装入枕中百日后,诸病消除,精神倍长,寿高多子,真仙方也。如夫妇皆以此作枕,更见功效。其药料三五,过月一换。真川椒、桔梗、荆实子、柏子仁、姜黄、吴茱萸、白术、薄荷、肉桂、川芎、益智仁、枳实、全当归、川乌、千年健、五加皮、藜芦、羌活、防风、辛夷、白芷、附子、白芍、藁本、苁蓉、白细辛、猪牙皂、芜荑、甘草、荆芥、菊花、杜仲、乌药、半夏共三十四味,每味一两,务选顶好鲜明咀片,研为细末,绢袋盛之,装入枕中。

5.苋甲二仙种子膏专治肾冷精寒、遗精白浊、一切下部虚损艰于得子。及妇女经水不调、赤白带下等症,并能治之。活甲鱼一个,重二斤四两准,既鳖也,好黄丹二斤,红苋菜二斤四两,连根带子叶晒干,切,真麻油五斤,新鲜桃、柳、桑、榆、槐条各一尺,切碎。先将油入锅,次入活甲鱼,并苋菜、桃柳等条,用文武火将甲鱼等熬焦,去渣存油,再入黄丹熬成膏,即倾入凉水内浸三昼夜,再溶,再倾,如此五次。用时摊布上贴两腰并肚脐,贴至一月即可见效,百日即可种子,其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