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20

第120章 稳、冷、狠(12)

很多人都指出,官场上的睚眦必报始于和绅,其手段也极为高明。有人总结他的倾轧手段时说:“机械百出,无形无声,有非可意料也”。和绅倾轧吏部官员金方雪就是他手段的一次正常发挥。金方雪在吏部任职时,和绅曾对他说:“你应当外任上海道。”果然几天后,下来了任命。金方雪因该职在自己原籍五百里之内,例应回避,就在到省后自行具呈督抚,与江宁盐道对调了。和绅大为恼火,因为这是他的主意,而且他觉得金方雪也应该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决定给姓金的一点颜色瞧瞧。两年后,江苏高邮发生冒赈案,当大批官员落马后,一直在寻机报复金方雪的和绅乘机上奏道:“历任布政使失察,也应严议。”结果,曾经代理过江苏布政使的金方雪被革职查办。

曹振镛被称为是官场上的磕头虫,遇到大事向来都是靠磕头躲过,但就是这样一个窝囊的官员,却善于排挤之术。

道光初年,一个叫蒋襄平的官员任职军机处,颇得皇帝信任,这令曹振镛非常嫉妒,便借道光之手将蒋排挤到外地任职去了。排挤的过程不得而知,但事后蒋襄平对曹振镛的手段却感慨非常:“曹之智巧,含意不申,而出自上意。当面排挤,真可畏也!”云贵总督阮元是个勤于政事的人,但与曹振镛的关系不洽。道光帝有一次向曹询问阮元何以升迁得快,曹回答:“因他学问好。”道光又问:“何以知之?”曹连想都不想:“他在督署内天天刻书谈文。”显然,这是在说阮元荒于政务。不久后,阮元就被道光皇帝一纸诏书调回了京城。

也许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会很愤怒与吃惊,但小说家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就很平静地写道:“这是官场中的生性如此,习惯如此。”在这本有原形人物的书中,吴大作家写了一个叫陈雨堂的官吏因被嫉妒而遭倾轧:陈雨堂在山东做官日久,“寅僚旧好总多,易于照应。那一班没有差使的黑州县,看见他未免因羡生妒,因妒生恨,因恨便生出倾轧来,思量要攻击他……”

的确如此,在清代官场,互相攻击与倾轧的例子不胜枚举。清人论道:“官场势利,真无微不至。人情如纸薄,宦情薄于纸。”清代官场有句谚语:“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可谓是深刻地概括出清代官场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炎凉之态和势利之状。而将他人制于死地而后快的事情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