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62

第162章 收起廉价的自尊(17)

紧接着,天宝十载,杜甫为了能进官场,厚着脸皮第二次上书,而且一上就是三封:《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即所谓的三大礼赋,从名称上,便可以看出,不过是对皇家的祭祀等活动极尽赞美之能事,这种赋是个什么货色也就不言自明了。杜甫真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拼上老命了。这种集中轰炸式的投献方式,果然有效,得到了唐玄宗的“奇视”,下令让他集贤殿等候诏命,由宰相李林甫出面,在蓬莱宫(即大明宫)考试他的文章。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当时的盛况,令杜甫多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兴奋不已: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

一个年过不惑的小人物,一个连自己的妻儿老小都养活不了的文人,一个近乎沿门乞讨的文人,今日居然得到天子的召唤,。杜甫打扮得光光鲜鲜,来到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诗)的大明宫,由当朝宰相主考,满朝的文臣雅士,环睹如墙,这是何等的荣耀啊!然而,考了也就考了,这种荣耀,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自从天宝五载(746年)来京师,至今已经整整十年,这十年,杜甫为了跑官,真是受尽挫折,历经酸辛历尽酸辛。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人帮他说话了,据说就是其时担任宰相的韦见素,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其时为天宝十四载(755年)10十月。然而杜甫却拒绝了,于是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个职位,杜甫接受了。为什么一拒一受呢?杜甫自己有一首诗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