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63

第163章 收起廉价的自尊(18)

河西县,是西南的一个偏僻小县;县尉,从九品下,在唐代的官阶中,是最下的一个等级,主管一县治安;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东宫官职,从八品下,职掌东宫的器械和房屋修缮。杜甫是否因为这一级之差而拒彼就此呢?杜甫说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是“怕趋走”,这不是心里话。他这几十年,折腰的事,、趋走的事还少吗?再说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就不必折腰,、不必趋走了吗?官阶的级差恐怕是一个原因,考虑到杜甫长期近乎赤贫状态,这一级之差的俸禄,对他来说,也不是没有诱惑力的;但在写书人看来,更主要的,还是地区关系,如果去了河西县,没有了“富儿门”,没有了“肥马尘”,再想“进步”几乎是不可能,恐怕就要老死该地了;而杜甫对自己期许甚高,他还在幻想着“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至君尧舜上”呢,如果留在京师,留在宫廷,就还有活动的余地,“回首向风飚”,还有机会被大风吹到天上去。

在唐朝历史上,像杜甫这样屈膝折腰的进行干谒的人,李白能和他相当。李白的才情与高傲是大家公认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何其潇洒。一开始,李白是受到了当朝天子的赏识。这种易得官运使李白得意地当着玄宗的面戏弄杨贵妃,、羞辱高力士,痛哉快哉,狂放不羁莫过于此。嘴是痛快了,结果却在官场上吃了大亏,最终惹火了权臣高力士。官场不需要诗人,对于皇上而言,少了一个诗人不过是少了些附庸风雅的兴致。;可是少了溜须拍马的高力士,便没了做皇帝的许多乐趣。不懂官术的文人喜欢在政治上剑走偏锋,在老谋深算的政客面前简直是小玩闹。所以李白吃了亏,被逐出宫门。

李白经过“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流放岁月,终于幡然醒悟:原来这地球没谁都照转。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奇才子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到有关部门去待价而沽了。于是他向荆州长史韩朝宗写信自荐,想要谋个差事干干。李白这次学乖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该同志政治成熟,、思想进步了。他在《与韩荆州书》的自荐信中毫不掩饰的大拍马屁的自荐信中毫不掩饰地大拍马屁,全然没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