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7290300000008

第8章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时代要求(2)

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报刊社内部人在事实上掌握了相当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此外,这一现象对报刊社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员工薪酬、福利的不断膨胀。

报刊编辑出版属于个体独立性强的工作,领导者很难建立绩效标准并约束员工,领导者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任务完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个人的能力高低和意愿程度。由于长期存在的全民共有的观念,报刊社内部领导者和普通员工的身份差别往往不是很明显;由于普通员工也是内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报社领导的升迁也会受到员工意见的极大影响。另一方面,报刊社领导因为缺乏用人上的自主权,在选拔、淘汰职工方面几乎没有决策的空间,不得不对员工做出某些让步,以迎合社内员工的利益需求。

在报刊社内部人实际获取了剩余利益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报刊社领导者为了获取员工支持、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往往会采取大幅度增加员工薪酬和福利的手段。教育报刊社普遍存在的薪酬、福利膨胀现象,使得大量的利润被报刊社内部人侵占,进而导致报刊社员工不断增加对薪酬和福利增长的超前心理预期。迫于员工的群体压力,即便在报刊社经济效益下降时期,其薪酬和福利也还在持续增长,无疑给经营工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报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目前我国教育报刊社掌握着经营权的领导者对其在经济上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企业内部成员努力工作的刺激主要依赖于对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因为管理者从事的是经营决策活动,这类活动是很难从外部监督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享有剩余索取权。

然而,报刊社产权所有者——国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代表,必须要委托自然人来经营报刊社,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刊社所有权的虚置,从而造成经营权的强化和所有权的弱化,报刊社的经营者对报刊社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得到加强。同时,尽管报刊业经营者拥有对国有资产的控制权,但是缺乏明确的资产使用的政策规定,而报刊社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国有资产的合法剩余索取权又微乎其微。在这种体制下,无法形成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跟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与这个法人治理结构配套的剩余分配制度。

因此,一方面,在没有剩余索取权的刺激,也没有对报刊社经营者的约束机制的前提下,报刊社经营者是否工作努力通常取决于其本人的道德觉悟。然而报刊社经营者由于多是有些理性的人,多数在没有高收益的刺激下不愿进行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报刊社领导多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在报刊社的工作业绩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升迁调转,为了快速突出自己的工作成绩,他们可能会倾向于那些短期内会带来好处,但不利于报刊社长期发展的计划。此外,由于报刊社管理者的收益与其劳动成果不对称,还有可能导致“在职消费”、“隐性收入”等畸形激励的发生。

2.教育报刊管理体制的历史选择

按照现有的出版管理规定,报刊社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报刊社作为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渐深入,教育报刊管理体制面临着历史的选择。

目前国内教育报刊社的单位体制形态存在四种表现形式,为了顺应深化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在管理体制上面临着不同的历史选择:第一,公益性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化为国家投资、拨款的非营利性组织,由教育行政机关给予补贴,实行免费赠阅的发行方式。第二,对于既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的单位,在事业性公益性占主导地位的单位建立事业性集团,在此基础上,把经营性资产划转在一起改制为企业,形成事业单位集团控股的企业,专门承担报刊社的经营性活动,用企业经营的收益支持报刊社事业性职能的发挥。第三,对于事业性和经营性兼有而经营性占主导地位的单位,可以直接改造成为企业。第四,主要体现经营性文化单位特征的单位,可以直接改造成为企业单位。

这样的体制改革模式,也对教育报刊社的未来单位形态作出了两种勾画:或者将教育报刊社整体确定为以国有资产为主的企业形态,成为企业法人,使教育报刊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或者在完善教育报刊社事业法人的同时,把编辑和教育宣传的职能从经营性活动中剥离,构成教育报刊社事业法人参股或者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承担报刊社的报刊发行、广告以及其他的经营活动。简言之,教育报刊社未来体制特征要么是企业法人,要么是事业法人控股的企业法人。表面看来,两种体制或许存在微小差别,实质上,就教育报刊社的生存来源和存在方式分析,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就是建立具有独立企业特征的法人实体,必将成为教育报刊社的必然趋势。所谓企业,是指经营性的从事生产、流通或者服务的单位主体。经营性是企业的主要特性,所谓经营性,是指企业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进行筹划运作,计较投入产出,进行经济核算,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

二、文化体制改革对教育报刊市场化的要求

党的“******”报告确定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目标,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教育报刊市场化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教育报刊社当前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也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革教育报刊现有体制适应市场化发展,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报刊社作为文化单位,存在着两种相互关联的性质:一是公益性事业性质,二是经营性产业性质。产业一般是指经营组织,构成产业的部门或者组织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目的是要创造利润。事业则是公益性或者公众性的组织,构成事业的单位或者组织所需要的经费是由国家预算拨付,不以赢利为目的。

性质决定体制,因此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要求教育报刊社分清性质,区别对待,在保留少量公益性事业的基础上将大部分经营性产业剥离出去,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投资,为公共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必须改造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二)教育报刊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1.教育

报刊社改制转企后的形态特殊按照国家对于报刊性质的分类和教育报刊的主体特性,教育报刊社改制后的体制模式是特殊的企业形态。教育报刊社部分或整体转企后,仍旧具有公益性特征,仅仅理解其产业性属性是不完善的。教育报刊社可以成为企业,但必须是特殊企业。在我国,企业分为特殊企业和普通企业两大类。普通企业是依照普通的企业法规所组成的企业法人。所谓特殊企业,是指依照特别法、专门法或者行政命令设立和运作的企业。特殊企业建立的主要依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国家对新闻出版单位设立实行审批制度。只有经国家批准并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新闻出版单位才拥有合法的出版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出版物的出版业务。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树立把关意识和阵地意识,切实落实编辑责任制度。在报刊的导向、编辑加工、稿件审核、签发等各个环节,确保各类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符合法定要求和标准。所有这些,都是对于报刊出版企业的特殊性的规定。

同样,教育报刊社的组建、经营和发展行为,都要遵循国家有关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而不是一般的企业法规。比如,教育报刊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遇到一个主管、主办单位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主体,不存在主管、主办部门,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但我们不能、也无法回避报刊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特殊性这个现实。《出版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设立出版单位应当“有符合******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必要的上级主管机关”。教育报刊接受主管部门的领导,是教育报刊社履行职责的一项政治保障措施。

因此,教育报刊社的转企改制必然要面对作为媒体的特殊性,在构建特殊企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报刊社所办企业的合作与融资活动中,如何确保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并且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报刊社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化过程中,如何确保报刊的导向正确,从管理体制上确保党对教育报刊社的领导;如何规范报刊在出版中坚持党性原则,实现报刊宣传与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如何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相统一,等等。

2.教育报刊社行政依附性强

当今我国教育报刊社在报刊的管理、经营等方面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依附性比其他行业性报刊社更强,行政色彩更浓。

从报刊功能角度分析,教育报刊社主办或者主管的报刊分为三类:教育机关报刊、教育业务报刊和学生报刊。所谓教育机关报刊,是指传统上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教育报和教育期刊;教育业务报刊主要是指教育报刊社主管或者主办的,面向教育管理者或者教师教育、教学业务的报刊;此外就是面向各级各类学生的报刊。教育机关报刊是教育报刊社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也是教育报刊社的政治基础;教育业务报刊和学生报刊大都担负着报刊社经济收入的作用。

教育机关报刊主要功能是宣传教育方针和教育决策、推介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典型、传播教育教学理论与先进实践经验、维护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履行主管单位的喉舌职能。这类报刊的报道方向与上级主管单位的教育宣传政策和工作推介必须保持一致,在发行上基本依靠行政手段,具有很强的行政依附性。而教育业务报刊与学生报刊虽然以为学校师生服务为宗旨,更多地通过报刊的内容吸引读者,但在发行方面一直以来保持着浓厚的行政色彩,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性也很明显。

由于多年来归属教育行政机关的特殊地位,教育报刊社在行业行政保护伞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也正是行政干预的长期存在,导致教育报刊社的市场化改革与我国文化事业改革的进度,与社会其他媒体相比处于落后的状态,难度和紧迫性更高,挑战也更大。

3.教育报刊社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

教育报刊社长期依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然导致市场化运作经验的缺乏,为其转企改制后健康走向市场化的发展之路提出严峻挑战。教育报刊社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主要表现为读者范围区域化、发行手段行政化、赢利模式单一化。

我国各地教育报刊一直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发展格局,造就了地域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一般各省教育报刊的读者范围主要局限于本省,外省市场的占有率极低。各省教育报刊社在“互不侵犯”的默契下独占本省市场,没有实力相当的对手带来竞争压力,自然无法提升自身的市场化运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