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
7586000000006

第6章 一般路基施工(2)

3.3.2填石路堤

1.一般要求

(1)填石路堤不适用于路床区。特殊情况下,需通过专题研究后方可予以使用。

(2)膨胀性岩石和易溶性岩石不宜用于路基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3)填料粒径不应大于50c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

(4)填石路基需配备大功率重型压实机具(冲击夯)进行冲击补强。

(5)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的要求。

(6)填石路基开工报告经批准且试验段施工总结及首件工程认可后,方可进行土方填筑施工。

2.施工工序

3.施工要点

(1)填石路基宜用自卸汽车从一头上料向前推进。大型推土机按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边上料、边推铺,既能控制松铺厚度,又能使大小石料找到最佳位置,达到粗细颗粒分布均匀的效果,且又易于剔除超粒径石料,避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的现象。

(2)采用中硬、坚硬石料填筑的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应基本同步进行。

(3)填石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最后一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含量不应小于30%。当上层为细粒土时,应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

(4)如填石路堤的填料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得混填。

(5)填石路堤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填筑时,由专人指挥,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细石块、石屑找平。

(6)当石块级配较差、料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应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

(7)人工铺填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用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8)填石路堤碾压时,应先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

4.质量控制

(1)填石路堤成型后,应确保外观质量,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2)填石路堤的质量检测,应采用施工参数与弯沉值联合控制。实测项目质量应满足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要求。

3.3.3土石混填路基

1.一般要求

(1)土石混填路堤需通过建设单位专题研究后方可予以使用。

(2)基底必须处理,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3)填料所含石块强度大于20Mpa时粒径不应大于50cm,且不宜超过层厚的2/3,超粒径的应予以清除;填料所含石块强度小于15MPa时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层厚。

(4)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应填筑砾石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

(5)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空隙率等参数的要求。

2.施工要点

(1)松铺厚度采用45cm,最大填料粒径不得超过30cm。

(2)每一层填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超厚、超粒径填筑现象发生,否则不准进入碾压程序,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3)碾压时填料含水率宜控制在4%左右。

(4)在进行半幅填筑施工时填筑宽度要超出中线1m 并碾压密实,在进行另半幅施工时,要对施工纵向结合部进行充分压实。另外,纵向施工缝应相互错开50cm。

(5)坚持打网格或挂线上料摊铺的程序控制松铺厚度,严格执行试验路段确定的碾压工艺,每层每施工段对沉降观测的断面和检测点数的布设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特别对钢球的设置必须每层每段到位,有专职自检人员或现场技术员负责,为沉降观测提供自检和抽检条件,否则将视为自检工作不到位,验收条件不具备,现场监理不予抽检、确认。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必须用直径200mm 的大型灌砂筒,挖坑深度大于20cm,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自检、抽检。

(6)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端头的搭接处理,尽量减少本施工段之间的端头搭接,已存在的端头必须清除松散填料垂直搭接;合同段之间的搭接,后续施工者负责处理,必须延长搭接部位的碾压长度,控制在5m左右,保证端头部位的压实质量。

3.质量控制

(1)沉降检测测点应在碾压前布设,埋设5cm 的钢球,沿路线中桩每40m 设一段面,每段面布设8个测点,埋设完钢球后,钢球表面应与路基表面齐平。

所使用的水准仪及塔尺必须进行标定合格,且水准仪的i角小于15°,塔尺要有毫米刻画并加水准气泡。

沉降观测点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80m,水准仪必须在观测点中间,每层检测时,水准仪位置始终固定,且测量沉降差时应将钢球表面的土粒清扫干净。

(2)严格报检、验收程序,对每填筑层严格执行逐层验收、层层合格的标准。各项指标自检合格后,将完善真实的自检资料一并申请报检,经现场监理抽检合格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同时,现场监理要完善抽检资料。自检、抽检的项目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度、沉降差(压实度),边坡部位随时修整。总监办巡视工地时将随时监督验收程序,如果未严格履行该验收程序,提供不出真实完善的自检、抽检资料,将视为不合格工程,责令进行返工处理。

(3)加强区域界面的验收,当各标段填筑施工已完成93区、94区顶层和下路床顶层时,现场监理抽检合格后必须上报总监办对该层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对上路床施工必须先做试验路段,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4)检测指标:采用沉降差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沉降差控制标准:沉降差不大于3mm;空隙率控制标准:小于13%,作为验证指标,根据实际可能检测(当路基填料发生变化时,应根据不同填料通过试验段确定);外观及平整度标准:路基表面平整密实,表面无松散、离析现象,无明显轮迹和孔洞,表面及边部无超粒径填料,边线顺直。

3.3.4半填半挖路基处理

1.一般要求

(1)路基填方部分在自重作用下下滑,为增强新老土的密切结合,要求在填筑前将原倾斜地面或陡坡上地表土清除并做好排水设施。

(2)按设计要求将填方部分的地面设置成向内倾的台阶,坡度宜为2%~4%,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再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确保新土老土良好结合。

(3)对于原地面横坡倾斜陡于1颐5的山坡,填方部分应作特殊设计,确保坡脚稳定。

(4)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或横向不同岩土组合时,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和防止横向差异沉降的产生,应将自线路中心线靠山一侧宽度不小于2m、基床表层以下1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填料应符合基床要求,并设置4%的向外排水坡。硬质岩半填半挖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半填半挖采用台阶方式过渡并回填与路堤相同的填料。

(5)硬质岩路堑与土质路堑纵向连接时,沿土质路堑向硬质岩地段路基顺坡设10m长的换填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内填料满足路基各部位填料的要求。

2.横向半填半挖地段施工要点

(1)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2)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3)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部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部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3.纵向半填半挖地段施工要点

(1)纵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填挖交接处挖成台阶处理,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横向裂缝。

(2)认真按设计要求处理原地面,清理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而定。

(3)纵向填、挖交界处的开挖,必须待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严禁用于填筑。

(4)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4.质量控制

(1)分层填筑,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压实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实测项目质量要求须满足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