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7605800000020

第20章 政治建设(4)

1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道德标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政治建设、政治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目标。这些思想和主张源远流长,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而是属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实现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在我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确立了正确政治方向,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人们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表现不完全相同。促进和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制度和观念,在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行。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首次将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置于显著位置,意义非同寻常。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是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具体包括:第一,确定权利主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规定权利种类和内容,国家保护合法的权利;第三,规定权利行使的方式和途径,提供权利的保障、救济和保护;第四,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确定权利的边界,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行为规范。一般认为,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最低道德标准,道德属于法定义务以上的行为规范。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不仅需要加强法制教育,还必须同时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加强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个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决定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七大关于政治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行动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里程碑。

(一)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论断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生死相依、命运相连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人民民主的极端重要性,把人民民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

(二)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方向。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在政治建设问题上,要把政治发展放在第一位置,这是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政治领域的创造性运用,要求我们注重用民主政治发展来解决政治领域问题;二是政治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政治发展和改革要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把坚持基本政治制度与发展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把建设发展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发展民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把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结合起来,把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把自主发展与学习借鉴结合起来,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三)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成为引人注目的又一大亮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的中国,将成为一个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的国家。十七大报告还充满激情地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的情景:届时的中国,将成为一个“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四)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部署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相比较,这一表述的变化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个总体目标、四条指导原则、六项主要任务”的新部署。一个总体目标: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四条指导原则: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六项主要任务: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决心和政治智慧,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开拓广阔前景。

(五)提出了发展人民民主的新举措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做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报告还从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1.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报告提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必将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2.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