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案例与实训
7642400000021

第21章 案例二十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

蝴蝶兰属兰科属,兰科植物主要以分株繁殖,年繁殖率较低,对引进优新品种的性状保留和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繁殖数量,以满足市场需求量,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蝴蝶兰优新品种。

一、选材与消毒

1.种子

将生长120d以上、未开裂的蝴蝶兰蒴果剪下,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放在70%酒精中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3遍~5遍,再用0.1%氯化汞溶液消毒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遍~6遍,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切开蒴果皮,让种子散落在无菌的培养基MS+6-BA1.0mg/L+NAA0.5mg/L+活性炭0.2%+蔗糖3%+琼脂0.6%上。60d左右,种子萌发并长成约4cm高,具有2片~3片真叶的无菌实生苗。

2.花梗

将花梗剪下切成小段,每一段带有苞片,下有1潜伏芽,用上述方法消毒后,接种在诱导芽培养基MS+6-BA1.0mg/L+NAA0.5mg/L+GA31.0mg/L+活性炭0.2%+蔗糖3%+琼脂0.6%中,30d后苞片处可长出丛生小芽。

二、初代培养

1.种子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培养瓶中种子萌发形成的小苗,切取直径0.3mm~0.5mm的茎尖,接种到MS+6-BA5.0mg/L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3℃~28℃,光照强度120μmol·m-2·s-1,每天光照12h~16h。14d后,茎尖膨大,颜色转绿,1个月后,茎尖形成数个原球茎。

2.花梗

将苞片上的丛生小芽切下转接至MS+6-BA5.0mg/L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丛生小芽,同时在丛生芽周围,会逐步形成原球茎。

三、继代培养与育苗

将原球茎切成数块转移到新鲜的初代培养基上,附加椰乳15%、IAA0.5mg/L及6-BA6.0mg/L,以促进原球茎生长。经过4周~6周,又会形成更多的原球茎,如此,还可以再分割、再培养,从而建立起无限增殖的茎尖无性繁殖系。

不需继代培养的原球茎转入育苗培养基上(即适当减少继代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6-BA的含量、增加生长素IAA的含量),经过3周~4周的培养,原球茎分化出芽,并逐渐发育成丛生小植株。将丛生小植株分割开并转入上述培养基上做生根培养,把基部未分化的原球茎及刚分化的小芽收集起来,置入另一种培养基中作为种苗继续培养。

四、试管苗移栽与管理技术

待小植株长高到3cm~5cm,并有2条~3条根时,即可移栽。移栽前须炼苗,即把试管苗连瓶一起移入温室5d~7d,并打开瓶盖1d~2d,然后取出试管苗用自来水冲洗掉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以免发生霉菌腐烂。最后用吸水纸把试管苗附着的水分吸干,移栽于水苔中。刚移栽的试管苗最好置于遮光50%、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并有良好通风条件的环境中。蝴蝶兰属热带气生兰,性喜温暖不耐寒冷,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温度低于5℃即会死亡。但温度高于35℃以上,且通风不良时,植株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注意光照不宜过强,尤其是夏季要适当遮阴。生长旺盛期多施肥、多浇水,生长缓慢期应少施肥和水,如管理不善,会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生长势转弱或叶软无力等现象。应及时检查根部是否腐烂,叶片是否出现介壳虫,及时喷药驱虫。

【思考题】

1.蝴蝶兰等兰科植物利用种子进行培养繁殖果实成熟时间是多长?

2.果荚无菌播种的方法是什么?

3.蝴蝶兰无性组培花梗怎样取材?

4.蝴蝶兰授粉培育果荚的方法是什么?

5.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指什么?如何预防?

6.常用抗氧化剂有哪些?使用浓度是多少?

7.蝴蝶兰组培中培养基常用添加物是什么?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