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是指第一次接种用的植物材料。
1.外植体的部位
通常木本植物、较大的草本植物采取茎段比较适宜,能在培养基中萌发侧芽,成为进一步繁殖的材料。另一些草本植物本身矮小或缺乏显着的茎,可采用叶片、叶柄、花葶或花瓣等作外植体。百合利用鳞片进行组培诱导外层再生能力较内层强,同一鳞片的基部较中上部再生能力强。
2.取材季节
处于生长季中的较幼嫩的材料易培养,应在植物生长期进行取材,特别是取春天刚抽生的新芽。
3.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
沿植物的主轴,越向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器官生长时间越短,生理年龄也相应越老,越接近发育上的成熟,越易形成花器官。一般情况下,越幼嫩、年限越短的组织具有越高的形态发生能力,组织培养容易成功。
4.外植体大小
外植体大小应根据培养目的而定。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则外植体宜小;如果是进行快速繁殖,外植体宜大。但外植体过大,杀菌不彻底,易污染;过小则离体培养难以成活。一般外植体大小在0.5cm~1.0cm为宜。
二、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1.常用灭菌剂及其效果差异
不同的外植体,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季节采用的外植体,其灭菌方法各不相同。
灭菌消毒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把植物材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杀死,同时又不伤害材料,还要易被无菌水冲洗干净或能自行分解,不会遗留在培养材料上而影响生长。
最为常用的是次氯酸钠,所需的灭菌时间稍长,性质比较温和,对植物材料杀伤较轻,比较容易灭菌的材料经常用它,但灭菌的彻底程度不如氯化汞。氯化汞灭菌效果相对最好,但必须较严格地掌握灭菌时间,并需多次无菌水冲洗才能洗脱表面附着的残液,否则,植物材料易产生毒害或受到强烈抑制。
2.外植体灭菌方法
(1)冲洗、刷洗材料:采回并修剪好的外植体,因其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土壤、肥料中的杂菌污染,所以首先应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必要时可用适当的软毛刷在饱和洗衣粉溶液中刷洗,再用清水洗净。
(2)材料的表面灭菌:用70%的乙醇振荡灭菌,具体时间因外植体的部位和年龄而定。乙醇的渗透性非常强,对植物组织的杀伤力很大,如果时间过长会把植物杀死。比较幼嫩的材料时间要短,2s左右即可;比较成熟的组织可用10s~30s,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3)材料的深层灭菌:灭菌时进行振荡,使植物材料与灭菌剂有良好的接触。如在灭菌剂里滴入数滴0.1%的吐温-20或吐温-80湿润剂,则灭菌效果更好。
【思考题】
1.怎样选择合适的外植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2.外植体消毒中常用灭菌剂有哪些?使用方法是什么?
3.怎样进行外植体灭菌?程序是什么?
4.不同外植体的灭菌程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