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教育学
7739900000029

第29章 护理教学的过程和原则(6)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恰当地评定也非常重要。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布洛菲(Brophy)建议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特征: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学习动机主要受到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支配。至于个体具体选择哪一种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因此设立合理目标、建立合作型课堂、正确组织竞赛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重要意义。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实验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型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另外,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据此来指导学生正确总结学习成败的原因。如果学生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对于成绩提高者)或消极的自我意象(对于成绩不如意者);相反,如果学生归因于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从另一方面解释,如果把成败归因于可控制因素(努力)则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犯罪感;反之,若归因于不可控制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

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

3.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在教授学生学习策略的时候应把握以下原则:

(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

(2)生成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对学生来说,“提问”、“向同伴讲解课的内容”都是有效的生成策略。

(3)有效的监控。对策略执行结果的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经过这样的监控实践,学生就能够灵活把握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何种策略。

(4)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

4.促进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我们所说的一般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有: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题,使学生充分掌握甚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所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2)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势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学习经验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并进行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知识运用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情境运用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心肺复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步骤,还应该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溺水时、电击时、心脏骤停时的具体处理之间的差异,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

(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根据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为了掌握学过的知识,就要使学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使之在新知识的学习时,迅速而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旧知识,及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固定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对基本的概念或原理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5.优化教学过程和课堂管理。所谓优化教学过程是指选择的教学过程的方法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优质效果,即教学的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

显然,优化教学过程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它是在把握教学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明智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个具体条件下课堂的教学方案,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反馈评价过程等。而评价教学是否最优化的标准,巴班斯基认为:其一是效果与质量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二是时间标准,即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是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过程。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道尔(1986)认为课堂管理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维持秩序,二是促进学习。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进行课堂管理,有多种课堂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课堂规则和程序、组织小组、监控课堂事件、对不当行为作出处理等。

(1)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学习的责任。人本主义课堂管理中教师的特定行为是“考虑和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让学生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等,以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2)制定和执行规则。课堂规则是师生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行动的规范和标准,对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预防课堂问题行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告诉学生课堂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规则只有在被学生认可接受而不被看做是教师强加的是不合理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而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则可以提高课堂规则的认可度和约束力。

第三,确定适当的课堂规则。适当的课堂规则要求:与学校规则一致;在教师认可和学生年龄水平、理智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制定;指出适当的行为,应用正面陈述的词,如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不用否定的词;集中于课堂中的重要行为;项目不要太多,一般以4~6条为宜;表述言简意赅;针对可观察到的学生课堂行为;明确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将得到什么奖励,违犯课堂规则将遭受什么惩罚。

第四,告诉并让学生理解课堂规则。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在开学的头四天用于课堂管理上的时间多于用在教学上的时间。管理得好的班级与管理得差的班级相比,在学期开始时花费在教课堂规则上的时间较多,但在全学期的其余时间里,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更少,从而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用在教学和学习上的时间。

第五,执行课堂规则。要告诉学生违反课堂规则将受到的惩罚或可能带来的后果。

(3)建立和维持秋序。良好的课堂秩序表现为班级成员协调一致的活动,没有破坏性行为和干扰性事件,全体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更多地投入学习。

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主要是做好教学计划、管理组织好班级活动、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渡、预防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和干扰性事件、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活动合理化等等。在应对课堂偶发事件方面,教师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做到科学、有效,没有副作用。

相关链接: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美国北中地区教育实验室(NCREL)设计构筑了一个“有效学习共同体”。在这个有效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是:(1)信息探索者;(2)知识的建设者;(3)认知方法的练习者;(4)自己学习过程的管理者;(5)有时担任教师的职责。共同体的教师则是:(1)学习的支持者;(2)学习向导;(3)学习中的合作者;(4)进行设计课程和科学研究;(5)持续进取,寻求专业成长。共同体中的教学活动是真实确切的、跨学科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评估是基于绩效的、与学习过程相融合的、真实可信并能产生新的学习效果的。

【思考与实践】

1.简述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基本阶段。

2.列举5~6条护理教学原则,并指出其应用要求。

3.根据所学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举例说明自己在护理学习中所用到的策略。

【推荐书目】

1.陶行知主编:《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推荐理由:陶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观念和思想对我们如何开展护理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理由:《当代教育学》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书中还有许多案例供学生思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教科书。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推荐理由:打破了公共课心理学教材长期沿用的普通心理体系,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有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并反映国内外学与教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