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教育学
7739900000004

第4章 护理教育导论(3)

(三)心理学与护理教育学

心理学是人类对自身的探求,它是一门严格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教育是心理学学科实践和应用的重要领域。心理学为人的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护理教育学而言,它在研究护理领域中各类教育问题时,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和分析教与学双方的心理活动规律,以此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和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护理教育的目的。因此,可以把心理学与护理教育学比喻为助教和主教的关系。护理教育学在其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心理学可以帮助它始终不背离科学发展道路,协助它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教育问题,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处理各类教育教学环节上的难点和疑点,促进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成为完成护理教育任务的保障。

三、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护理教育是建立在国家普通教育基础上,为培养护理专门人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过程,它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特点,同时,又由于护理专业性质、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教育与其他专业相比形成其独特的教育特点。

(一)护理教育的专业特点

护理是一个要奉献爱心的专业,护士应该能够在服务对象有健康需求的时候,提供专业帮助和人文关怀。因此,护理教育不仅是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还必须利用课程,尤其是隐形课程帮助学生构建正确而坚定的职业情感和专业态度,以利于护理人员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克服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客观正确地理解护理工作的现实价值,坚定不移地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这是专业性质所决定的护理教育特点。

(二)护理教育的对象特点

目前,护理仍然是以女性为主体的专业,虽然有男护士,但其数量对职业性别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在护理教育活动中学生性别元素相对单一这一特点,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策略以及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形成了护理教育的性别特色。另外,在终身护理教育的体系中,由于护理教育对象——女性在其社会角色中的多重性,特别是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之间的矛盾对她们学业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也给护理教育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在护理教育的总体安排上教育对象性别特点不可忽视,否则将影响护理教育的效果。

(三)护理教育的内容特点

护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但护理工作对象的是人群和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护理工作不仅要能根据人在其生、老、病、死各生命周期所遇到的健康问题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时,还需要清楚人的心理、社会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护士必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关怀能力才能够提出照顾到服务对象整体需要的护理方案。所以,护理教学内容是交叉的、跨越学科间界线的,护理学生一方面要从自然科学角度学习人的生物学过程和需要,另一方面又必须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理解人的心理、社会需要。交叉与综合的教学需要形成了护理教育内容的特点。

(四)护理教育的方法特点

护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在他们毕业实习阶段就开始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评价和考量,其结果一方面会影响护理学生专业价值感的形成和巩固,另一方面也会对护理学生的就业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选择和创设科学的有效的护理实践教学方法,不仅是护理技能教学的需要,也是护理育人的教育要求,因此,在护理教学中选择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护理学生获得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临床适应能力是护理教育的方法特点。

(五)护理教育的管理特点

护理进入学院式教育之后,教学过程的二阶段管理成为必然。护理教育不可能在学校课堂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和课程,护理专业约占总课程一半的教学都与临床密切相关。目前,护理教育与医学教育相比在临床医院中的地位和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还有待完善,再则,近年来护理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不少护理院校需要联系多家医院才能落实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见习和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由此导致护理教育管理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多要求、多人参与的特点。要顺利完成护理教育工作,必须处理好管理环节上的协调与统一。

四、护理教育的任务

目前国内的护理教育基本在高等院校中完成,因此,探讨护理教育的任务应根据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要求为依据,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归纳护理教育当前主要任务如下:

(一)教学任务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现阶段护理教育最迫切和最主要的任务。根据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面对未来和国际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科学地规划护理教育规模、层次、规格,发挥现有护理教育资源的作用,挖掘护理教育的潜力,搭建现代护理教育平台是完成护理教育任务的先决条件。在实践教育任务方面重点在下述各环节:

1.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教学。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只有具备宽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才能有一个较好的个人专业发展基础。学校教育是护理学生获得专业培养的关键时期,无论教育学制、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如何变革,但夯实专业基础的教育原则是始终应该坚持的。

2.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研究紧密结合。高校护理教育应该逐步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依据僵化的教学过程,为推动现代化护理的发展,护理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现代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科的最新成就和进展,引导学生接近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校教育内容始终与学科发展和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

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使护理教育面向未来,就必须重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交流和竞争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4.注重学生专业精神的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社会高要求而专业基础条件不完善的现实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护理工作,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品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敬岗爱业的精神,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相关链接:

护士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ies)

职业核心能力又叫关键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世界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职业核心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当劳动者面对复杂的实际情况时,能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和迁移知识的基本能力。

因此,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职业竞争力、体现教育目标和教育特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于1986年制定了“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标准”,其中对护士核心能力有明确的规定和描述。1998年出版的护士核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且对这4种能力进行了清晰而又详尽的描述。从AACN对美国护士核心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中都包含了多项具体能力或概念,如沟通能力包含了表达能力、书写/写作能力、沟通技能、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档案管理能力、治疗性沟通能力等。护士核心能力为护理教育和课程设置提供了方向。核心能力随着社会及护理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和完善。Lenburg 于20世纪90年代也对护士核心能力及其标准进行了界定和描述,指出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才能、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同样每一项核心能力的内涵中也包含了多项具体能力或概念。

(二)研究任务

护理院校应该是护理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应该在护理研究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护理院校的研究任务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护理院校教师直接参与重大护理研究项目和课题,积极发挥高校在科研工作中的优势,促进护理研究成为推动护理工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并应及时将研究结果与高校教育内容相结合。二是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护理教育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护理教育实践,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不断完善护理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绩效。三是指导护理学生投身于校园中的各类科研创新项目。护理教师能热情的支持与帮助,能给学生增加参与竞争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四是通过教师参与科研过程的经历影响和启发护理学生的科研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护理科研的兴趣。本科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要肩负主要科研任务,但他们的科研意识与他们是否能主动运用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是否愿意参与护理科研工作或促进本单位护理科研的氛围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这也是当前国内开展护理研究的条件建设任务之一,而护理院校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作用对促进护理研究工作的意义更为深远。

(三)服务任务

护理院校给社会开展和提供各种专业服务的意义在于:首先是与社会和其他专业共享护理专业的发展成果,使护理发展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第二,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转变传统观念对护理专业的不客观看法,服务效果还有助于巩固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度;第三,通过服务过程也有助于护理专业充分认识社会人群对护理的需求变化,为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的调整提供客观依据;最后,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护理教育的体系结构

依据社会对护理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为护理教育发展所提供的条件,根据护理教育自身发展需求和学科内部多因素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与护理教育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教育层次和形式。熟悉当前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发挥现有教育层次和形式的优势,并促进护理教育的体系结构不断趋于完善。

一、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

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是依据国家教育总体发展规模和条件,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和阶段性形成的符合国情的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按培养护理人才的等级可分为中等护理教育、护理专科教育、护理本科教育、护理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

(一)中等护理教育

中等护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临床中级护理人员。招生对象为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报考学生必须经过国家统一命题的入学考试,由各学校根据考生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成绩衡量,择优录取。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或4年。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中等教育规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本专业必须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患者的观察、应急处置和身心护理能力,熟悉病房一般管理要求,具备基本的社会保健知识。学生按照学校的课程计划修完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通过国家的护理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能在各级医院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卫生宣传及疾病防治工作。20世纪末,中等教育是国内护理人才培养最主要的途径。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定位的变化,1999年起,国内多数护士学校减少或停止招生,中等护理教育学校和招生人数逐年减少。

(二)护理专科教育

护理专科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高等护理专科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在大学护理院系内设置护理专科培育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目前也有独立的高等护理专科学校,护理专科教育还可以由职工大学、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承办。招生对象一般为高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的男女青年,也可以是护理中专毕业已参加工作的临床护士,学习年限一般2~3年。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具备初级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护理教学能力,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具有运用护理科研成果的能力。学生按照课程计划修完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发给专科毕业证书。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中等护士学校通过与高等院校合并或改建后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使高等护理专科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逐渐成为现阶段我国护士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