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教育学
7739900000045

第45章 继续护理教育(2)

(三)间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继续护理教育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了解当代护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更多相关疾病的知识、社会人文知识、心理知识和新技术,从而在护理工作中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很好的沟通,了解患者和家属的身心需要,有的放矢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从而满足服务对象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四)促进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了科研意识。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促使护理人员能在工作中启发积极性思维,不断创新技术,开动脑筋,开展护理科研,解决护理工作中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五)提升护理人员的竞争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在护理界也是一样。竞争可使人产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从而迫使护理人员去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继续护理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使其能不断适应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竞争优势,从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三、继续护理教育的教学原则

通过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可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从而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满意的服务。在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继续护理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继续护理教育中应重视和加强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活动和护理学科发展中的新知识新进展,使学员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学以致用,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二)按需施教的原则

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由于护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学历层次、工作岗位不同,她们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她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帮助她们在临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继续护理教育在课程安排、师资力量上应密切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了解护理人员的学习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不同,业务水平层次不一,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层次教育,创造优秀护理人员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适应不同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尤其应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

(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各地各部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举办继续护理教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五)改革创新、讲求实效的原则

坚持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质量和效果。根据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以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保持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质量和实效。护理人员常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四、继续护理教育的内容继续护理教育的内容从原则上说要做到“四新”和“三性”。“四新”是指一切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都是继续护理教育的内容。“三性”是指继续护理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将所学的基础性、典型性和先进性的继续教育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实际中的多样、复杂、综合和多变的病情中。接受继续护理教育的护理人员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应掌握多元化、分层次的原则,选择参加与其专业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继续护理教育项目。

(一)护理继续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Gill Furze 认为,继续教育内容应同时满足个人需求(受教育者感知的需求,即通过工作经历意识到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它的教育需求;受教育者真正的需求,即客观缺乏的真正应满足的教育需求,如患者的需求)和组织需求(职业发展的需求、医院的需求和国家的需求等)。继续护理教育内容应充分考虑护理学科的专业特点,注重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整体护理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同时应关注护理人文和伦理、护理职业道德、护理职业素养的内容,应增加社区护理、健康促进、护理干预、预防保健等内容,加大护理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方法、新技术在护理中应用以及与护理学科相关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训力度。

(二)护理继续教育内容的多层次

护理队伍是由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岗位、工龄的人员组成。她们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有所不同,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类别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常可分为3个层次:

1.高级护理人员。以副主任护师、护士长和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年资护士为主。

这批人员教育内容应定位在高起点、深层次和新进展上。高级护理人员除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会议、外出进修学习外,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以巩固提高理论知识,并精通专科护理技术,培养解决疑难问题,指导重危患者护理,以及护理计划、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高护理查房、护理管理等方面能力。在加强精深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这批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其管理、教学和科研水平。

2.中级护理人员。以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为主,是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这类人员在学习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的同时,应增加“四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内容,加强专科培训。

3.初级护理人员。以低年资护士、合同制护士为主。这类人员通常比较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对这类护士应加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巩固其在校所学护理专业知识,规范基本护理操作,培训其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应抓好“三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侧重于提高临床护理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术,并适当增加一些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4.刚进医院的护士。对于刚从事护理岗位的护士,其教育重点应加强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护理服务礼仪、基础护理、各类查对流程、护理安全与法、医院感染知识等。培训时间通常为1~3个月。

五、继续护理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继续护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护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卫生部在《继续护理教育试行办法》中明确指出继续护理教育应以短期和业余学习为主,其形式和方法可根据不同内容和条件,灵活多样。主要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专题调研和考察、疑难病历护理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短期或长期培训等。为同行继续护理教育提供教学、学术报告、发表论文和出版着作等亦应视为参加继续护理教育。

国外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其中美国的形式包括:集中办班、分散办班、自导学习、电视广播、函授巡回教学等。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继续护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各地区、各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进行继续护理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继续护理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把继续护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继续护理教育的作用。开展继续护理教育主要以医院为单位自成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形式和方法。

(一)短期培训班

一般是针对一些新知识、新业务或某个专题而举办的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临床各学科的新进展,掌握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培训时间一般在1个月以内。由相关部门审批的省市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一般属于此类。其特点:一是专题性,短期培训不能面面俱到,通常围绕一个专题展开;二是速效性,短期培训往往以突击培训方式,时间短,效果好。

(二)专科进修

医院可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选派护理骨干到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医院脱产学习专科方面的相关知识。专科进修以掌握某一专科领域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成为相应的专科护士为目标,从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三)学术会议

就某学术领域举办相关新知识和新技术培训,同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包括书面或口头交流,提出学术方面不同的观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华护理学会、各省护理学会、各个护理院校、卫生行政部门等每年都会举办各个层次、类别的学术会议。

护理人员应积极争取机会参加。在学术会议上,护理人员不仅可倾听专家讲座,也可将自己的经验和创新展示给同行,这对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自身护理素养大有裨益。

(四)专题讲座

针对某个专题内容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了解某专题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等。

由于受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培训经费欠缺的制约,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外出短训、专科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因此,在院内举办多种形式专题讲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继续教育方式。专题讲座可采取形式有:一是聘请院外护理专家来院进行专题学术讲座、理论培训、护理技术指导;二是定期举办全院性业务讲座;三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定期举办各种内容的专题培训班;四是让外出进修后回院的人员举办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的讲座。

(五)技能示范和练习

就某一新技能进行演示,规范技能操作程序和标准。护理人员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新的技能。

(六)教学查房

针对低年资护士可以采用教学查房的形式,围绕某一典型病例让护士汇报病史和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指导老师进行分析评价,并可进行提问和讨论。

(七)自学

倡导以自学为主的继续护理教育可弥补护理队伍缺乏开展继续护理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确保护理人员完成相应的继续护理教育。自学中有一种方式称为个人开发模式,即个体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需要,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目标,在一定的范围内自选培训内容、途径和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常用方式有:自修模式:参加经人事厅、教育厅或卫生厅认定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非学历学习;个别指导模式:医院内部提供的自学支持服务。个人开发模式重视成人自我教育能力,呈现了继续教育的规范要求与护士个性差异的统一,充分调动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各单位要积极提供相关的文字和声像教材,为护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阅读国内外护理期刊和护理专业网站是一种护理人员自学的好方式。

(八)个案讨论

针对某一护理个案,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并作出效果评价。同时围绕护理个案,可以讨论疾病相关知识和新进展等。

(九)模拟训练

适用于护理综合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如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可以模拟某一场景进行训练。

(十)“一题一课”

“一题一课”是指由讲授者根据自己在临床中所收集的资料或所感兴趣的课题,经过文献检索,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完成经验,针对某一个内容所讲授的一课。它既类似于综述报告,又类似于专题讲座。一般由讲授者自选题目,内容主要以护理新信息、新业务、新技术为主,以多媒体或投影形式讲课。此方法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护士的知识深度,培养了护士的思维能力,收到了“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效果。

六、我国继续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规定

我国继续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规定参照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各省卫生厅分别制定各自的继续医学教育授予办法。护理人员可参加单位、省市级或国家级的继续护理教育项目,通过考核按照规定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继续护理教育实行学分制。按照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继续护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分别由全国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当前全国性社团组织举办的省级Ⅰ类学分项目归口到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管理。指定社团组织应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规定的样式印制学分证书。如中华护理学会每年会公布一批Ⅰ类学分继续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