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护理教育管理的控制
控制贯穿于护理教育管理整个过程,也是整个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若没有控制就不能有效实现护理教育管理目标。
1.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是管理者监控和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各种活动,使其按决策完成任务,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离决策,使其与组织计划、目标和预期的绩效标准一致的系统行动过程。控制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决策、标准和方法进行。若有偏差,就要分析原因,及时改进。护理教育管理的控制是通过护理教育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调节,使护理教育组织及其成员按照既定目标前进,或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目标或纠正组织及其个人的行为偏差。通过有效的控制能保证护理教育组织的决策目标和计划任务得以顺利实现,以使护理教育管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封闭回路,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另外,还可以使组织和激励这两种职能得以正常发挥。
2.护理教学管理的控制。在护理教学管理中,控制对象是受控系统,具体是指护理教师、学生、教学计划和整个教学过程等。学校、护理院(系)主管教学的行政领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基层教学组织、护理教学管理相关人员,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相当于一个控制器,是施控系统。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对护理教师的教学业务的控制;对护理学生日常学习活动、思想品德的控制;对教学质量的控制,特别对临床教学质量的控制;对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控制;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教学评价的控制;对护理教育成本的控制;对护理教育的风险控制,特别处理好临床实习阶段的风险控制。
3.护理教学质量控制。教学质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定学习期限所达到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知识储备、智能开发和身体素质的程度。一般通过考查、考试、实习、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检验。教学质量是护理院校(系)的立校(系)之本、发展之本。护理教育质量不仅关系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进程,而且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及护理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状态,最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大众健康。《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指出,“护理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护理教学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随着我国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规模迅速膨胀,如何保证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对护理教育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更是成为各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下面重点介绍护理教学质量控制。
(1)含义。教学质量控制就是测量实际教学质量,将实际质量与教学质量标准对比,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教学质量控制目的在于以预防为主,期望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各因素制订相应的监控计划和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以达到控制偏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质量控制强调满足质量要求,着眼于消除可能发生的偶发性教学问题,使教学质量保持既定水平。教学质量控制应以全员参加为基础,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以过程控制为方法,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为做到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并统一思想,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可采取目标管理方式,即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各级教学质量管理目标都要有相应的人员实行分层次的岗位责任管理,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上下协调。“消费者”是指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患者、政府、社会,其核心是学生。要注意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患者、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要建立起消费者满意测评机制。
(2)对象。人:即对教学软件的控制,包括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等;物:即对教学硬件的控制,包括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财:教学活动经费的预算、成本和收效进行有效控制;时间:即准确地掌握各个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时间点等。
(3)原则。系统性原则:应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有全局观念;预警控制原则:通过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的素质,监督并控制教与学双方犯错误的可能,及时预警从而提高系统及其产出的质量;有效点控制原则: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对每一因素加以控制,选择有效、可控的控制点十分关键;控制效率原则:也称为及时控制原则,即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快速予以纠正;权变性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环境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因地制宜进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4)措施。明确教学管理各项业务流程,确定教学管理的控制目标,确定流程的控制点和监督检查方法,建立起有效的教学评估和检查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文件等。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QAS)。是全面控制教学质量的组织结构、实施程序和所需资源的总和,是教育评价、结构化与体系化的结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实现有效教学控制的重要保证,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包括教学调控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它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为教学质量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它通过收集教学信息、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1)过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过程前置监控、过程实施监控和过程阶段结果监控,通过上述三个全过程监控,及时反馈和调整,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在目标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层面上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反馈和调整体系。
(2)外部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外部保障由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专门机构承担,高等教育的控制机构一般直接隶属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监督或质量审计。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对护理教育进行评估的国家级专门机构,每隔3~7年对所有的护理院校进行全面评估。内部保障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和核心部分,也是学校内部系统内部诸多构成要素的质量保障和诸多工作环境质量保障的综合表现,可分为教学质量保障指挥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系统、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估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保障支持系统六部分。
第四节 护理教育管理内容护理教育管理内容涉及面很广,在此主要介绍教学管理、教育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其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为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等。当然,每个学校根据其部门设置不同,其职责划分也会略有不同。
一、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根据一定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通过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等过程,协调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以实现各项教学工作协调、高效率运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学校教育管理活动。
(一)教学管理组织系统1.教学管理系统的结构。护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医院三类,这里重点介绍后两类。
(1)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建立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把学校与教学相关的机构、组织和人员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每个与教学相关的工作人员能积极负责,步调一致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发挥作用,其目标是能准确全面掌握教学工作情况,并及时作出指挥决策,从而保证教学指挥和反馈渠道的畅通。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和业务管理机构两种管理组织,也可增设教学咨询、监督机构,如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
其中教学行政机构通常指教务处,教学业务管理机构通常指教研室或院系教学科。
根据护理教育组织的不同,教学管理系统模式各不相同:综合性院校的护理院(系)或独立的中职或高职护理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是在校长负责制下由教务处、院系教学科或教研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的科教科、各学科教师组成;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系统一般由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或远程教育学院等专门负责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办学,不受教务处直接管理。有些学院采取一级管理,远程教育较多采用该方式,由这类学院直接负责整个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同时聘请护理院系专家教授成立专业教学委员会,对护理教学进行指导和监督。有些学院采取二级管理,承担护理教学的宏观管理,由专业学院如护理学院或医学院设立成人教育科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
(2)医院护理教学管理系统。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一般建立三级护理教学管理:
一级管理模式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护理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医教科(科教科)、护理部组成,主要职责是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任务的组织实施;三级管理由各病区护士长、教学秘书组成,负责本科室学生实习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制定和实施。
2.主要职能机构介绍。下面重点介绍学校的教务处、教研室(教学科)的主要职责。
(1)教务处。教务处是全面负责全校教学、教务管理的职能部门,直接担负着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的职责,发挥着决策参谋、指挥调度、指挥服务的作用。其主要职责: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教学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有关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负责专业设置及调整,教学计划修订及执行管理,教学组织安排,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实践环节管理,师资建设与管理;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组织各院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开课计划;负责选课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设施管理、考务管理、教务管理、教学基地建设;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教学研究等。
(2)教研室或教学科。教研室或院(系)的教学科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组织和管理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层教学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和管理本院系教学,落实教学任务,维持日常教学秩序稳定,实践环节安排,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协助教务处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等。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科教科是负责临床教学任务落实、临床教师的聘请、学生临床见习或实习环节,在护理实习环节上接受教务处和护理院系教学科或教研组的指导和管理。
(二)教学管理的内容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的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
1.教学的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为实现教学总目标,学校管理者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筹划、组织、安排、监督、控制和创新的一种管理形式。它是明确教学工作方向、保证教学工作协调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它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管理等。
(1)专业设置管理。专业是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特点之一。专业设置需要依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如何设置专业,设置怎样的专业才能符合社会需要、体现学校特色、更利于培养人才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专业设置包括专业名称、层次、方向、教育形式、年制。层次包括高升本、专升本、高升专。近年来,护理学专业出现了方向细分,如不少学校设置了社区护理、中西医结合、母婴护理、涉外护理、口腔护理、麻醉护理等方向。
(2)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置和安排学校课程,指导、控制、总结和评价教学实践及其成果的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修改、原则及要求等。教学计划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方向。它是教学过程管理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