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02

第2章 社区护理概述(2)

(2)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社区和家庭,全面了解社区情况,熟悉人们的家庭背景和工作环境,以健康为中心,不仅治疗个体疾病,而且进行社区动员,改善社区状况,创立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群体和个体健康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呵护,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

(3)节约医疗费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以预防保健为主,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保护环境、定期体检、预防接种、行为干预、健康咨询等服务方式,减少发病率、致残率、住院率,从而取得少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整个人群,而不仅仅是少数病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配置的有效手段。

(4)应对老龄问题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家庭医疗服务等便捷的服务方式,解决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达到家庭、社区养老的有效措施。

(5)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人们自我保健能力,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带动社区成员参与环保、文化、治安、体育、卫生等社区活动,自助互助,相互关心,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的共同体。

(6)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它从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各方面来考虑人的健康问题,是实现真正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途径。

(二)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述社区护理概念可看出,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是社区护理与社区医学进行社会实践的同一舞台,它们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范围和目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任何一方的工作都有助于弥补或协助解决对方工作中的问题;在服务的内容上,既有分工,也有重叠。社区护理与社区医学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两大支柱,同属于应用医学的范畴。

社区护理是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是预防疾病、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重要力量。

三、社区护士的角色与职能

(一)社区护士的角色

社区护士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及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咨询、教育、组织、管理、合作、观察、研究等。社区护士需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种角色所赋予的义务及责任。

1.护理服务者这是社区护士的基本角色。社区护士应用自身的护理技术、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咨询能力,通过对家庭和社区的了解,关心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感情诸方面的因素,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

2.健康维护者社区护士通过健康教育,唤醒居民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同时通过健康促进手段,改善社区环境,从而使社区居民避免健康有害因素的影响,达到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3.社区卫生代言人社区护士通过社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与健康相关的环境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处理。同时,社区护士通过巡视社区或家庭护理等途径,及时发现社区居住环境中的污染情况,指导居民及时处理,维护社区环境的健康。此外,社区护士通过参与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对环境污染因素与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关系以及公害病预防等的研究,提供有关环境污染的科学依据,向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以维护社区环境的健康。

4.健康教育者和咨询者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社区护士不仅需要懂得防病治病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学习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善于应用教育和咨询的技巧和策略,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发挥作用。

5.组织与管理者社区护士负责人员、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有时需要组织社区不同人群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对活动形式进行组织管理,同时也对其内容和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是组织者和管理者。

6.协调与合作者社区护理工作的涉及面广,社区护士经常需要与医生、康复师、营养师及行政管理部门、民警、环保、社区等工作人员的合作,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社区护士需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工作的技巧和能力。

7.观察与研究者社区护士需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社区健康问题,如家庭、社会中的压力、环境危险因素等,同时也需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治疗效果、用药反应等。

同时,社区护士需要积极开展社区护理研究,以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等等,以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二)社区护士的职能

1.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家庭里开展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如输液、注射、皮肤护理、导尿、换药等。

2.传染病防治社区护士对社区人群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负责有关传染病疫点或疫区的消毒,管理传染源、做好预防接种、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传染病的家庭访视等,在传染病防治特别是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3.心理卫生服务社区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通过各种途径指导社区人群调整心态,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对社区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和康复指导。

4.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的饮水卫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食品卫生、家庭环境卫生及预防环境污染等工作,直接关联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士及时对社区环境进行评估,发现并控制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致力于推进环境卫生工作,保护社区人群健康。

5.社区特殊人群保健护理社区中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社区护士针对特殊人群的不同生理病理特点及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级预防工作,达到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6.职业卫生服务社区护士应用护理学及流行病学的知识和方法,评估社区内职业的危险因素,为员工提供职业卫生和防护知识,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策划各种能提高员工健康、安全及福利的活动,以维护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健康。同时对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7.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是一项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团体健康工作,主要包括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及学校环境卫生三大领域。健康服务包括体检、健康观察、康复矫治、紧急伤病处理、教职员工保健、学校传染病管制等。社区护士通过评估,确定学校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利用学校资源,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提供适宜的可接受的健康服务,解决学校健康问题,维护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可向家庭、社区人群辐射,是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8.院前急救护理如触电、溺水、气管异物、中毒等急诊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就地急救,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社区护士不仅需要自己熟练掌握这些技能,还需对社区人群进行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居民自救和互救的能力,以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9.临终关怀服务社区护士需对社区人群进行死亡教育,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护理服务。

四、社区护士素质与培养

(一)社区护士素质

从上述社区护理的特点及社区护士的角色和职能中可见,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一般比医院护士的要求更高。社区护士的一般要求有:

1.有护士执业证书。

2.本科以上护理专业教育。

3.有社区护理上岗证书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需受过严格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具有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4.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社区护士不仅需要熟练的疾病护理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还需具备流行病学、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5.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社区护理需多部门协作及社区成员的参与,这些复杂的多角联系,有赖于社区护士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社区护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6.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重要部分,社区护士需具备利用教育学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开展个体或群体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7.敏锐的观察能力社区护士需对个体或群体的身心状况及社区问题作出正确及时的评估,敏锐的观察力是其基础。

8.良好的职业道德社区护士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身作则,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任何人一视同仁。

9.健康的身心社区护理是一项繁忙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区护士全身心地投入,健康的身心是其基本保证,同时健康的身心也能使社区护士在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社区护士培养

世界各国社区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培养社区护士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

1.学校直接培养学校培养公共卫生护士以英国最早,1889年,英女皇以妇女捐款支持护士教育,成立皇后护士学校,该学校除开展临床护理课程教育外,设有家庭护理、妇幼保健、助产、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等课程,成为当时推动欧美国家公共卫生护理的先导。

2.从医院护士中分化临床护士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一定时间,再经过一定课程的培训和进修,然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3.我国社区护士培养情况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相对落后,尚无形成完善的社区护士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各级护理院校在临床护士培养中大多增设了社区护理课程,并有一定的实习安排;各地对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1997年首都医科大学设立了社区护理专科,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07年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开始了社区护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

第三节社区护理发展

一、我国社区护理历史和现状

(一)我国社区护理历史

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医、护校的课程中设有预防医学,为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该医学院与北京市卫生科联合,在北京创办“北京市第一卫生事务所”,目的是使医、护学生了解群众生活与预防疾病的关系。该所的工作范围有生命统计、环境卫生、妇幼卫生、传染病控制、结核病防治、学校卫生、工厂卫生、公共卫生护理等。学生实习内容有:对孕妇的指导、家庭接生、对产妇、新生儿的访视指导、传染病患者家访及消毒隔离、学校及工厂卫生护理等。

1930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省定县提倡农村平民教育,其中也包括卫生教育,许多公共卫生护士亦参加了农村卫生工作。

1932年,政府设立中央卫生实验处,训练公共卫生护士。

1945年,北京的卫生事务所增至4个。

解放后,协和医学院停办,卫生事务所扩大为各城区卫生局,局内设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结核病防治所等,一部分医院开设地段保健科或家庭病床。但当时护校课程中未设公共卫生护理,虽然城市及农村都设有三级卫生保健网,但参加预防保健的护士寥寥无几。

1983年,我国开始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课程安排中增强了护士预防保健意识和技能的训练,但大多没有设立社区护理专科。

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社区护理学术会议”,会议倡导要发展及完善我国的社区护理,重点是社区中的老年人护理、母婴护理、慢性病护理及家庭护理等。

1997年,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枠中指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渐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较好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程,社区护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卫生部于2000年及2002年相继印发了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枠及枟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枠,从此各地开始积极探索社区护理工作。

(二)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1.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单一目前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社区护理工作起步晚,工作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着眼点没有转到社区“人群健康”上来。护理工作主要局限于护理站及老年家庭病房的基础护理,如输液、注射、换药、导尿、灌肠、患者的健康教育、善终护理等,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以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为重点的社区服务对象的保健模式。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方面的工作社区护士很少参与。

2.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落后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各个医院或当地地段的卫生所承担,国家卫生部门对此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及管理机构,缺乏社区护理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社区护理业务管理上缺乏社区护理服务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也无正规的法律条文来保障社区服务对象及护士双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