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03

第3章 社区护理概述(3)

3.社区护士素质和业务水平偏低、人员编制不足目前在社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大多是按照临床护理模式培养出来的,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学历层次也较低,较难胜任和担负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护士普遍不足,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医护比例以1:2或1:4为宜,而据深圳市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社区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0.85。社区护士短缺,因而使社区护士不能有效地全方位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而只能进行单一的治疗工作。

4.缺乏有效的政策、财政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人力、物力投入到医院,重点放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削弱了对基层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对基层医疗卫生的经费投入又有重医轻护的现象,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很少。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有关政策及财力方面的支持不够,社区护理所需的交通、通讯、护理仪器和设备欠缺,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5.社区护理教育工作落后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一直注重临床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教育长期以来只培养临床护士,社区护理人才奇缺。现有护理教育体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和人才层次等方面均不能较好地满足社区护理的需要。

二、国外社区护理发展

(一)地段访问护理

中世纪时期,许多修道院接纳照顾患者,有些人出于宗教信仰而照顾患者,在12-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瘟疫流行,许多人参加疾病及自然灾害的救治工作,这些都是公共卫生护理的雏型。

英国利物浦的企业家威廉· 勒斯朋(Willian Rathbone)的妻子患慢性疾病卧床在家,罗宾森夫人到其家中进行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他深感家庭护理的必要性,于是求助于罗宾森夫人在利物浦成立了第一个地段访视护理机构(1859),后得到南丁格尔的支持,在利物浦设立护校,专门培训地段护士,培训课程中注意到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与家庭访视护理。

1874年,伦敦成立了全国访问贫病护士协会,各地有分会。在此期间,美国亦开展了相关服务,先在纽约附近开始家庭访问护理,后渐扩展,至1890年,相关的访问护士机构已有21家。

(二)公共卫生护理

美国护士丽连· 沃德(Lillan Wald)(1867-1940)将南丁格尔以往使用的“卫生护理”前加上“公共”两字,使大家了解这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卫生事业。她和同事们调查贫民家庭,发现恶劣的生活环境及缺医少药、传染病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1895年,她在街道成立办事处,组织护士走访贫病家庭,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护理慢性病患者。此后她又推动妇幼卫生和学校卫生工作。

护士丽连沃德在公共卫生护理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主张公共护士有独特的职能,可以独立工作,最好住在执行工作的地区附近;致力于学校环境卫生的改善和防治学生的传染病,创立学校卫生;成立儿童局,从事妇幼卫生研究,促使当局关注妇幼群体的卫生问题;护理服务对象从贫病者扩展到一般群众,采取收费和聘用公共卫生护士制度。

在1893年成立了公共卫生护理学会,并制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的原则和标准,提出公共卫生护理教育的课程标准,逐步纳入大学教育中。

此后,美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促进人民的健康,促进教育及环境等的改善,政府制定了一些法令,在大学中设奖学金,促进公共卫生护理教育的发展。1950年后,公共卫生护理工作从家庭走向社区。

(三)社区护理

1970年露丝· 依瑞曼开始使用“社区护理”一词,她认为社区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机构内进行多项的卫生工作,工作的重点是社区。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护理的对象是整个社区群众,而不是仅对刚出院的患者或慢性病患者;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患者,而是健康教育者、咨询者、策划者、开业护士及患者的代言人;凡从事健康服务的人员均应合作。

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的社区护理体系比较完善,有高素质的社区护理队伍、较好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以及较好的社区护理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上有较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其中家庭护理已法制化、规范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护理医疗体系。

三、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1.不断拓展并逐步完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社区护理势必逐步从以医疗护理为主走向以社区保健护理为主,社区护士将在预防、康复、保健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并逐步完善和规范化。

2.社区护理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将逐步建立,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达到资源共享。

3.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将逐步开展,护理院校不同层次社区护理专门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将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区护士将会有统一的社区护理认证资格考试。

4.社区护理机构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护士的角色功能范围不断扩大,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相应的护理机构会不断出现,会出现单独开业的社区保健护士、社区治疗护士、妇幼保健护士等。

5.建立多层次的社区卫生保健体制社区保健服务是由护理、医疗、心理、营养、康复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及一些社团和组织等共同参与完成。将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形式和制度。

6.将进一步提高社区护士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职能范围的扩大和社区护士受教育水平的相应提高,社区护士将日益成为社区医生的平等合作者,并为社区居民所认同。社区护士相应的待遇也将有所提高。

第四节社区护理程序

一、社区护理程序及应用意义

(一)社区护理程序

社区护理程序即以社区为服务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对社区人群、社区环境、社区教育、社区服务资源等进行评估,做出社区诊断,确定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优先顺序,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社区护理干预计划,然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并对实施过程及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此不断循环深入,直到达成维持和促进社区健康的目的。

(二)社区护理程序的特征

1.以社区为服务对象社区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问题受社区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问题在社区中也可能有“聚集”倾向,社区护士只有以整个社区为着眼点,从整个社区的大背景下观察健康问题,才能完整、系统地理解社区个人与家庭的健康问题,才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医疗和非医疗资源,才能真正为社区个人及家庭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的护理服务。

2.是动态的工作过程随着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逐步实施,需要不断地评估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效果,重新作出相关诊断,并对计划作出相应的修改或者增加一些新的计划,直至达成社区护理目标。因此,社区护理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3.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指社区领导和群众代表共同参加干预项目的设计、执行和评价。社区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干预,可以培养主人翁精神,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任何一项干预项目都必须十分强调社区参与的原则。

4.解决问题有先后不是所有的社区健康问题都能在某个时间内一并解决,需要分清层次,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主要的问题。根据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程度、目前是否有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是否有足够的可动员的社区资源来确定其优先顺序。

5.流行病学方法是社区护理评估的重要方法社区护士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可以获得社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了解和掌握相关致病因素和流行因素;了解疾病及疾病流行因素所引起的危害;指导制订具体地区、具体人群、具体疾病的卫生政策和防治措施,同时流行病学方法也用于防治效果、成本效益等的评价。此外,分析二手资料、人口统计、卫生统计、行为测量等方法也是社区护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三)社区护理程序的应用意义

护理程序是系统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为护士提供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引。社区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通过社区护理评估,作出社区护理诊断,制订适宜的社区护理计划,然后落实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以维护和促进社区整体的健康。社区护士按照护理程序为社区提供服务,使社区护理服务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社区护士运用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护理程序的每个步骤的功能,使护理服务更有效;社区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更能体现社区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培养社区护士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社区评估

(一)社区评估概念

社区评估(community assessment)是社区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收集社区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及与之有关的资料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社区护士作出正确的诊断。

社区评估立足于社区,收集、记录、核实、分析、整理有关社区健康状况的资料,并对整个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性评估,以便对社区内现存的或潜在的社区健康问题作出诊断,并确定其优先顺序,同时,这些资料也是制订社区护理计划和做出护理评价的依据。

(二)社区评估内容

健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社区评估的内容涉及社区各方面,主要有:社区基本状况、人群健康状况、疾病状况和卫生服务状况四个方面。以下是这四个方面的主要评估内容:

1.社区基本状况社区基本状况主要有:①社区人口状况:社区人口数量及增长率、人口密度、性别比、年龄构成、人口负担系数、老年人口系数等,同时,还要注意人口的职业、文化、婚姻、宗教及民族构成等;②社区环境与居民居住情况:社区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居住条件、绿化情况、社区服务设施、社区交通、社区教育情况、邻居关系、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等;③社区经济状况:居民个人平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劳动人口就业率、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等;④社会卫生条件:人均住房面积、基本卫生设备、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摄入主要营养素的质和量、大气、水、土壤及食物的污染指标、劳动保护、职业病及职业中毒的发(患)病率等;⑤生活质量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1岁预期寿命指数、识字率指数等。

2.社区健康状况衡量社区健康状况的主要内容有:低体重儿出生率、母乳喂养率、婴儿死亡率、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儿童身高体重情况、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死因构成与死因顺位、Q 指数等。此外,还应评估社区人群不良行为情况,如吸烟率、人均吸烟量、人均酒精消耗量、吸毒及性行为紊乱的比例等。

3.社区疾病状况衡量社区疾病状况的主要内容有:发病率、现患率、病死率、伤残率、感染率、治愈率、疾病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指标,如因伤(病)缺勤率、平均每例缺勤日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