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1368个单词就够了
7748800000015

第15章 中篇:它们都是哪些词?(7)

当然,更多时候要说明这条路是什么人采用的,以及是用来做什么的。请看以下例句:

Look at the way he’s dressed!

看他穿成了什么样子!(衣服有不同的穿法,就是有不同的way。)

Is this the way you get girls to go out with you?

这就是你哄小姑娘跟你约会的手法?(很实用的一句话哟!)

You use humor as a way of keeping people at a distance.

你的幽默是用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这里的a way of用来解释手段。)

Sometimes Tim needs to be alone.That’s just the way he is.

有时候,吉姆需要一个人待着。他就是这么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世界才丰富多彩。想想你的the way I am是什么?)

If you want it typed,it’s going to cost you.That’s the way it is.

如果你想把它打印出来,就得花钱。就是这样。(如果一件事是事实,没什么道理可讲的时候,你就可以用that’s the way it is。)

The chick was nice and crispy—just the way I like it.

鸡肉又香又脆——正是我喜欢的那种。(之所以不能用kind来代替way,就是因为这儿的鸡不是指哪一个品种,而是特殊的味道。)

第四,既然是条“路”,就有上有下,可与介词搭配使用。

最常见的就是by the way了,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是“顺便说一下”,是个固定搭配。其实这个意思是可以从它的字面上读出来的,直译就是“在路边”,而不是“路的正中间”,自然就是顺带的事情了。再看以下例句:

Ross’s hands work their way down until they’re on Rachel’s butt.

罗斯的手一路摸下去,一直到瑞秋的臀部。(这是《老友记》中的一句话,work one’s way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方式。)

With him out of the way as my best friend,there’s a spot open.

因为他已不再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所以(最好的朋友)这个位置空缺。

Platform shoes are on the way out.

厚底鞋过时了。(“过时”我们常用out of fashion,如果用on the way out的话则带有一点正在过时的意思。)

Forecasters say warmer weather is on the way.

预报员说天气就要暖和起来了。

way的用法还有很多,但只要你记住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way,并且以“路”的特征来理解和记住它,你就可以做到活学活用,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有的单纯,有的世故——动词

英语中的动词是中国学习者比较头疼的部分,要么用错了,要么不会用。主要原因在于英语的动词和汉语的动词在构成的方式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呢?

简单来说,就是英语中最基础的动词是可拆分的,而汉语的动词大部分是不可拆分的。换句话说,英语的一些动词是自由组合型的,可随时随地与其他词联手搏击,杀伤力很大。而汉语的动词则是抱团取暖型的,已是固定搭配,不能自由组合。所以,当抱团取暖型碰上自由组合型,必然会显得力量有余,灵活不足。

还是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吧!大家还记得下面这些词汇吗?前面给大家讲过:

要求:request/ask for

报复:revenge/get back on

调查:investigate/look into

合作:cooperate/work together

取出:withdraw/take out

建立:establish/set up

削减:decrease/cut down

组装:assemble/put together

拒绝:reject/turn down

归还:return/give back

加速:accelerate/speed up

以上每一个汉语单词在英语中都对应着英语的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单独一个词,第二种是一个词组。也就是说,前面一组单独的词在英语中是可以拆分成两个词的组合的,组合中的第一个词表示动作,第二个词表示结果。但汉语却不可以进行这样的拆分,你把“要求”拆成“要”和“求”,把“报复”拆成“报”和“复”等是无法表达同样的意思的。

“一笑置之”怎么说?

有人会说,不是还有一个单独的词可以用吗?干吗一定要拆分呢?问题就在于,并不是所有汉语中的词都有一个固定的英语单词与之对应,有相当一部分的表达是必须通过这种组合型的词组来表达的。如下面的句子:

有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他只是一笑置之。

这句话用英语要怎么说?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一个词专门是表达“一笑置之”的?查词典也行。查到了吗?它需要通过组合型的词组来表示,和上面的词组一样,“一笑置之”这个词也包括一个动作和一个结果,分别是laugh和off。所以,这句话就可以表达成:

There was a rumor about him.He just laughed it off.

laugh这个词大家都会,但off大家就不一定想得到了。这个词也是学习者的软肋。我们有一堂课是专门学这个词的,因为这个词实在太有用了,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组合出击,都无所不能,后面讲介词的时候会跟大家讲。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想表达下面的意思:

他说谎不高明,任何人都能识破他。

“被人识破”怎么说?

同样地,你能否在词典里帮我找到一个单词是专门表达“识破”这个意思的?你还得把它拆分,分成动作和结果,动作就是see,结果是介词through。所以,这句话就说成:

He is a poor liar.Anybody can see through him.

事实上,以上汉语动词有的自身也包含了行为和结果两层意思。如“取出”这个词中“取”就是动作,“出”就是结果,“建立”中“建”就是动作,“立”就是结果。这是汉语常用的一种造词方式,但因为这种用法已经约定俗成,单个字的本义已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就没办法像英语那样自由地拆分组合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掌握英语中那些可以自由组合的动词以及经常与其搭配的介词是多么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把英语的动词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单纯型”动词,另一类是“世故型”动词,哈哈,听上去好玩吧。这种分法听上去虽然不是很严肃,但比较直观,也比较人性化,是不?

所谓的“单纯型动词”,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涉世不深,一眼就能看透”的词。这些词的词义非常简单,正因为单纯、不设防,所以可以和很多介词或其他词交上朋友,搭配表达出丰富的意义来。如put这个词,单看这个词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放”,但它几乎可以和所有的介词结合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来,如about,across,aside,at,away,back,down,forth,forward,in,off,on,out,through,together,up,等等。

“世故型动词”正好相反,是指那些看上去很“高深”,本身就很有“内涵”的词,因为它们自给自足,不愿意和别的词交朋友,所以用法上就比较单一。简单的如drown这个词是“淹死”的意思,既有动作“淹”,也有这个动作造成的结果“死”,所以,只需要说He was drowned in river.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加个“死”字上去。复杂一点的如afford这个词,它的词义是to have enough money to be able to buy something,一个词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有钱”,第二层是“有能力”,第三层是“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要说we can afford a car就可以了,而不用再提有没有钱,有没有能力的事。但是,虽然这两个词的能量很足,却不受其他词待见,因为基本上没有可以与它们搭配的词。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也说过,一个意思往往会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比较直接的,用一个词就可以解决,就是指“世故型”的动词;另一种是用解释的方式,用的词虽然多一些,但更加具体,就是指这种“单纯型”的动词。这两种词的区别就好比我们想吃汉堡包,你可以花钱直接去麦当劳买一个,也可以用面包片、生菜、鸡肉、色拉等原料自己做一个,虽然费点时间,但一样能吃,说不定口感更好。因为我们的汉语词汇属于前者——现成汉堡包型的,所以掌握起“世故型”的动词来不是很难,但因为不是每一种口味的汉堡包麦当劳都会提供,所以我们更加需要掌握这种原料式的“单纯型”动词,用DIY的技术,随时随地,加工出自己想吃的口味。

单纯型动词:广交天下朋友

本源词

be go come make

归属

拥有某物have

得到某物get

给出某物give

拿到某物take

终点位置

使到达某一位置put

使轻轻到达某一位置lay place

使从其他位置到达说话者位置bring

使从说话者位置到达其他位置send

使位置暂停改变hold

使位置保持不变keep

位置保持不变stay hang settle

相互位置

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上面cover

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下面support

两事物混合mix

两事物互换switch

两事物相连link join connect stick tie

两事物相遇meet

两事物交叉cross

运动轨迹

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move shift

经过某个点pass

低点往高点raise lift rise

高点往低点drop fall

一事物在另一事物后面follow

一事物在另一事物前面lead

一物载另一物carry

往复运动bounce roll shake screw

速度

快速运动run rush hurry

力量

轻轻接触touch

用力接触hit knock crash

使快速运动throw

用力接触并来回移动rub

用力使事物脱离原来的位置pull

对事物朝某一方向用力push draw press

空间

空间开放或关闭open close shut

一事物进入某一空间fit enter

一事物进入某一空间(气体或液体)fill pump spill spray

事物离开某一空间clean clear wipe

事物离开某一地点leave quit

一事物到达某一地点arrive reach

一事物固定在某一个空间fix set

时间

某事发生begin start happen

某事结束finish

某事停止stop

方向

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turn

整体与部分

从大到小(用力)break crack split tear

从大到小divide

从多到少cut

形状

bend fold twist stretch spread

尺寸

grow

行为

look see listen hear say speak talk tell ask think believe know like love do

系动词

become seem feel sound smell taste

关于单纯型动词的解读

总单词量:114个

类别:15个

我们已经知道根据单词所隐含的内容,英语的动词有“单纯”和“世故”之分。那么,这些隐含的内容都具体指什么呢?掌握了这些隐含的内容是否有助于我们对这些单纯词和世故词做更精准的分类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动词是用来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确切来讲,这些变化是指事物在某一个属性上的变化,要么是在位置上,要么是在方向上,要么是在形状上,要么是在尺寸上,等等。动词所隐含的内容无非也就是这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对单纯型动词做了一个详细的分类。

表中单纯型动词一共有114个,却分了15个类别。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这些词分得这么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为了从理论上解答我们之前问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精挑细选的是这些词,而不是别的词?就因为它们具备典型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们是同类词中最核心的词。也就是说,把它们挑出来是有道理的,而不是随机抽取出来的。它们不但用法多,而且可以用来释义,可以用来代替其他词,还可以表达抽象的词义。

其二,可以兼顾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不至于遗漏重要的词汇。如在“运动轨迹”这个类别中,既然有低点往高点的运动轨迹raise,lift,rise,就有高点往低点的运动轨迹fall,drop。另如“终点位置”这个类别中,既有“使从其他位置到达说话者位置”的词bring,也有“使从说话者位置到达其他位置”的词send。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截然相反的词义,可以充分满足不同表达的需要。

其三,更重要的是,每个类别的词在与其他词的搭配上比较相似,有利于学员通过练习快速掌握这类词的搭配及其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