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1368个单词就够了
7748800000016

第16章 中篇:它们都是哪些词?(8)

如clear和clean两个词,我们一般更熟悉clean的用法,对clear的用法却掌握得非常少。在我们的单纯型动词中,它们同属于“空间”类别中“事物离开某一空间”这一小的类别。虽然词义不同,但这个类别的词汇在用法与搭配上却比较相似,所以我们就可以从大家比较熟悉的clean的用法出发,来进一步学习clear的用法。

比如,clean作为“清洁”的意思讲可以和off,out,up三个介词搭配,例句如下:

I cleaned the mud off my shoes.

我把泥巴从鞋子上清洗掉。

I must clean the fish tank out.

我得把鱼缸清洗干净。

I need to change and clean up.

我需要换换衣服并清洁一下。

无独有偶,clear在做动词时也可以与这三个介词搭配,例句如下:

Clear all those papers off the desk.

把所有的纸都从桌子上清理掉。

We’re clearing out the bedroom.

我们正在清理卧室。

It’s time to clear up.

是时候清理一下了。

以上三组例句在词义的理解甚至在句型结构上都比较相似。所以,如果在学习这两个词的时候可以让学员进行对照练习,不但可以加深对这两个词词义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off,out,up三个介词的掌握。

再举一个例子,如“力量”这个类别的动词,分别有如下几个:

轻轻接触touch

用力接触hit knock crash

使快速运动throw

用力接触并来回移动rub

用力使事物脱离原来的位置pull

对事物朝某一方向用力push draw press

因为它们都分别内含着力量的意思,所以这些词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一、都可以和hard,lightly,wildly,with great force这样表示力量的修饰词进行搭配。

二、大多数可以和on,against这样表达“用力”方向的介词搭配,也可以和off,out这样表达“用力”后果的介词搭配使用。

以knock和rub为例:

Her hand knocked against the glass.

她的手捶着玻璃。

Be careful,don’t knock your head on the wall.

当心头碰墙上。

She rubbed off the dead skin.

她搓掉那些死皮。

Rub out a mistake.

把错的地方擦掉。

三、还可以为这些词找到一些共同的“用力”的对象,通过轮流搭配加深对这些词的用法的理解,如stone可以分别表达为:

throw a stone

push a stone

pull a stone

knock a stone

rub a stone

以上都是对一块石头施加作用力,但有着不同的意思。

也可以和人或动物搭配,如:

Throw her onto the bed.

把她扔到床上。

The sales pushed her to buy make-ups.

促销员催她买化妆品。

The cat rubbed itself against my leg.

猫在我的腿上蹭痒。

My parents never hit me.

我爸妈从来不打我。

当然,你还可以把以上所有的搭配组合起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思,如:

He rubbed a stone hard against himself.

他用力把一块石头在自己身上揉搓。

这些看上去有点变态吧?但对学英语非常有帮助。这本身就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不但有趣,而且可以让学员的印象深刻。做好这个练习的前提就是要把分类做好,不光是动词,其他词也一样。

分类的原理讲清楚了,下面就讲这些词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这些词每一个都非常重要,原因就是,正如我们在表中的分类,它们各自把守着一个重要的表达的关口,是不可或缺的。但因为篇幅的关系,我没办法把所有这些词一一讲出来,只能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类别和最有代表性的词来讲一讲。要想学得更具体的话还是要多买我们的网络教材或者参加我们的培训班。(嘿嘿,先做个广告。)

动词的鼻祖:be,go,make

在词表中有四个词被无比光荣地封为一等公民——本源词。啥叫本源?就是祖宗呗,没它们就没那些子孙后代。这得有多重要啊!当然要来个隆重的登场亮相,还要加铺红地毯。不过先要说明一下,come虽然位列其中,但主要是作为go的伴侣,所以会在介绍go的时候一并出场,就不单独介绍了。

这三个词的出场顺序是这样的:先是make,然后是be,最后是go。原因在于,任何事物总得先诞生,就是先得make出来,然后才能说它是什么,这是be的作用,最后才是go,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词,其实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面就开始隆重介绍。

任何事物都是make出来的

先用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个说法,基督教中的造物主怎么说?Maker。按圣经的说法,世界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他是造物主,他是Maker。上帝都拿make这个词来做自己的名字,可见它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可以在英语这门语言中得到论证的。有两个基本的结论: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go!

当然这里的you是指上帝啊!人类自己没那么大能量,只能make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用汉语来解释的话,就是说任何具体的东西都是被make出来的,而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也都是被make出来的。换句话说,都有一个使这件事情发生的主体。

我们先来证明第一条: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所谓的“everything”,就是指我们在名词表上所罗列的那些名词所代表的具体事物,都是可以make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会吓到你?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用make一个一个去尝试、一个一个去对照看是否行得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一定要和make搭配,只是在需要表达make这个意思的时候才会去搭配。

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我再对这些词做个简单的分类。就像我们培训课课件上所罗列的那些,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时间、空间、声音、文学、电影,再到法律规章,再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行为,统统都可以make。具体说明如下:

吃的

你可以make food(做食物),也可以make dinner(做饭),可以make bread(烤面包),也可以make soup(煲汤),可以make dumpling(包饺子),总之,所有的食物你都可以make。当然你可以说用cook不是更好吗?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用cook表达,而make却可以。

喝的

你可以make tea(泡茶),也可以make coffee(煮咖啡),还可以make juice(榨果汁),也可以make wine(酿酒)。

穿的

你可以make clothes(做衣服),也可以make sweater(打毛衣),还可以make scarf(织围巾)。

住的

你可以make a house(盖房子),还可以make a garage(搭一个车库),蜘蛛可以make a web(织网),这是它们的房子。

行的

你可以make a car(造车),也可以make a plane(造飞机),还可以make a ship(造船)。

人也可以make,我们汉语常说的“造人计划”指的就是这个。之前给过大家一个例句:It takes two to make a baby.(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当然,在make baby之前,一般先要make love,嘿嘿!

自然现象

你可以make fire(生火),也可以make bubble(吹泡泡)。

声音

你可以make noise(发出噪声),也可以make a whistle(吹口哨),或者只是make sound(弄出声音来)。

空间

你可以make room(挪出空位),也可以make a space(腾出空间),还可以make a hole(钻个洞),当然也可以为别人make way(让路)。

时间

你可以make time(抽出时间),也可以make a date或者make an appointment(约会)。

文学艺术

你可以make a story(编故事),也可以make a poem(写诗),还可以make a song(写歌),当然还可以make a video(拍视频)、make a film(拍电影)。

制度法规

你可以make a rule(定规矩),也可以make a law(立法),还可以make a policy(制定方针)。

生活

为了活下去,你需要make a living(生计),我们经常需要make a decision,或者make a promise,目的是为了make money。你经常需要make a call(打个电话),过生日的时候朋友会为你make a birthday card(做生日贺卡),吹完蜡烛需要make a wish(许个愿),许完愿可以make a face(做个鬼脸),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make a list(列个清单)。

工作

你可以make a form(做表),也可以make a website(做网站),跟客户可以make a deal(做生意),或者make an order(下个订单),或者make an offer(报个价)。开会的时候,人人都可以make a point(发表观点),你的point难免make a mistake,但没关系,犯了错误可以跟客户make an apology(道个歉),这样就不会make a big trouble(惹下大麻烦),当然最好在做事情前先make a plan(做计划)。无论做什么,你都需要make effort(努力)。

……

好了,不再说了,根本停不下来!

细心的人又会说了,你说的这些有的好像不都是与make搭配的吧?像做饭,应该是cook dinner,织毛衣应该是knit sweater,盖房子应该是build a house,吹泡泡应该是blow bubble,拍电影应该是shoot a film,等等。嗯,没错,以前说过了,这些都是make的下义词,这些词会使你的表达更加准确,但也完全可以用make。

这些下义词的存在其实也正好反映了我们的汉语思维,“织”“盖”“吹”“拍”都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汉语概念,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从英语中找一个词与其一一对应,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学会这些下义词并不难,因为这些词的适用范围很窄,只要背下来就可以,难的是把我们的思维统一到make这个真正体现英语思维的单词上来。当然,我们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会把这些下义词一并教给大家。也就是说,我们的学员会有两种选择,怎么样,很赚吧?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上例句中make和一些行为名词的搭配,如make a call,make a decision,make an apology,make a wish,其实最终表达的都是这些行为的意思,make的词义反倒体现不出来了。没错,这就反映了make的真实含义,它并不仅仅是指“制造”某样具体的东西或者使某个具体的东西诞生,而是说使某个“事物”出现或发生,无论是指“物”还是“事”。所以,下面我们就要谈谈make是如何使“事”发生的。

You can make everything go!

先说明一下,go在这里是指某种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以简单理解成“让某物做某事”的意思。

说起来,make的这种用法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在汉语中经常用到的句式:使字句、让字句和把字句。意思分别是使某人干某事、让某人干某事或者把某人或某物怎么了。举例来说:

This dress makes me look fat.

这件衣服使我看上去很胖。

This news made him very excited.

这个消息让他很激动。

I made her cry.

我把她弄哭了。

这种用法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使某事发生”的意思嘛,而且我们自己说起来也会感觉特别顺口,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基本一致。但make的这种用法却让我们大大减少了对动词的使用。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有个动词叫annoy,牛津词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to make somebody a little bit angry

这句话汉语的意思应该是“惹恼”,它在牛津词典中是最常用的2000个口语词汇之一,但却没有被我们的R词汇表收录,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即使不用annoy,我们照样可以用make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清楚。比如词典中给出的下面两个例句:

It really annoys me when people forget to say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