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69

第69章 蒋介石侍卫和毛泽东卫队的唯一一次较量和“合作”

1945年8月6日和8月8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与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两个城市死伤数十万平民百姓,建筑物荡然无存,景况之残酷和悲惨为人类史上所未见。原子弹的威力使得死不投降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惊骇失措,日本天皇不得不下令接受波茨坦宣言,以照会委托瑞士政府转达中、美、英、苏四国,请求无条件投降。随后,蒋介石接到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电话,催促他商谈受降接收大事。军委会、军政部拟出了中国军方受降接收人员名单,侍从室两位主任林蔚、陈布雷递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到上面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眉毛一皱,拿起红蓝铅笔,用红色一端把“朱德”删掉,写上一个“阅”,签上“中正”二字。

“先生,中共代表只有一人。”林蔚拿着批阅回来的名单婉转地说,“对共产党抗日将领至少要有一席,对内对外才可说得过去,朱德应是理所当然的代表……”

蒋介石说:“要他先待命。不过,名单还可以再拟,我方人员也有点不妥。”

林蔚、陈布雷第二次拟出受降名单,仍把“朱德”列上,谁知被蒋介石再次删掉。第三次名单上,陈布雷还是添上“朱德”,蒋介石又把“朱德”二字划去了。陈布雷有些气愤,忍不住冒出一句话来:“先生连这点气量也没有,不是弄巧成拙吗!”

原来蒋介石已暗中决定与共产党争天下。

8月15日,中、美、英、苏四国正式宣布接受日本投降。全国欢欣鼓舞,军民欣喜若狂。重庆山城的人群立即聚集在一起,汇成一股洪流,锣鼓喧天,鞭炮动地。侍从室的人员也纷纷投入其中欢呼庆祝,在从没见过如此热烈的欢庆场面中,分享着民众久盼的胜利喜悦。

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浴血抗战,据军委会统计,官兵阵亡130余万,负伤170余万,总计达350万人之多;老百姓直接和间接死伤几千万,财物损失至少600亿美元。抗战胜利在望,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十分强烈。日本投降了,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国民党怎么去处理与共产党的关系,成为摆在号称“全国领袖”的蒋介石面前必须回答的一个难题。时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几日前向他献策,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商谈战后国家建设大计(也有人说不是吴,作者采用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蒋介石竟然采纳了,并令吴起草了一个寒(14日)电,拍往延安。

蒋介石已决心与共产党争夺天下,为何又采纳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计策呢?吴鼎昌的妙计是:料定毛泽东不敢来重庆,没这个“自投罗网”的胆量,而后把内战的责任加在中共身上。吴鼎昌向蒋献言后,为了给他曾任社长的《大公报》发一条特大新闻,于15日将蒋的电稿交给《大公报》准备当天发表在晚报上,谁知在新闻检查时被扣。新闻检查部门请示侍从室,陈布雷称“绝无此事,是《大公报》造谣”。结果,此电只好在吴鼎昌的多方协调之下于16日由中央社发出通稿。

之后,蒋介石分别又于20、23日接连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蒋介石为何如此急迫和“坦然”电邀毛泽东?原来第一封邀请电发出后未见回电,于是更加肯定毛泽东就是不敢来的判断,因此更加殷勤去电,表示“诚意”,且还表态说:“安全问题由美国方面承诺。”

他电报一而再、再而三地飞往延安。突然,延安回电:毛泽东将亲赴山城,与蒋介石商谈和平之事。

毫无准备的蒋介石猝不及防,会谈方案事先毫无准备,事到临头,不得不仓促准备“迎客”了。

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偕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代表赫尔利同机飞过秦岭山脉,到达重庆九龙坡机场。蒋介石派空军司令周至柔为代表迎接。毛泽东走下舷梯后,同前来迎接的张群、邵力子、王世杰、周至柔、傅学文、陈诚等国民党代表,一一握手,又在机场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宣布:“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是为团结而来的。”

而后,毛泽东乘车驶入市区,前往在歌乐山的山洞林园的国民政府招待所。

当晚,蒋介石在林园举行欢迎毛泽东的宴会。国民党要员张群、邵力子、张治中、王世杰、陈诚、周至柔出席作陪。这次宴会对外保密,对新闻界严加封锁,外界并不知情。但蒋介石的侍从人员和毛泽东的警卫均在场,宴会气氛十分热烈。

蒋介石宴请毛泽东时,俞济时带着一些侍从人员招待毛泽东的卫士龙飞虎、陈龙。

毛泽东来重庆,中共方面安排了龙飞虎和陈龙两人当卫士。龙飞虎时任中共代表团总务主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交通科长,老红军出身。陈龙时任中央社会部三室主任,是老东北军出身,在东北密林游击战期间,练出一手好枪法,擅使双枪,晚上都能打断数十米外的香头。在苏联时还学习了“格别乌”(克格勃前身)的保卫经验,这次以毛泽东秘书名义随行,担任卫士。龙飞虎一直随同周恩来在重庆,可以说是“临时抓的差”。他们的分工是,龙飞虎负责对外,陈龙负责对内。

在席上,蒋介石的侍卫官是清一色的浙江奉化籍人氏。他们发现龙飞虎和陈龙既不是湘潭人,也非湖南籍,便诧异地问:“你们同毛先生有什么亲故?”

陈龙豪爽地说:“我们同毛主席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我是江西人,他是东北抚顺人。”

“呀!”侍卫官们十分惊讶,“毛先生信得过你们这些外乡人?”

“有什么信不过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龙飞虎笑着说。

晚宴之后,毛泽东下榻在林园二号楼,住在楼中间一间玻璃房,龙飞虎和陈龙则安排住在旁边的一间平房里。蒋介石夫妇和蒋经国也都住在林园招待所的贵宾房内。

毛泽东有晚上工作的习惯,回来之后,坐在桌前开始读报。周恩来则前去桂园与张治中、邵力子等人商谈次日的谈判安排,王若飞等人去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了。跟随毛泽东在一起的只有龙飞虎及陈龙和公务员齐吉树三人。他们坐在毛泽东房间里,担负警卫工作。

突然,三个身着国民党军服、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径直推门进来。龙飞虎、陈龙立即站了起来,手插在衣兜里,扳开了机头。一位军官模样的人开口了:“屋里请只留下毛先生,其余的人回避。”

龙飞虎和陈龙不愿意离开毛泽东,站着没动。毛泽东见状,对龙飞虎说:“你们几个先到前面回避一下。我有事情,你们就不必管了!”

他们还不愿离开。毛泽东说:“去吧。”

三人只好出来了,站在前院的小走廊上。随即,庭院快速布满荷枪实弹的国民党武装人员。毛泽东的公务员齐吉树年纪轻,第一次来国统区,见状立即从兜里“刷”地一下掏出手枪,就要往毛泽东的屋里冲去。龙飞虎拦住他说:“别慌,看老蒋演什么戏!”

就在这时,一位肩披呢制黑大氅、身穿国民党特级上将制服的人,在七八个人的前呼后拥下快步向毛泽东的房间走来。

“蒋介石来了!”龙飞虎低声地说。

“哪一个?”齐吉树问道。

“中间那个。”

过了约30分钟,蒋介石从毛泽东房间走了出来,在众侍卫的簇拥下登上汽车,很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龙飞虎等人立即进了毛泽东的房间。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水杯,坦然地说:“你们知道刚才是谁来了吗?是蒋介石探望我来了。说起来,我与蒋介石快有20年没见面了,这次能在一起交谈很难得呀!”

“他们来那么多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

“你们在这里,人家不放心嘛!”毛泽东笑着回答。

“那开始那些人是谁啊?”陈龙问道。

龙飞虎说:“这还不明白?都是老蒋的侍卫呗。”

几个警卫人员说:“怪不得今天下午,他们三番五次地来人要求我们进行武器登记。原来,老蒋要来啊!”

“怕我们开枪胡来。”龙飞虎笑着说。

陈龙说:“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蒋介石为什么深夜来访呢?原来,由于美国人魏德迈、赫尔利及许多蒋氏亲信耳闻目睹山城各界人民热烈欢迎毛泽东的场面,纷纷奉劝蒋介石保证中共谈判人员的安全。蒋介石再次嘱咐陈立夫和戴笠,对毛泽东的安全问题负责做到万无一失,且深夜特地来看望毛泽东。随后,戴笠派出了不少的特务来到了二号楼四周,进行巡逻、警卫。

龙飞虎和陈龙也不敢疏忽,生怕特务们会有什么动作,干脆在毛泽东卧室外间的沙发上通宵坐着。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林阴道散步,不期而遇。

“润芝先生,你早!”蒋介石首先开口寒暄。

“蒋先生,你好!”毛泽东温和地回答。

两人缓步来到花园中的一只小石桌旁,坐下促膝漫谈。龙飞虎和陈龙和蒋介石的侍卫稍微离开一定的距离进行警卫。

毛泽东和蒋介石态度和蔼,愉快地交谈。中共人员童小鹏见着,立即把这一珍贵的镜头抢拍下来。

毛泽东在林园住了两晚,由于特务在四周走动,蚊子很多,龙飞虎和陈龙通宵不睡,白天也要随行保卫,感到非常疲倦。龙飞虎于是对周恩来:“这样长期下去,肯定不行,警卫力量不够!”

周恩来经过周密考虑后,决定让毛泽东住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去。但红岩村地方狭小,早被特务严密监视,不方便接待来访人员,最理想的地方是张治中在上清寺的官邸——桂园。因为那里地点适中,离曾家岩50号和红岩村都不远,进出方便,马路对面就是蒋介石的侍从室,蒋介石的官邸也在对面院内。这一带戒备森严,特务们不敢乱来。周恩来把这个想法委婉地告诉张治中。

张治中早有此意,爽快地答应了。

毛泽东等人搬进张公馆后,龙飞虎、陈龙带领警卫班住在一间小房。张治中又从自己的军委会政治部警卫营抽调一个手枪排担任警卫,宪兵司令部也派来一个班,戴笠找到俞济时把警务组部分人员也派进来了,由张毓中率领。毛泽东住处的外围于是由警察、宪兵负责安全工作,内部由毛泽东的卫队、张治中的手枪排、蒋介石的警务组侍卫一起负责。

然而,戴笠往毛泽东的警卫卫队中塞军统特务的消息很快传出。龙飞虎与戴笠就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多次进行往返磋商,不赞同其中夹杂军统特务。最后,戴笠没办法了,不得不把张毓中的警务组全部撤了出去,并对张毓中说:“这几天的日子不好过,内外都要经常查看,万一毛先生有了什么意外,不但对委座无法交代,我们自己脑袋也会搬家!”

这吓得张毓中寝食不安,近卫不行,只得日夜率领警务组在四周捕捉各方面的信息,生怕什么人搞破坏,暗杀了毛泽东,自己没法儿交差。

毛泽东在重庆晤见和拜访各个方面的人士。他的座车由侍从室从蒋介石的座车中抽派,俞济时和戴笠专门安排了两辆摩托车开道,龙飞虎有时坐在摩托车上,陈龙陪同毛泽东一起,毛泽东的老警卫员贺清华则抓住门把,站在座车门外。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没有出过任何的意外。

对毛泽东的这次警卫,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卫队与毛泽东的卫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

经过艰难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各自的见解,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飞回延安。他的警卫人员陈龙、贺清华等人随之飞回,而龙飞虎则继续留在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