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7824500000083

第83章 学生出现攻击性行为怎么处理

小文是一名极为特殊的孩子。为什么说他特殊呢?因为他不属于本学区的学生,去年在别的学校上了几天课,由于种种原因被劝退学了。今年他的家长听说某学校不错,学校和老师都很负责任,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现在的学校。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很心烦的,因为据了解,这个孩子学习差,跟不上其他孩子,这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上课捣乱,下课也非常淘气,还有过往老师的饭缸里小便的事情。他要是还改不了,不要说别的孩子有可能被带坏,整个班级不就完了吗?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怎么做呢?

孩子的家长不会不知道孩子是怎样被别的学校撵回家的,我们也找个茬让他回去算吗?可是作为老师就应该尽力,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的优点入手教育他,让他和家长都感觉有信心,有希望。

可以说,小文是一个有着攻击性行为的学生。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性攻击,行为的目的是在伤害他人之后获得某种目的,如争抢东西;另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其行为目的是为了是他人感到痛苦。

那么,他的这种攻击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研究,根据影响学生社会行为的因素分析,一是生物因素。他在婴儿期时就经常反映出不安,难以照顾,这样的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可能发展攻击性行为。二是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父母最先向孩子传授社会行为规则,父母既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又是孩子行为的直接指导者。有关研究指出:冷淡、孤僻、不关心他人的父母,约束孩子并允许孩子表现攻击性的父母,反复无常对孩子进行体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较具有敌意、攻击性强。三是宣传媒介。在现代信息社会,孩子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如书刊、电视、电影等获得大量的信息。宣传媒介为孩子树立了各种行为模式,从而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电视对孩子的攻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交给孩子一些攻击性行为方式;

(2)使孩子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

(3)降低了孩子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

(4)使孩子对现实的想像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之上,即不相信他人,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通过了解,知道他确实特别爱看电视,尤其是愿意和父母一起看武打片或暴力的电视节目。原因查到了,如何控制他的攻击性行为,促进他的亲社会行为则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第一,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父母、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而且是学生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否则不仅是学生不信服、失去对教育者的尊敬和信任,而且还会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

第二,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并适时强化,形成利他主义的自我概念

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行为准则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这些准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原则。因此,与其让学生夸夸其谈,不如经常为学生提供各种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他爱干活,就告诉他,要想擦地,就得做个守纪的好孩子,就能总擦地;他认真做事,就在班级里表扬他,告诉同学们,他愿意为同学服务。

第三,教会学生掌握交往策略

高攻击性的学生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际。因此,应向学生提供一些与人正常交际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通过对他们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改善其人际关系,从而减少攻击性。平时,要经常告诉他要和朋友好好相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同学多帮助他,有错误帮他改正。

第四,正确运用宣传媒介的巨大影响作用,为学生选择学习的榜样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里,学生通过宣传媒介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但是,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还比较低,批判性较差,模仿力又很强,往往不加选择地接受所有信息,有可能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应帮助孩子选择较好的宣传内容,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和动画片,使他能接受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