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15

第15章 何不率性而为?——《中庸》第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在品味《大学》的时候,我们讲到了修身要从自己做起这种观点。现在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想要干成平定天下和治理国家这种大事,或者干成发家致富这种稍小一点的事,这个人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自己的德行修养。只有修身,才能齐家;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只有治国,才能平天下。

可是,一个人要怎样修养自己的德行?在《大学》里面,修身同样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首先我们需要研究万物,这是所谓的“格物”,“格物”使得我们能够“致知”;在“致知”之后,我们便能“诚意”;“诚意”之后,我们便能“正心”。而一旦我们心态端正了,那么我们的身心便得到了修养,也就完成了德行的修养。如此看来,一个人想要修养自己的德行,还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有的时候,我们很想做做好人好事,可是正好又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使得我们会觉得有那么一些不好意思。结果,就是这不好意思弄得我们错过了一次做好人好事的机会。不仅如此,在那之后我们还会感到内心不安:“我刚才干嘛不好意思?还是应该帮帮那个可怜人!”这就是一个人在修养自己的德行时遇见的众多困难之一。实际上,跟其他的一些困难说起来,这还算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因为即便是最终没有作成好人好事,却还是有那颗善良之心的。而那些连这种善心都没有,内心早已麻木不仁的人,他们的德行修养就要困难多了。

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问:“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儒家的另外一本经典《中庸》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回答,那就是:“何不率性而为?”这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何不率性而为”这句话只是我的说法。在《中庸》那里,这句话只有两个字,那便是“率性”。摊开《中庸》,我们可以看见这样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意思?《中庸》的作者是在说:自然和上天生成的就是“性”,顺着本性行为就是合道的。如此说来,所谓的“率性”其实就是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为。

可是,怎样来理解“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为”这句话?自己的本性又是指的什么样的本性?我们之所以会这样问,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很复杂的,既会有善良的成分,如同孟子所谓的“人性善”,也会有邪恶的成分,恰如荀子所谓的“人性恶”。很明显,有的时候我们会心生善念,可有的时候则会产生各种不好的甚至邪恶的念头。既然如此,那么所谓的“率性”究竟应该顺着什么本性行为?仔细想一下,答案是很明白的:自然是应该顺着善良的本性行为了!作为儒家的经典,《中庸》怎么会倡导人们顺着自己的邪恶本性做人做事?这种话,即便是那些坏透了的家伙也不会讲的。

既然一个人应该顺着自己的善良本性行为,那么所谓的“率性”也就不再是随心所欲的意思了。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却经常误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把它理解成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何止千里?有着这种理解的人,无形间就使自己的行为走向了毫无道德观念的地步。因而,这样的人出现比如“酒后乱性”等类似的行为就正常得很了!

“酒后乱性”之类误解“率性”意思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率性”以及怎样“率性”。上面说了,“率性”绝对不是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人,看起来潇洒、随意和洒脱,实际上却已经走上了一条纵欲的路,离儒家所谓的“正道”就远了。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率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说到上文已经提及的“诚意”。在《中庸》里面,要想做到真正的“率性”,那就必须先做到“诚意”。用《中庸》的原话说就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的作者是在说: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诚实对待自己善良的心意,那么人们便能率性了。我们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在前文里面,我们说过有时候人们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作好人好事,因此错过一些帮助他人的好机会。其实,这个时候人们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诚实地对待自己善良的心意,因为此时人们心中想的就是帮助他人,结果却由于外在的阻碍而没有实现。如果一个人能够破除这些阻碍,那么他就能够不顾面子去帮助他人了,管他是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因此,重要的并不是在什么环境之下,而是人们能不能诚实地对待自己善良的心意。按照《中庸》的说法,如果天下之人都能够诚实地对待自己善良的心意,那么天下所有人就都能够率性而为了,还有什么内心不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