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24

第24章 “小国寡民”——《老子》第四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迁。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中国人的口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常会被用到,那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用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凡是人们决意跟一个人断交的时候。因此,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之中,这句话代表着一种不吉利。然而,在这句话的原出处《老子》那里,这句话却描绘出了一个理想之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状态,这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说。“小国寡民”是什么意思?它又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态?还是让我们先从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起。

按照一般的史料记载,老子生活的时代较之孔子为早,那个时候是春秋中晚期,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然而,在老子眼中,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动乱的迹象,而这些迹象就主要体现如下一些方面。

首先,在政治生活领域,也就是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领域,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化。一些诸侯国的国君不知道体恤民生,反而横征暴敛,加在老百姓头上的担子一天重过一天,老百姓生活在死亡的边缘。老子对于这种政治现象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说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话的意思是:老百姓之所以会吃不饱肚子,是因为统治者的赋税太多了,粮食都拿去上了税,哪里还有充饥的?老子还说道:“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均见《老子》第七十五章)这话的意思是:老百姓之所以会不看重自己的生命,是因为统治者只顾及自己活得好,而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老子认为,当时的百姓起来反抗统治者,原因就出在统治者那里,是统治者的贪得无厌逼得百姓造了反。在老子眼中,这样的统治者跟“强盗头子”并无二异。在这样的统治者治下,国家肯定是政治腐败、土地荒芜和粮仓空虚的,这根本就是动乱的前兆。

其次,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生活的艰辛使得老百姓的物欲越来越多,一些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不再为人们所遵循,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亲密感正在逐渐消失。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欲望已经转移到了老百姓那里,为了维持生存满足欲望,他们不得不人人为敌,整个社会陷入了空前的不信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道德规范自然失去了作用,人们根本不把高超的德行放在心中,做人做事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的。如果用西方一位哲学家霍布斯的话来说,那时的社会就是一个“人对人是豺狼”的社会。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子提出了他的“小国寡民”说。在他看来,一方面政治上之所以会出现越来越尖锐的阶级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太过作为了,也就是太过横征暴敛了。要想真正的治理好国家,统治者只有为得越少越好。他甚至给统治者点了一个小聪明:“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话的意思是:即使是要横征暴敛,统治者也要先给予百姓好处,不然从哪里去征和敛?另一方面,在老子眼中,那些道德伦理规范其实恰恰是大道废止的表现。上文曾说到,在老子看来,道就是一种质朴的品格。人类只从有了道德仁义等伦理规范以来,人心之中的质朴品格就已经消失或者减少了。现在既然社会出现了不再遵守道德伦理规范的情况,那就需要“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让老百姓过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老子认为,只有老百姓不再存有机巧之心,人与人之间才不会尔虞我诈,人民生活在社会中才会各得其所。

《老子》里面的“小国寡民”是个怎样美好的国度?我们不妨将老子描写“小国寡民”的这段话摘录在此:“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迁。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见《老子》第八十章)老子是在说:一个国家还是小点好,人民还是少点好,要让这个国家虽然有器具、舟船和武器,却得不到使用,甚至要让老百姓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记录,而不再使用文字。要使这个国家的人民都看重自己的生命,不再四处迁移,这样他们才能有吃有穿,才能安居乐俗。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相邻的国家之间甚至连彼此的鸡叫狗叫声都能听得到,然而各自国家的老百姓只是安居乐俗,而不会想着与他国的人交往。

这就是老子的美好社会理想:一个小小的国家,有着一群民风淳朴、安居乐俗的老百姓;国家之间也没有战争,彼此和平相处,甚至连最基本的交往也都免去了。闭上眼睛想一想,似乎有那么一点静谧、安详的味道。那是一个人人和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在这里,人们少了现在的机巧之心,有的是一颗不与人相争,少私寡欲的质朴之心。可能这个地方的人民比不上我们现代人头脑精明,但是有谁能够说他们的生活不比我们的美好?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之前,老子就已经看到了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悲哀:“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见《老子》第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