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予。”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是愿意过上逍遥快活的生活的。只不过,有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打开逍遥的魔盒,因而无法逍遥快活起来。但倘若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逍遥快活,那我们的世界必定是非常美好的。品读过《老子》之后,大家应该都已了解,在老子眼中的美好世界是一个叫做“小国寡民”的地方。那么,在庄子那里,美好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在《庄子》的《马蹄》和《天地》等篇章之中,庄子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美好世界的样子。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的样子,那就是所谓的“无何有之乡”。什么是“无何有之乡”?大家不要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它并不是说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在庄子那里,还有另外一些词语来形容“无何有之乡”,这些词语包括“至德之世”、“建德之国”和“至治之世”等。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美好的“无何有之乡”同样是个有德、善治的地方。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儒家的几位圣贤不也是认为美好的社会充满德行,而且治理良好的吗?这跟庄子的‘无何有之乡’有什么区别?”的确,从表面上看来,庄子似乎也在强调德行善治什么的。然而,这里的德行善治在内容上跟孔孟讲的并不是一回事。既如此,庄子那里的德行善治又在指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人们要想活得逍遥快活,就必须顺着自己的本性行为,做自己能做也爱做的事情。因此,所谓的德行善治实际上也就是在社会中,人们都能够顺乎本性行为。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仍然看见很多人并不能够完全顺着本性行为,因为外在有很多的阻碍,阻止了他顺性而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也很难得到逍遥快活。如此说来,那些外在的阻碍就是对人过上逍遥生活的危害。在庄子看来,只有把这些阻碍完全去除,方能实现美好的世界。换句话说,没有了任何外在阻碍的世界便是美好的世界。
可是,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对人顺性而为的阻碍。那又应该怎样才能实现美好世界?庄子的回答很简单:抛弃一切社会关系,回到大自然之中。只要回到大自然中去生活,人们就能找到那个美好的世界,那个所谓的“无何有之乡”。
回答大自然中便能找到美好世界?似乎也太简单了吧!请大家不要误解了庄子的意思。这里所谓的回到大自然中,并不是要大家去原始森林过野人生活,而是要在心灵中保持一种自然的态度。什么是自然的态度?我们不妨去庄子眼中的美好世界去看一下就明白了。
《庄子》一书中,描述美好世界状况的篇章主要有《马蹄》、《天地》和《山木》。在《山木》中,庄子写道:“民愚而朴,少思而寡欲。”这话的意思是:老百姓憨厚质朴,不会整天瞎想,也没有太多欲望的东西。这里就指出了美好世界的第一个特征,那就是人们不再相互耍心思,人的心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在庄子看来,这其实就是人回到了大自然的状态,因为人的心灵已经有了自然一样的态度。美好世界的第二个特征也体现在《山木》中:“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这话的意思是:人们虽然也要劳作,但只是为了基本生存,不会想着积累财富;人们相互之间会给予帮助,但却并不会想着得到回报。换句话说,人已经没有了计算和机巧之心,这同样是一种自然的态度。美好世界的第三种特征体现在《天地》之中:“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予。”这话的意思是:人们本身行为就很端正了,因而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义;人们本身就相互爱护了,因而就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仁;人们本身就为人忠诚了,因而就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忠;人们本身就讲究信义了,因而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信。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生活在“无何有之乡”的人们虽然不知道什么仁义忠信,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仁义忠信的典范,因此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既然所有人都像圣人一样了,那么这个美好世界肯定具有如下的第四个特征了:“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就是说,人们都是一副安详满足的样子,也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这样的心态,当然是最自然的心态了。
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那里,美好的世界其实是一个人心回到了自然状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人们没有了机巧之心,没有了计算之心,没有了太多的欲望,劳作也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其言行举止都像圣人一样,是仁义忠信等德行的最好示范,因而这些人才能自满自足,无欲无求。拿它跟我们现实的世界比一比,会越发觉得现实世界的缺陷太多。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别说是毫无机巧之心、算计之心,能够拿出一天时间不与人勾心斗角、耍尽心思也很不错了;他们也别说是毫无欲望,知足常乐,能够有一天清心寡欲就很不错了。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离庄子所说的自然心态相差不知有多远。想想也是,这样的人活一辈子,更多的感受只会是日复一日地被欲望和计较折磨,又怎么能够活得逍遥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