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气之清”
“禀气之浊”
在上面的文字之中,我们讲到了在朱熹那里“理”这个字的第一层含义,即“理”就是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律或者本质。实际上,除了这个含义,我们知道,“理”还意味着儒家学说所提倡和推崇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是“理”。由于朱熹等理学大师的大力提倡,所以从南宋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在伦理观念上极其注重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要用至高无上的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来磨灭人性之中的各种欲望。
然而,很明显的是,在人性之中有些欲望是十分自然的,没有全盘磨灭的必要。举个例子来说,吃穿住用行这些方面的欲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满足的,它们并不是什么恶。可是,如果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些欲望却想着使用危害他人的手段,那么这种想法就是一种体现为恶的欲望,这种欲望自然就需要磨灭掉。因此,在这里朱熹所谓的“灭人欲”更多指的是磨灭人性之中那些体现着恶的欲望。因为这些由于这些恶的存在,才使得人性变得不再符合儒家的那套道德伦理观念。
可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人性之中怎么就会有恶呢?换句话说,人性之中的恶是怎样来的?实际上,弄清楚这个问题是明白朱熹等理学家大力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关键。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去品味一下朱熹对人性之恶的看法。
人性之中的恶是怎么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理学”的核心概念“理”来说起。在上面的文字里,我们已经说过理是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或者本质。在每一个事物那里,都有一个内在的理。这种情况对于人也一样,在每个人那里也有各自内在的一个理。实际上,在朱熹看来,无论是其他事物内在的理,还是每个人内在的理,都是从更大的一个理——太极那里分有的一份理而已。而人从太极那里分有的具体的理,其实就是每个人不同的人性。如果要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性即理也”。换句话说,所谓的人性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在的理。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觉得奇怪:“既然说每个人的人性都是从同一个太极那里分有的理,那么人性就应该是相同的?怎么我们有的时候遇见的人是好人,有的时候遇见的人却是坏人呢?这难道不是在说人性有所不同吗?”事实的确如此,每个人的人性确有其不同之处。什么不同?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在有的人性之中,蕴涵着更多的善念,可是在有的人性之中却蕴涵着更多的邪念或者说是恶。这一点,我们通过身边的很多人及其言行就能观察得到。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既会有很多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也会有很多损人利己的小人。于是,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人性既然都从同一个太极那里分有理,怎么会有好有坏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朱熹对人性之恶是怎么来的是如何解释的了。人性之恶是如何来的呢?在朱熹看来,实际上并不是人从太极那里分有的理使得人性有善有恶,而是另外一样东西,这种造成人性各自不同的东西就是“气”。什么是“气”?“气”这个字是个通假字,它与“器”是相通的,也就是器具的意思。这个所谓的“气”是什么意思呢?说得简单一点,在朱熹看来,每个人既要有内在的理,也要有外在的气;光有内在的理,如同一个人只有精神,却没有身体一样,就会是虚无的。因此,要成为一个人,不仅需要内在的理,还需要外在的气或者器。正是有了外在的器具或者说物质外壳,才使得人成就为人。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有一个人的理,却没有接受一定的气,那么就不能形成人。
既然如此,每个人接受一定的气,对于形成一个人就是很重要的了。正是由于此,才使得每个人的人性有了善恶之别。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每个人接受气的时候,所各自接受的气是有所不同的,用朱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见《朱子大全·朱子语类卷四》)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接受或者禀受的气是清净的,那么他就会成为圣贤。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接受或者禀受的气是污浊的,那么他就会成为不贤不肖者,也就产生了人性之恶。
现在明白了,人之所以会有善有恶,在朱熹那里就归结到了其所禀受之气的清净还是污浊。难怪,有时我们看见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会觉得他们肮脏无比呢!
§§《陈亮集》
稍微有点中国古代历史常识的人都了解,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是一个贫穷、软弱和屡遭侵犯的朝代。按理说,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想应该是流行实用、干实事的。然而,当时的情况却与此相反:整个南宋王朝不仅不注重实干,以图强国富民,却仍然在极力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要求人们关注德行修养,似乎只要人人都是仁人君子了,这个国家就可以强大了。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极为酸腐的,根本就是迂腐书呆子的思想。然而,就在整个社会都盛行理学空谈的时候,却有一位思想家挺身而出,大力倡导事功,宣扬“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学说,他的学说有如晴天霹雳一样,震动了整个南宋思想界。这位注重实干的思想家就是南宋的陈亮。
陈亮出生于公元1143年,去世于公元1194年,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是浙江永康人。陈亮的家庭出身并不好,是个农民子弟。然而,按照史书记载,这个“小农民”却“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看来,陈亮之所以会注重实用,倡导事功,跟他自己的性格是用很大关系的。无疑,陈亮的性格是刚直不阿的,这同样体现在了他对待宋朝的大敌金朝的态度上。当时,几乎整个南宋朝廷都被北方强大的金王朝打得喘不过气,君主和多数大臣都主张议和。然而,陈亮却毫无惧怕,他一再上书,要求厉行富国强兵政策。在上书中,他甚至大胆地批评皇帝说:“今乃委任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性格,陈亮惹下了不少祸,也使得他一生之中饱受牢狱之灾。根据史料记载,陈亮曾前后下狱三次,而每一次都是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在《宋史》中,就曾说他“自以豪侠屡遭大狱,归家益厉志读书,所学益博”。
陈亮的思想都集中在了他的文集《陈亮集》中,今日我们欲了解这位思想家及其思想,就需要仔细品读他的这部文集。按照一般观点,陈亮的思想主要就是“倡事功”和“王霸杂用”。因此,在阅读《陈亮集》的时候,我们就要集中关注以下一些篇目:《问答下》、《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勉强行道大有功》和《又甲辰秋书》等。
除此之外,今日阅读陈亮,最重要的应该就是仔细研究他的性格。据陈亮自己说,他很看不起“天下之士”,认为他们“熟烂委靡,诚可厌恶”。由于这个原因,陈亮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甚至张狂地主张“不妨为一世英雄”。从这些性格看来,陈亮真是一个骨气刚强的读书人。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成就什么事功,但是他那种注重实干的精神,却是有着进步意义的。我们今日品读《陈亮集》,就要学习这样的精神风格。